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过历时4年的规模空前的剿匪斗争,至1953年,全国共歼灭匪特116万人,根绝了匪患,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在众多被俘的土匪中,有一个土匪因为受到毛泽东的特赦而使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953年6月5日,在通往贵州惠水县城的几条大道上,人群争先恐后地朝一个方向奔去。他们既不是去庙会也不是去赶集更不是去看什么大戏,而是到剿匪庆功会场,看落网的名噪全省的女匪首“陈大嫂”。
“陈大嫂”落网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个传说中能飞檐走壁、貌似西施却杀人不眨眼的女魔王到底是个啥模样。
“陈大嫂”名叫程莲珍,乳名程伊妹,系长顺县广顺朝摆村人,布依族,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细白,是远近闻名的美女,后被该县水波龙乡板沟寨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陈正明相中,娶为二房,人称“陈大嫂”。由于陈正明家中有枪有家丁,程莲珍自然就跟陈正明走村串寨,成为出入各种场合的压寨夫人。她天生聪明,学会了骑马打枪。陈正明在世时她生有一女孩。陈正明病死后,其陈姓近亲为抢夺陈正明的千顷良田,看程莲珍是个弱女子,便纠集了一伙人围攻程莲珍的住房,并乱枪射击。程莲珍知道来者不善,便和家丁一起关上大门,并在院内和楼上进行还击。凭着有利的地形和过硬的枪法,程莲珍手持双枪带领着家丁打死了三个围攻的歹徒。围攻的人见程莲珍已有防备,再围攻也占不到便宜,便抬着尸体撤退了。双枪女人程莲珍从此名声大振。
程莲珍为保住陈正明遗留下来的大量财产,就与伪惠水县白日乡乡长、国民党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罗绍铨攀亲结友,因程莲珍和罗绍铨同是布依族。程莲珍想利用罗绍铨的权,罗绍铨就想利用程莲珍的钱。罗绍铨在程莲珍处借钱,要多少给多少,有借无还。罗绍铨为侵吞程莲珍的财
产,暗地动员其弟罗绍凡与程莲珍结婚。罗绍凡是罗绍铨的随行副官,他早就看上了程莲珍的美貌和财富,于是一拍即合。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罗绍凡和程莲珍关系进一步密切,不久在惠水县城关镇上马路程莲珍所买的住宅中同居,两人还不断地到水波龙乡下管理收租、处理家务。
1949年11月1日至30日,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占贵阳、重庆并逼近成都,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纷纷溃逃,逃跑时潜伏下大批特务,并收买大量土匪武装。罗绍铨等便与土匪勾结,在惠水一带活动。
1950年3月21日,惠水匪首董全和、韦殿初、罗绍铨等趁人民解放军主力参加成都会战、惠水县城守军较少之机,纠集匪众攻打惠水县城。罗绍铨、程莲珍率匪部进攻县城的北门,被解放军守城部队击退。各路土匪头目便聚集在距县城五公里的雅羊寨开会,企图再次攻打县城。这一消息被村民得知并报告了解放军守城部队。解放军立即将这个村寨包围,经过两夜一天的紧张战斗,除部分土匪逃脱外,大部分土匪被歼灭。
此次战斗结束后,各路土匪元气大伤,匪团长罗绍铨和罗绍凡、程莲珍一起,带着他们的残兵100多人返回老巢,在距县城15公里、惠水与长顺两县交界处活动。当时,乡、村人民政权逐步建立,剿匪指挥部又先后组织部队和民兵进行拉网大围剿。不久,匪首罗绍铨在马脚坡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混战中,罗绍凡和程莲珍率七八个追随者趁乱逃跑了。
1952年6月,上级部门决定成立一个追捕小组,侦察追捕罗绍凡、程莲珍。
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其他土匪和随从见势不妙都逃走了,只剩下罗绍凡和程莲珍二人,已无处藏身。罗绍凡和程莲珍经过商量,决定程莲珍去贵阳二戈寨投奔她的姑妈,为了防止被发现,两人商定分头行动出走,并约定过一段时间罗绍凡到贵阳姑妈那里找程莲珍。程莲珍潜逃后不久,罗绍凡也化装潜入贵阳,到贵阳后他不敢到处乱跑,就住在城基路一个小客栈内,同黔西县、普定县来贵阳找活干的几个人一起去抬河沙挣钱维持生计。一个多月后,一个从惠水到贵阳的群众认出了罗绍凡,便将情况向县公安局举报,公安局立即向贵定分区汇报并组织人员将在工地上抬沙的罗绍凡抓获。经审讯,罗绍凡供出了程莲珍的藏身地点。
贵定分区立即组织了由军队、地方相结合的追捕小组,直奔二戈寨找到了程莲珍的姑妈龙三奶,龙三奶交待程莲珍已嫁给四方河的班永华。
