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来源 :实用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对20例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面积:2.0cm×1.5cm~4.0 cm×3.5 cm。18例供区直接闭合,2例供区于小腿内侧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16例术后均获定期随访。结果本组20例皮瓣均成活,1例于术后24 h由于肿胀致缝线卡压血管蒂出现静脉血管危象,经拆线换药后解除危象,皮瓣成活。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术指外形接近正常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唐代最为鼎盛。但自唐代以后,体育的发展就大不如前,而且普通人考文状元要比考武状元更容易。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一直影响到现代。随着中国教育发展日趋完善,我国的教育越发关注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各种利于体育发展的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在每个方面都做到彻底落实。除社会经济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思想高度不统一就很难统一步调。而体育和智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国情下,二者的斗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而且体育在斗争中处于下风。该文论述了在中国现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将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相融合成为了目前人们最关注的话题,这需要积极强化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使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两者融合,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本文对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进行分析,阐述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现状以及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意义,并提出有效融合策略。
“互联网+”时代拉开序幕后,大学各项学科课程开始发生变革,从原本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变为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实体课堂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形式。这种互联网时代独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能融合线下班级授课学习优势与网络个性化学习优势,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互相深度渗透的有效载体。对于体育这门学科,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体育课程,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基于此,该文先概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再分析当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面对的问题,最后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扼制,但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依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研究法,以山西大同大学健身瑜伽选修课6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健身瑜伽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柔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健身瑜伽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同时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柔韧性。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积淀、凝练而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情感、作风、纪律、精神和信仰等革命财产的重要传承形式。高校思政课是发扬红色传统、继承红色基因的前沿阵地。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既必要且重要,对打造思政“金课”、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互联网+”的背景下,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的观念以及学习和接受知识的途径都发生了改变,从教学观念、主体、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和载体等多方面实现创新和革新,利用还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科学化和时代化的教学平台,不断研究出可行、科学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
文章简述了“励读计划”的缘起与发展,总结了“励读计划”面对的读者群体,分析了“励读计划”产生的服务效益,并提出通过满足主力办证人群借阅需求、细分办证服务层级满足个性化需求、引入信用管理、定制订单式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内容等方式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文章从智慧图书馆建设需求出发,分析图书馆加强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归集整理和利用的必要性,阐述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的主要内容、类别和功用,并以作者设计和实现的图书馆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系统为例,详细展示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指出在归集和使用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了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应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的本科生,毕业后很大可能会进入到生物医药企业中工作。药品是关乎人民健康的特殊产品,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更需要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为生物医药企业培养人才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大学物理作为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支撑作用,应全面落实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本文针对大学物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在四肢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四肢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可吸收钉棒等材料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属材料内固定治疗,分别对上述病例进行随访。随访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及伤口愈合等情况。用χ~2检验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功能评估以关节功能恢复和随访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48个月,120例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5个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