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0401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阅读”很多人会想到语文学科,其实无论是哪个学科都离不开阅读,数学学科也离不开阅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阅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要认识到阅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探寻能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阅读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主要活动,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来说,阅读重在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通过数学阅读,学生在对数学材料的加工、筛选、整理的过程中,经过数学思维的构建,可以形成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填空题等都需要学生用数学思维对抽象符号、复杂文本进行加工和理解。但目前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和应用能力存在差距。比如,在要求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商时,学生用列式的方式能轻松算出,但是如果把相似的题目作为文字题的形式列出时,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就明显下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数学中的基本语言和解题要求。比如,在“请问小芳最少要再跳多少个才能超过小明?”这个问题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目中的“最少”和“超过”两个关系词。由此可见,对数学文本理解能力的高低影响到学生数学潜能的发挥。
  数学阅读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数学语言逻辑性较强,一些隐含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认真阅读才能理解。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要的解题习惯就是运用加法,然后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比如,有一道在应用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第一个工厂生产了300个,第二个工厂比第一个工厂多生产8个,两个工厂一共生产了多少个?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比较关系,求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个数,再找到题目中的组合关系,把两个工厂生产的总数加起来求和。有的学生经常把比较关系弄混,从而导致解题错误。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在数学阅读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全面阅读教材,把教学结构和教学目标正确传达给学生,找出重难点部分,做好记录,重点讲解,多次练习。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找出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弄清解题思路,然后结合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进行高效解题。特别是有图表的几何题,学生要认真阅读图表传达出来的信息,认真分析,对不理解的题目要多次阅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数学阅读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对于严谨性较强的数学学科,要想学好它就要养成严谨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学生的不懈坚持和教师的细心指导。在平时做作业时,做到字迹美观、试卷简洁明了、答题格式规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要认真读题、审题,教师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加强读题指导,养成审题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把题目的要求弄懂。为了强化这一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审题的时候,用手指或铅笔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阅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阅读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使其终身受益。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阅读机会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较难的部分是应用题,不少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从读题到解题全部都是教师完成,忽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把读题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站起来认真地去读、去审,并学会提炼出题意和关键词,让学生有更多自行思考的机会。(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教育体育局  江西省峡江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聪明的人既有倾听的耳朵,又有愿意倾听的心。倾听是一种尊重的姿态,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学生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习惯自说自话,只顾自己表达,不听别人的观点。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也只关注表达,不认真倾听。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意识与表达能力,也要重视学生的倾听意识与倾听能力。笔者结合数学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与数学关键能力”。作为数学學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习惯,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树立知识的结构化意识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有学术交流,也有情感交流。如何经营好课堂,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生长课堂”成为必然趋势,师生在“生长课堂”上可以进行更密切的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生长课堂”可以使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教师应努力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帮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各项潜能。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很多教学活动都强调生活化,这体现了我们常说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观点。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逻辑、理解等能力,也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科。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是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高质、高效,让小学生能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伪生活化教学还出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伪生活化在教学当中的出现,并采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我,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自觉地去阅读、去领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数学学习的核心体现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的逻辑性较强,具有严谨、抽象的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的組织要特别严谨、精练
摘要:数学教学究其本质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对思维进行监控、调整、反思、优化的行为,包括四个方面:问题引领,启迪批判;对话互动,生成批判;合作探究,创生批判;自由争辩,孕育批判。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是极为重要的思维品质。数学是发散思维的学科,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数学教学最根本且最重要的任务。数学教学究其本质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对思维进行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数学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应充分发挥德育功效,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 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元素,培育典雅的审美情操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理性的数学培养理性的人,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掌控自己的情绪,适
数学在小学众多科目中的地位突出,深受每一位任課教师的关注,并且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道路上的基础,对学生一生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指导儿童主动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在知识范围内的问题,用开拓性的数学思维解决未知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权威的品质。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改变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使课堂模式符合当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情况。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經从原有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计算、认识图形等,现代的教育目的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如数学理解与表征能力、建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关键能力概述  (一)数学理解
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将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一、数学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开始被广泛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操作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