追捕组又连夜赶到班永华那里。班永华交待说:“我老婆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孩子落地后就死了,第二天就不见她的人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班永华没有说谎,追捕组的线索又中断了。追捕组返回来将龙三奶抓起来严厉审问,龙三奶最后做了彻底交待。原来,程莲珍嫁给班永华后,住了一段时间,见村里有人开始怀疑她的身份,如惊弓之鸟的她便在一个雨夜,跑回了龙三奶那里。当时追捕她的风声很紧,龙三奶也不敢把她藏在家里,就把她隐藏于龙里县混子场乡侄儿龙德稳处。追捕组找到龙德稳后,龙德稳交待程莲珍已跟随贵定县水田寨的韦汤巴走了。追捕组经过一番劳苦奔波,找到贵定的韦汤巴,韦汤巴说程莲珍已到距他家40多里远的龙里县大新乡韦万书家去了。
原来,有一次,韦万书的母亲到集上卖豆腐时认识了打扮成农妇的程莲珍。那时韦万书的妻子生孩子难产大出血,死了。闲聊中,韦万书的母亲得知程莲珍想找一个出身好的人家下嫁,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程莲珍声称自己的丈夫死了,她经常受小叔的欺负。韦万书的母亲把自己的儿子情况一说,程莲珍当时就同意了。来到韦万书家后,程莲珍平时很少出门,勤快麻利,手又特别巧,一天能缝一件长衫,她对人和蔼,但很少与人说笑。
在获悉程莲珍躲在龙里县后,贵州省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为了不打算惊蛇,决定先要摸准程莲珍所在地的情况,然后派出飞虎小分队前往龙里捉拿程莲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飞虎队副队长赵化一又将几个人分了一下工,为了不走漏任何风声,路人只准出村不准进村。飞虎队趁夜幕降临悄悄地靠近韦家,韦万书正在家里做晚饭,飞虎队队员猛冲进去却没有发现程莲珍。
面对端着枪冲进来的飞虎队队员,韦万书惊恐地说:她到邻居家里去吃酒去了。见事情没有暴露,大家心里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赵化一连忙把人员重新分布了一下。这时,韦家的狗狂 吠起来,一个队员便大声对韦万书说:“把狗管好。”没有想到此时程莲珍恰好从邻居家里出来,一闻此言,她马上意识到不妙,转身便跑。这时,队员陈凤美一下子扑上去将她抓住,赵化一等几个人也一起上去将程莲珍按倒。打开手电往她脸上一照,正是全省通缉的土匪程莲珍。程莲珍毕竟见过大世面,她很快镇定下来说:“你们是什么人,凭什么乱抓无辜?你们认错人了,我是这家主人,我可不是程莲珍。”“你别演戏了,不用说你这副打扮,就是把你烧成灰我也认识你!”当年曾经在长顺县陈正明家吹过唢呐的陈凤美叫出了程莲珍的小名,程莲珍知道再隐瞒也没有用了,只好承认自己就是程莲珍。抓到程莲珍后,几个领导怕夜长梦多,决定连夜将她送到省军区。
怎样处理这个女匪首?省军区专门召开了会议。当时,凡是拒不投降的中队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枪决,而且批准权限也放得很宽,一个区长点头就可以立即处决。像程莲珍这样的匪“团长”就更必死无疑了。会上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意见,认为长顺、惠水、紫云一带,还有一些四处逃窜的散匪,特别是几个少数民族的匪首还没归案,为了弄清他们的下落,能否暂缓处决程莲珍,以毒攻毒。
过了几天,在省军区党委会上,对程莲珍处置问题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提出“不杀”,理由是她是少数民族妇女,虽然卷进匪乱,但是所起的破坏作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严重,如今大股土匪已被消灭,可以留下她去争取散逃的土匪向政府自首,在新的形势下,也许会起到有益的作用。这意见一提出,有人表示赞同,有人坚决反对,一时难以统一。于是贵州省军区把两种意见及程莲珍的详细情况呈报西南军区。
1953年3月下旬,访问朝鲜回国的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向毛泽东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专门谈及程莲珍的情况。
毛泽东听后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杀!”说完,他拿起一支烟,慢慢地划着火柴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陷入思索中。
李达看出主席还有话说,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候指示。
毛泽东吸了手中烟的三分之一后,以他特有的幽默语气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
“主席的意思是……。”李达试探地问。
“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李达领悟了毛泽东的用意,非常认真地说:“主席,我们照您的指示办。”
