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兴垦过程中的文化拓荒及其意义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沿海开发已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探索沿海开发的有效途径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课题。100年前,张謇通过引入先进理念、技术、教育、人才等文化投入的方武推动垦牧运动,其富有远见的创新之举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张謇;垦牧;文化拓荒
  中图分类号:K264.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137-02
  
  以纯经济的眼光考量张謇垦牧活动必然是片面的,因为兴垦路上的张謇内心关注的不只是经济之旅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强烈追求。如今站在经济社会繁荣发达的东部沿海遥想100年前的垦区,张謇高瞻远瞩的全面发展思想令人叹服。本文试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探寻张謇宏伟的兴垦之路。
  
  一、文化兴垦是张謇垦牧实践的重要特色
  
  垦牧不是张謇的首创,但是,以往的垦牧断然不能与张謇的作为相提并论,它们是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没有改变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传统的生产方式,茫茫滩涂始终是荒芜的景象。张謇之所以能够在千里滩涂上引领革命性变革,关键取决于文化基点的不同。张謇在实地考察时敏锐地指出了滩涂贫瘠落后的原因:“平滩旷野,荒烟蔓草,无文化实业水利之可言”。因此,他自觉地摆脱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模式,把文化输入作为开垦滩涂的重要手段。他在《通海垦牧公司集股章程启》中就明确提出:“兴工筑堤之始,即择千亩之地立农学堂,延日本农科教习,采日本农会章程,斟酌试办;讲求垦牧之事,备公司任用,亦即为他州县储才”。在《通海垦牧公司招佃章程》中,也把上学接受教育作为佃约的重要条款。他在基本建设、社区建设和公司治理中大力开展科学测量、水利建设、植树运动、道路交通建设、教育建设、制度建设等重大项目,用先进的教育文化、水利文化、交通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推进滩涂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提升了滩涂的文化软实力。
  事实证明,张謇不仅是一位经济人,以精明的谋划改变了滩涂的经济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一位文化人,超越中国传统农业经济文化的窠臼,以近代工业化发展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式为支撑,改造滩涂的观念结构,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在我国黄海滩涂创造性地开辟了农业近代化的示范区,为东部沿海地区追赶近代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张謇文化兴垦的重要贡献
  
  1.张謇以地方自治理论为指导思想促进滩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迫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曾经兴起地方自治运动的狂潮。张謇退居南通致力于地方自治,开创别具一格的南通模式。张謇倡导地方自治的动机并不是热衷于分享政治权力,而是渴望得到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赋权。他把“教育、实业、慈善、工程”作为“自治中应办之事务”,以全面发展的理念着力谋划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教育、社会事业等全面发展的布局,深度开发东海滩涂。
  2。张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创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近代化发展模式。张謇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弊端,提出:“久荒之地,听绅民招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他从理顺产权关系着手,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企业,并在土地经营体制上创出中国特色,将部分公司的土地(包括股东托管的土地)由公司直接雇工耕种,大部分公司土地采用“崇划制”的租佃制度,将土地的耕种权由农民承佃,佃农的土地耕种权可以流转。张謇加强了他所创办的现代工业(如大生纱厂等)与垦牧公司的紧密联系,坚持以工哺农、以工带农、以工兴农。建立地方金融机构、各类专门学校,为垦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智力和科技服务。推动乡村城镇化建设、市场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垦牧公司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和社会保障。张謇在垦牧公司的大农业布局,构建了工业农业互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支持的新经济体系,为大规模的现代农业建设搭建了良好的框架。
  3.实施教育强垦的发展战略。张謇指出:“要知教育是诱导人的利器,你们能切切实实地受了良好教育,将来地方上就多了很多的有用人才。拿这些有用的人才来治地方,地方哪有不发达的道理……让受过教育的人多了,那地方上的风俗,就自然百然的变好了”謇在垦牧发展战略中规划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培训教育等系统的教育体系。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张謇的教育构想没有完全实现,但在他的努力下,垦区矗立起了多所小学、初等学校,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他在南通创办了师范学校、农业学校、纺织专门学校,选派农家子弟到专门学校定向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他还在垦区开办农学培训班、贫民讲习班,积极地普及农学知识和农业技术。张謇的模范行动使重视教育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垦区的土壤之中。
  4.大力引进人才,提高了垦区劳动者的素质。为了解决垦区人才之荒,张謇想尽办法聘请或派遣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科技知识的人才,赴垦区办教育、搞科研、从事管理、建设水利、改良棉花种植、改革制盐工艺、维护机器等等。采用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方式为垦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具有良好文化技术素质的人才。张謇采用承佃方式吸引经验丰富、种植技能熟练的劳动力迁移至垦区,极大地提高了垦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5.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提高了垦区的劳动生产率。张謇重视科学垦牧,他注重对垦区的整体规划,根据垦区特殊情况,开展大规模河网化、条田化的水利建设,推动改良土壤、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他设立专门机构,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引入优质的棉种、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先进的制盐工艺,进行试种、试制和推广,有效地改进垦区植棉、制盐的技术和水平。
  6.采用先进理念,提升垦区的管理水平。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按照股份公司制形式构建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他积极筹资发展交通通讯,推动植树绿化,提升垦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开放的程度。他把技术带头人安置在领导岗位,在生产一线配备技术骨干、学生,在研究机构安排一定的科研人员,对于表现优秀的技术人员给予晋升称务,并且推荐其向外发展,他为垦区构建了合理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以及使用机制。张謇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植“振奋精神,团结心志,力图进步”的垦牧精神和文化精神体系,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积累垦牧信用,提倡法治,禁止赌博、染毒、斗殴等坏习气,着力构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7.播撒文化种子,夯实垦区的文化底蕴。大量文化人奔赴垦区,带来许多书籍、杂志、报纸等文化读物和收音机等比较先进的文化器具。在垦区创办“巡回文库”,建立阅报社,开展文体活动,在部分地区修建剧场、影院、庙宇,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垦区良好学习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张謇文化兴垦的当代意义
  
