帕瑞昔布对腮腺混合瘤切除全麻拔管期躁动及疼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腮腺混合瘤切除全麻拔管期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Ⅰ~Ⅱ级的腮腺混合瘤进行腮腺浅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术中吸入七氟烷和持续静注异丙酚麻醉。Ⅰ组全麻实施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 L;Ⅱ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 L;Ⅲ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10 m L。观察并记录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Ⅰ组在0. 5,1,4 h的VAS分别为(2. 11±0. 44),(2. 23±0. 32),(1. 74±0. 33)分,Ⅱ组分别为(2. 23±0. 51),(1. 98±0. 52),(2. 02±0. 34),Ⅲ组分别为(4. 34±0. 32),(3. 57±0. 25),(3. 62±0. 42)分;Ⅰ组在0. 5,1,4 h的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 86±0. 35),(3. 98±0. 21),(2. 66±0. 36)分,Ⅱ组为(1. 98±0. 88),(2. 84±0. 29),(3. 46±0. 46)分,Ⅲ组分别为(1. 11±0. 21),(2. 11±0. 31),(2. 32±0. 31)分,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Ⅰ组出现恶心1例,呕吐1例;Ⅱ组出现恶心4例,呕吐3例;Ⅲ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 67%(2例/30例),23. 33%(7例/30例),10. 00%(3例/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可改善腮腺混合瘤围术期躁动发生,提供效果确切的静脉镇痛。
其他文献
胎儿是我们每个自然人生命的开始,是每个生命发育的必经阶段。胎儿的发育状况直接关乎我们每个生命的未来,所以保障胎儿的各种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关于保护胎儿
目的调查和分析某高校教职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校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1名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13C呼气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即民间所说的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感染中枢神经为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狂犬病病毒能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一经感染发病,几乎100%死亡,是
公民精神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雅典民主”作为一份厚重的政治文明遗产,其发达的公民精神不仅为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提供了源动力,也为后世在公民美德、公民权利、
运用构造解析和多重地层研究手段,将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的前寒武系,划分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大江边组;震旦纪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测得大江边组
NSC—68(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是美国策动全球冷战的纲领性文件,是遏制战略的最系统、最完整、最精确的表述。通过对NSC—68内在逻辑机理的解读可制知。NSC—68强调
专家知识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专家知识管理致力于通过对专家知识的有效的利用来提高组织的绩效。信息过载和专家知识的隐性特征使得用户寻找具有特定知识的专
1999年4月26日,中央党校哲学部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学术座谈会。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中央党校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五四与中国的现代化”、“五四与中
<正>杨洪涛教授系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天津市名中医,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精于辨证,用药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