1953年4月,李达来到贵州军区,在军区主要负责干部会议上,李达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接着又谈了他自己的想法:“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比诸葛亮更广阔的胸怀、更庞大的气魄。贵州的剿匪斗争虽然已是尾声,但工作更加复杂,有些地方,土匪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要注意政策,特别是宽、严政策要认真执行,这才有利于尽快消除隐患,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
1953年6月5日,惠水县城关镇召开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会上对剿匪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表彰了一批剿匪功臣。程莲珍也被押往会场,她见会场上人头攒动,人们对她指指点点,心想自己作为匪首,今天必死无疑。让程莲
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会场上,由法院院长宣判,自己被当场释放。
释放“女匪首”程莲珍这件事如巨石击水,群众中一片哗然,有的不解、有的惊异、有的愤懑、有的沉思。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政府派了一个工作组到长顺县做工作,后来又到惠水的老影院大会场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向群众耐心宣讲不杀程莲珍的原因,并要求大家帮助程莲珍解决困难。
根据党的政策,程莲珍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当时她不愿意回长顺县,也不愿意留在惠水街上,她想到乡下布依寨去。省里经研究同意了程莲珍的要求,在赤土的一个布依寨,分了一套两层的房子给她,还给她配齐了锅碗瓢盆。程莲珍在那里一住就是五年,先被安排在乡下一家编织厂工作,后来到了惠水县政协。其间,组织上帮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又在县城分配了一套楼房给她。程莲珍一直生活无忧。
程莲珍对政府对她的宽大一直心存感激,发誓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被释放后没几天,她就到惠水、长顺交界地带,找到那些没有投案的土匪及家属,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共产党的宽大政策,还三番五次地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地劝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22名匪首、匪徒向人民政府投诚。号称“八大金刚”的匪首岑正学、陈老毛、陈登安等人特别凶狠狡猾,拒不投降。程莲珍动员他们家属去劝降多次,均未奏效,于是她带着部队进山搜剿,将这三个顽匪一一击毙。以后,不仅惠水、长顺就连紫云一带潜藏很深的匪徒们,还有其他几个“金刚”也闻风回头,相继向政府投诚了。
程莲珍经常说,她的这条命是毛主席给的,她要做一些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情。她一直想到北京亲自去看望毛主席他老人家,可因那些年交通不便,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传来。程莲珍悲痛欲绝,在家里为毛主席设了灵堂。
1995年3月,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来到贵阳。程莲珍知道后,就坐车到了贵阳去看望毛新宇。毛新宇十分关切地对程莲珍嘘寒问暖,程莲珍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毛泽东的儿媳邵华还请程莲珍一块吃了饭,叮嘱程莲珍要注意身体,多为人民做一些事情。程莲珍回去后对女儿陈大莲说:“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他的孩子又这么关心我,毛主席一家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县政协陆世明主席后来说:“程莲珍担任惠水县政协委员期间,每一次开政协会议,都积极发言。她文化不高,但对党对毛主席很有感情,政协参加各种会议,她都很积极,每一次组织活动,她都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她正常到街上巡视,见有些部门个别人经常到个体户那里要这要那,她在一次开会时把这个情况反映上去,县里很快下通知要求改正,个体户都很感激她。”
后来,程莲珍的传奇经历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蒙阿莎传奇》搬上了银屏,作为女主人公蒙阿莎的原型,程莲珍的名字更加家喻户晓。
