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黄牛繁殖力技术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选优淘劣,提高繁殖力。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要严格进行选育,选择外貌特征良好、健康,性情温顺,哺育性能好,发情症状明显,第1情期受胎率高、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短、流产率低、分娩率高等繁殖成绩良好的优质母牛。淘汰体型小、母性差、有恶习、性情粗暴、神经过度敏感,发情症状不明显,连续返情3次以上,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成绩差的劣质牛。通过改良和选优淘劣,逐步建立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牛群。
  2.加强饲养管理,抓好母牛的膘情。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母牛的发情、受胎、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的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母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实行科学饲养,进行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青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严格控制体重,促使母牛正常发情配种,提高母牛受胎率。
  3.缩短空怀时间,提高繁殖率。母牛发情后正确判断发情的各个阶段,选择最适宜的时间适时输精配种。根据牛的生殖生理特点,最理想的是1年能产1次犊牛,母牛产后子宫恢复一般需要30~40天。所以,产后40天是母牛繁殖至关重要的时期,应集中加强管理,如在母牛分娩后进行药物处理,促进子宫复原和卵巢生殖机能恢复,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创造适宜的环境等。如果发现母牛产后经过50天仍不发情,应及时对母牛的健康、营养状况、卵巢和子宫进行检查和治疗,预防空怀和不孕。还可采用药物等方法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配率。
  4.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提高产犊率。母牛妊娠两个月内,胚胎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逐渐完成着床过程,胎儿由依靠子宫内膜分泌的子宫乳作营养,过渡到靠胎盘吸收母体的营养。这个时期如果怀孕母牛的饲养水平过低,尤其是饲料质量低劣时,子宫乳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胚胎死亡;在妊娠后期的母牛,由于胎儿急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大量增加,如此期不注意加强饲养,日粮中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全,极易造成母牛流产、早产。若饲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母牛产弱犊、死胎或发生难产。在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满足尤为重要,要防止喂腐烂变质、酸度过大、霜冻、有毒等饲料和冰冷饮水;怀孕母牛管理要合理,运动要适当,严防惊吓、滑跌、鞭打、顶架等,对有流产经历的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等药物保胎。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怀孕后期,也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和成活率。初生犊牛没有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犊牛才具有免疫力,所以生后吃初乳的时间应越早越好。为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培养健康犊牛,就必须让初生犊牛在产后两小时内吃上初乳并尽量多吃。犊牛出生7~10天后即可训练采食精饲料和优质粗饲料,促进犊牛肠胃的发育和机能健全,为断奶提前做好准备。避免犊牛卧在冷湿地面,采食不洁食物,防止拉稀等疾病的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
其他文献
学生的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关系密切,而要获得良好的体能素质,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理解体能的含义和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本中明确指出,“体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生活和学习而又不易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两部分,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心肺耐力、肌肉耐
1.放牧须有节制。耕牛在春季放牧时由于贪吃易肚胀,放牧前应先给牛喂适量的干草。同时、对放牧的牛要加喂一定量的夜草和混合精料,并供给充足的饮水。让牛吃饱喝足。饲喂顺序为
近几日,有网友在养殖群反应猪场出现母猪退烧后采食量下降,具体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俯卧少动,几乎不怎么吃食,体温较正常体温低等症状。还有网友传采食量下降后出现死亡情况。现针对母猪产后不食,综合个人养殖经验,对此症状进行如下分析,供养殖户参考。  母猪产后不食是分娩母猪的一种多发病,临床多见。  1.发病原因。①难产、分娩时间长,母猪体力消耗过大,或者炎夏温度过高导致母猪呼吸加速,冬季寒冷引发感冒引
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是体系构建的基础,强化测前培训是其保障,保证测试质量是关键。为了更好地做到普通话教学培训测试科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本文通过对普
有很多农机手给机车降温时盲目行动,随意性大,这样很容易造成机车损坏,人为的造成故障,为保证机车的正常使用,在给其降温时一定切忌以下几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师繁琐的分析、过多的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时间,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以读代讲”的教学要求,以遵循“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规律,发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