  1.张謇为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如何开垦提供了有益的 发展思路。张謇充分意识到教育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作用,因此,在勾画滩涂开发的战略时,他并没有一味地依赖经济手段和物质投入,而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提出了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两翼齐飞的发展思路。这是一个十分先进的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样的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与之相适应,与经济相向发展的文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思想保证,反之,落后于经济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开垦一片处女地时,应当借经济与文化两轮驱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高度警惕对文化缺失和衰落的漠视。
  2.张謇为在文化荒漠上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发展模式。文化荒漠急需文化的浇灌,张謇以创新的精神有效推动垦区文化建设。一是采用外部输入的方式构建文化体系。张謇通过教育输入、理念输入、人才输入、技术输入、机制输入等手段,培育文化根基、文化人才、技术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生态文化,为垦区的发展搭建起系统的文化架构。一是从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进行文化改造。张謇特别注重从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有选择地进行文化的输入,并且用现代文明对一些不合时宜的陋习进行改造,从而构建起与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体系,促进了垦区文化由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变。一是从高起点上构建先进文化。张謇以世界的眼界着眼于垦区文化建设,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文化发展成果,把契约、法治、科技、教育、制度、管理、诚信、竞争、合群、开放、生态等先进的文化理念、科学技术移植到垦区文化之中,铸造了开放、包容、革新、精进的垦区文化特质,提升了垦区的文化品质。
  3.张謇为将文化转变为文明进步的力量提供了有益的实现路径。张謇十分注重增强公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大力兴办地方教育,为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寻找到一条根本的路径。张謇通过公司制度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将先进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制度,以此促进员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工作作风、行为方式的形成,为推动垦区文明生活方式的构建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移民文化呈现多样性、层次性特点,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张謇超然于顺应自然、崇尚经验的农业生产传统,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农民,使农业知识、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手段与农业生产及其传统经验相结合,促进了不同层次文化共存、共融、共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
传统的脉搏传感器只能获得单点脉搏信号,为获取多点脉搏信号,采用脉搏图像传感器采集脉搏动态图像.在对脉搏动态图像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相关法获取脉搏信号,通过定
结合本人两年工作实际,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发挥辅助职能、做好引导工作、学会融入环境,成为集体中的成员。辅导员是学校教育的具体组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系数特征是部分回归系数为未知常数,而其它回归系数为地理位置的未知函数.基于这一系数特征,给出反馈和两步估计两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因变量做
为实现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2006年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至2012年此项政策执行的6年时间里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教育公平为教师交流政策研究
抗菌肽是昆虫抵御外界微生物侵染的主要物质。研究了家蚕经大肠杆菌(JM109)、农杆菌(LBA4404)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3种外源微生物诱导后,抗菌肽enbocin基因在蚕体血液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