程莲珍逝世后,贵州省政府还给她开了追悼会,对她曲折离奇的一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大概是她生前无法想象的。
在众多被俘的土匪中,有一个土匪因为受到毛泽东的特赦而使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953年6月5日,在通往贵州惠水县城的几条大道上,人群争先恐后地朝一个方向奔去。他们既不是去庙会也不是去赶集更不是去看什么大戏,而是到剿匪庆功会场,看落网的名噪全省的女匪首“陈大嫂”。
“陈大嫂”落网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个传说中能飞檐走壁、貌似西施却杀人不眨眼的女魔王到底是个啥模样。
“陈大嫂”名叫程莲珍,乳名程伊妹,系长顺县广顺朝摆村人,布依族,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细白,是远近闻名的美女,后被该县水波龙乡板沟寨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陈正明相中,娶为二房,人称“陈大嫂”。由于陈正明家中有枪有家丁,程莲珍自然就跟陈正明走村串寨,成为出入各种场合的压寨夫人。她天生聪明,学会了骑马打枪。陈正明在世时她生有一女孩。陈正明病死后,其陈姓近亲为抢夺陈正明的千顷良田,看程莲珍是个弱女子,便纠集了一伙人围攻程莲珍的住房,并乱枪射击。程莲珍知道来者不善,便和家丁一起关上大门,并在院内和楼上进行还击。凭着有利的地形和过硬的枪法,程莲珍手持双枪带领着家丁打死了三个围攻的歹徒。围攻的人见程莲珍已有防备,再围攻也占不到便宜,便抬着尸体撤退了。双枪女人程莲珍从此名声大振。
程莲珍为保住陈正明遗留下来的大量财产,就与伪惠水县白日乡乡长、国民党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罗绍铨攀亲结友,因程莲珍和罗绍铨同是布依族。程莲珍想利用罗绍铨的权,罗绍铨就想利用程莲珍的钱。罗绍铨在程莲珍处借钱,要多少给多少,有借无还。罗绍铨为侵吞程莲珍的财
产,暗地动员其弟罗绍凡与程莲珍结婚。罗绍凡是罗绍铨的随行副官,他早就看上了程莲珍的美貌和财富,于是一拍即合。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罗绍凡和程莲珍关系进一步密切,不久在惠水县城关镇上马路程莲珍所买的住宅中同居,两人还不断地到水波龙乡下管理收租、处理家务。
1949年11月1日至30日,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占贵阳、重庆并逼近成都,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纷纷溃逃,逃跑时潜伏下大批特务,并收买大量土匪武装。罗绍铨等便与土匪勾结,在惠水一带活动。
1950年3月21日,惠水匪首董全和、韦殿初、罗绍铨等趁人民解放军主力参加成都会战、惠水县城守军较少之机,纠集匪众攻打惠水县城。罗绍铨、程莲珍率匪部进攻县城的北门,被解放军守城部队击退。各路土匪头目便聚集在距县城五公里的雅羊寨开会,企图再次攻打县城。这一消息被村民得知并报告了解放军守城部队。解放军立即将这个村寨包围,经过两夜一天的紧张战斗,除部分土匪逃脱外,大部分土匪被歼灭。
此次战斗结束后,各路土匪元气大伤,匪团长罗绍铨和罗绍凡、程莲珍一起,带着他们的残兵100多人返回老巢,在距县城15公里、惠水与长顺两县交界处活动。当时,乡、村人民政权逐步建立,剿匪指挥部又先后组织部队和民兵进行拉网大围剿。不久,匪首罗绍铨在马脚坡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混战中,罗绍凡和程莲珍率七八个追随者趁乱逃跑了。
1952年6月,上级部门决定成立一个追捕小组,侦察追捕罗绍凡、程莲珍。
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其他土匪和随从见势不妙都逃走了,只剩下罗绍凡和程莲珍二人,已无处藏身。罗绍凡和程莲珍经过商量,决定程莲珍去贵阳二戈寨投奔她的姑妈,为了防止被发现,两人商定分头行动出走,并约定过一段时间罗绍凡到贵阳姑妈那里找程莲珍。程莲珍潜逃后不久,罗绍凡也化装潜入贵阳,到贵阳后他不敢到处乱跑,就住在城基路一个小客栈内,同黔西县、普定县来贵阳找活干的几个人一起去抬河沙挣钱维持生计。一个多月后,一个从惠水到贵阳的群众认出了罗绍凡,便将情况向县公安局举报,公安局立即向贵定分区汇报并组织人员将在工地上抬沙的罗绍凡抓获。经审讯,罗绍凡供出了程莲珍的藏身地点。
贵定分区立即组织了由军队、地方相结合的追捕小组,直奔二戈寨找到了程莲珍的姑妈龙三奶,龙三奶交待程莲珍已嫁给四方河的班永华。
追捕组又连夜赶到班永华那里。班永华交待说:“我老婆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孩子落地后就死了,第二天就不见她的人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班永华没有说谎,追捕组的线索又中断了。追捕组返回来将龙三奶抓起来严厉审问,龙三奶最后做了彻底交待。原来,程莲珍嫁给班永华后,住了一段时间,见村里有人开始怀疑她的身份,如惊弓之鸟的她便在一个雨夜,跑回了龙三奶那里。当时追捕她的风声很紧,龙三奶也不敢把她藏在家里,就把她隐藏于龙里县混子场乡侄儿龙德稳处。追捕组找到龙德稳后,龙德稳交待程莲珍已跟随贵定县水田寨的韦汤巴走了。追捕组经过一番劳苦奔波,找到贵定的韦汤巴,韦汤巴说程莲珍已到距他家40多里远的龙里县大新乡韦万书家去了。
原来,有一次,韦万书的母亲到集上卖豆腐时认识了打扮成农妇的程莲珍。那时韦万书的妻子生孩子难产大出血,死了。闲聊中,韦万书的母亲得知程莲珍想找一个出身好的人家下嫁,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程莲珍声称自己的丈夫死了,她经常受小叔的欺负。韦万书的母亲把自己的儿子情况一说,程莲珍当时就同意了。来到韦万书家后,程莲珍平时很少出门,勤快麻利,手又特别巧,一天能缝一件长衫,她对人和蔼,但很少与人说笑。
在获悉程莲珍躲在龙里县后,贵州省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为了不打算惊蛇,决定先要摸准程莲珍所在地的情况,然后派出飞虎小分队前往龙里捉拿程莲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飞虎队副队长赵化一又将几个人分了一下工,为了不走漏任何风声,路人只准出村不准进村。飞虎队趁夜幕降临悄悄地靠近韦家,韦万书正在家里做晚饭,飞虎队队员猛冲进去却没有发现程莲珍。
面对端着枪冲进来的飞虎队队员,韦万书惊恐地说:她到邻居家里去吃酒去了。见事情没有暴露,大家心里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赵化一连忙把人员重新分布了一下。这时,韦家的狗狂 吠起来,一个队员便大声对韦万书说:“把狗管好。”没有想到此时程莲珍恰好从邻居家里出来,一闻此言,她马上意识到不妙,转身便跑。这时,队员陈凤美一下子扑上去将她抓住,赵化一等几个人也一起上去将程莲珍按倒。打开手电往她脸上一照,正是全省通缉的土匪程莲珍。程莲珍毕竟见过大世面,她很快镇定下来说:“你们是什么人,凭什么乱抓无辜?你们认错人了,我是这家主人,我可不是程莲珍。”“你别演戏了,不用说你这副打扮,就是把你烧成灰我也认识你!”当年曾经在长顺县陈正明家吹过唢呐的陈凤美叫出了程莲珍的小名,程莲珍知道再隐瞒也没有用了,只好承认自己就是程莲珍。抓到程莲珍后,几个领导怕夜长梦多,决定连夜将她送到省军区。
怎样处理这个女匪首?省军区专门召开了会议。当时,凡是拒不投降的中队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枪决,而且批准权限也放得很宽,一个区长点头就可以立即处决。像程莲珍这样的匪“团长”就更必死无疑了。会上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意见,认为长顺、惠水、紫云一带,还有一些四处逃窜的散匪,特别是几个少数民族的匪首还没归案,为了弄清他们的下落,能否暂缓处决程莲珍,以毒攻毒。
过了几天,在省军区党委会上,对程莲珍处置问题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提出“不杀”,理由是她是少数民族妇女,虽然卷进匪乱,但是所起的破坏作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严重,如今大股土匪已被消灭,可以留下她去争取散逃的土匪向政府自首,在新的形势下,也许会起到有益的作用。这意见一提出,有人表示赞同,有人坚决反对,一时难以统一。于是贵州省军区把两种意见及程莲珍的详细情况呈报西南军区。
1953年3月下旬,访问朝鲜回国的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向毛泽东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专门谈及程莲珍的情况。
毛泽东听后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杀!”说完,他拿起一支烟,慢慢地划着火柴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陷入思索中。
李达看出主席还有话说,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候指示。
毛泽东吸了手中烟的三分之一后,以他特有的幽默语气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
“主席的意思是……。”李达试探地问。
“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李达领悟了毛泽东的用意,非常认真地说:“主席,我们照您的指示办。”
1953年4月,李达来到贵州军区,在军区主要负责干部会议上,李达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接着又谈了他自己的想法:“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比诸葛亮更广阔的胸怀、更庞大的气魄。贵州的剿匪斗争虽然已是尾声,但工作更加复杂,有些地方,土匪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要注意政策,特别是宽、严政策要认真执行,这才有利于尽快消除隐患,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
1953年6月5日,惠水县城关镇召开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会上对剿匪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表彰了一批剿匪功臣。程莲珍也被押往会场,她见会场上人头攒动,人们对她指指点点,心想自己作为匪首,今天必死无疑。让程莲
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会场上,由法院院长宣判,自己被当场释放。
释放“女匪首”程莲珍这件事如巨石击水,群众中一片哗然,有的不解、有的惊异、有的愤懑、有的沉思。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政府派了一个工作组到长顺县做工作,后来又到惠水的老影院大会场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向群众耐心宣讲不杀程莲珍的原因,并要求大家帮助程莲珍解决困难。
根据党的政策,程莲珍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当时她不愿意回长顺县,也不愿意留在惠水街上,她想到乡下布依寨去。省里经研究同意了程莲珍的要求,在赤土的一个布依寨,分了一套两层的房子给她,还给她配齐了锅碗瓢盆。程莲珍在那里一住就是五年,先被安排在乡下一家编织厂工作,后来到了惠水县政协。其间,组织上帮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又在县城分配了一套楼房给她。程莲珍一直生活无忧。
程莲珍对政府对她的宽大一直心存感激,发誓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被释放后没几天,她就到惠水、长顺交界地带,找到那些没有投案的土匪及家属,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共产党的宽大政策,还三番五次地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地劝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22名匪首、匪徒向人民政府投诚。号称“八大金刚”的匪首岑正学、陈老毛、陈登安等人特别凶狠狡猾,拒不投降。程莲珍动员他们家属去劝降多次,均未奏效,于是她带着部队进山搜剿,将这三个顽匪一一击毙。以后,不仅惠水、长顺就连紫云一带潜藏很深的匪徒们,还有其他几个“金刚”也闻风回头,相继向政府投诚了。
程莲珍经常说,她的这条命是毛主席给的,她要做一些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情。她一直想到北京亲自去看望毛主席他老人家,可因那些年交通不便,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传来。程莲珍悲痛欲绝,在家里为毛主席设了灵堂。
1995年3月,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来到贵阳。程莲珍知道后,就坐车到了贵阳去看望毛新宇。毛新宇十分关切地对程莲珍嘘寒问暖,程莲珍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毛泽东的儿媳邵华还请程莲珍一块吃了饭,叮嘱程莲珍要注意身体,多为人民做一些事情。程莲珍回去后对女儿陈大莲说:“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他的孩子又这么关心我,毛主席一家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县政协陆世明主席后来说:“程莲珍担任惠水县政协委员期间,每一次开政协会议,都积极发言。她文化不高,但对党对毛主席很有感情,政协参加各种会议,她都很积极,每一次组织活动,她都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她正常到街上巡视,见有些部门个别人经常到个体户那里要这要那,她在一次开会时把这个情况反映上去,县里很快下通知要求改正,个体户都很感激她。”
后来,程莲珍的传奇经历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蒙阿莎传奇》搬上了银屏,作为女主人公蒙阿莎的原型,程莲珍的名字更加家喻户晓。
程莲珍逝世后,贵州省政府还给她开了追悼会,对她曲折离奇的一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大概是她生前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