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书法教学现状调研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un5802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的线条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表达民族美感的方式。中小学生是我国新生代的力量,重视他们的素质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尤为重要。初中阶段开展书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底蕴等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重点在于,调查初中学校开设书法课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从中获得启发,提出改善方案。
  关键词:初中书法 书法教学特色 教学探索
  一、书法教学的意义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起初是人们用于交流的工具,隨着文人地位的提升,书法成为文人展现自己艺术个性的一种方式。
  书法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书法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存了千年,每一种字体的变形,每一件作品的文化背景,每一位书法家都带着时代的印记。学生学习书法也是在了解这背后的民族文化历史。例如当老师介绍颜真卿《祭侄稿》时,会为了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进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欣赏书法作品时所产生的这种共鸣,能触动观者内心,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1}
  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品格,磨练意志。字如其人,字品即人品。正如北宋画家黄庭坚所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有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2}在书法教学中学习古人的作品,了解大家的事迹与品格,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坐姿、握笔、书写习惯,再到练习书法字帖,都需要学生心平气和持之以恒的心态去完成。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多动、注意力不太集中,缺少恒心。通过书法教学的熏陶,能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磨练意志力。
  书法教学能提升学生审美,陶冶情操。书法的艺术性,决定了老师在授课时要侧重书法线条艺术的魅力分析。通过多看多练多听,对学生视知觉和运动知觉的成长有所帮助,从而提高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感受能力。在书写与欣赏书法时,心情需要保持平和,学生长期接触书法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书法艺术的洗涤,从而摒弃陋习,使学生达到精神与心灵上的愉悦。
  体现我国博大精深智慧结晶——汉字,承载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优秀的精神魅力,是当下学龄儿童甘之如饴的瑰宝。加强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品格以及提升审美等方面。让学生在书法教学的学习中怡情养性,正身清心,磨练意志,将该年龄段的学龄儿童所具备的精神面貌予以迸发。同时书法教学有利于定位书法人才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推进全民综合素质教育和书法体系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更有利于当下萎靡不振的华夏雄狮之风,促进当前社会主义整体全面的进步发展。
  二、书法教学现状调研与分析
  笔者走访调查了6所公办学校,对本市初中书法教学状况从课程类型、开设年级、课时安排、教材、教室布置、教师水平、教学内容、书法特色等方面对本市初中书法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书法教学设备单一
  6所学校书法教室的配置,大多配有固定式书法长桌、板凳、黑板、幻灯机等,这些设备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呢?
  B校林老师在教授七年级《横的变化》一课时,由于设备的限制在演示环节只能在黑板上勾勒出范字外轮廓,用粉笔代替毛笔,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书写技巧。尽管林老师讲解的十分细致,依旧有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在运笔过程中的轻重把握,最后还是需要林老师轮流手把手书写。由此可见,林老师的示范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在巡视环节不断重复示范,如果教师用毛笔示范,是否能有所改善呢?
  书法课最让老师头痛还有课后清理工作,教室里没有水龙头,学生要带着毛笔去过道的洗手间清洗,下课时间学生吵吵嚷嚷,秩序混乱,还极容易弄脏学校环境,提早下课又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教学。对此,学校是否应该在书法教室安装清洗台呢?
  2.书法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学习知识的过程就如同建造楼房,系统化的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能帮助教师较为系统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笔者走访的六所学校中除了B校选用的是教育局指定教材,其余都是自编或是老师自己选择的市面上的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技法上的讲解,对书法基础概念、史论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这样会让学生误以为书法等于练字,长此以往会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书法知识,在认识书法艺术美方面也有欠缺,更不用说去感受书法文化中的民族情怀。
  三、书法教学探索
  1.多功能书法临摹台设计
  笔者在设计的初衷是考虑到学生的书写姿势以及帮助初学者提高书法临摹水平。初中生处在生长发育期,固定式的书法台,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身高,如桌子太矮,会让孩子变的驼背,桌子太高,孩子会出现耸肩,二者都会导致体态发育不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书法课上出现二极化,教师难以统一授课,且示范环节效果欠佳。笔者设计的另一初衷就是希望能在临摹台的辅助下,提高学生的临摹能力。学生在书写时总会出现笔画长短以及字型结构把握不准的情况,临摹台可以在书写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字型,也能在学生书写好后,对比原帖自查。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又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另外笔者在听课期间,留意到学生在书写毛笔字的准备工作和课后的整理都很耗时。
  笔者设计的书法临摹台主要是根据上述现象提出的一个设想,以下是该专利的设计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书法临摹台装置,涉及临摹台技术领域,该书法临摹台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底端,所述第一轴承的顶端中部插接丝杠的底端,所述丝杠的顶端插接在第二轴承的底端中部,所述第二轴承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架底部下端面中部,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桌面的下端面。该书法临摹台装置,转动丝杠上的把手,丝杠旋转传动活动套头上下运动,可实现外框架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该临摹台装置高度的可调节功能,用弹性带和套圈把毛毡层安装在固定杆,使得毛毡层能够平整的铺在玻璃板上,方便学龄儿童临摹,使用完毛毡层后,把套圈从固定杆上取下来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综上,该书法临摹台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先根据学龄儿童的身高调节该临摹台的高度,调节高度时,只需转动丝杠3上的把手9,丝杠3旋转传动活动套头7上下运动,即可实现桌面6的上下移动,然后,把套圈17套在固定杆18上,即可将毛毡层15能够平整的铺在玻璃板14上,就可以使用该临摹台,该模式下学生能保持最佳坐姿、笔墨纸砚摆放整齐,有利于书写习惯的养成。当学生书写完毕后,把套圈17从固定杆18上取下,揭开毛毡层15,将原稿放置与玻璃板14上,书法作业置于原稿上,打开LED灯板13,便可以开始自查。学生对比原帖检查,既能锻炼观察力,又能养成自学的习惯。针对初学者临摹字帖使用时,根据身高调节临摹台的高度之后,只需将临摹作品放置在玻璃板14上,然后把隔墨垫置于玻璃板14上,宣纸置于隔墨垫上,打开LED灯板13,便可以开始临摹。相较于市面上二次加工的描红结构,该专利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近距离对照原帖进行书写,学生可以观察到更细致的书法运笔,提高自己书写能力。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临摹板12和LED灯板13是专利号为CN 206451396 U中公开的设备,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并且该专利于2019年2月受理,专利号201920230744.0,专利证书目前还没有。
  2.丰富书法教学内容和课堂形式
  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是针对临摹技法和字帖的讲解,对史论方面以及如何学会欣赏书法作品等知识并没有过多的提及。建议将传统的书法课加入些许探索内容,在课堂中加入书法材料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房四宝的魅力。这一内容不仅是对书法教学内容的升华,而且能让学生清楚明白这些材料选取不易,制作繁琐。当他们再次去提笔练习书法时,能怀揣着感恩和怜惜之情,对于笔墨纸砚这些工具的热爱也会映射到对书法学习的热爱之上。
  此外还能将书法课堂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体验不同的教学形式。如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国画作品中题词落款、在团扇上题字装饰,书画同源。学习中国画,也有益于提高书法的运笔;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传统书法与文学密不可分,许多优秀的文写作品便是作为书法作品流传于世的,老师在教授这类课文时,如果能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书法的形式来展现,一方面掌握了语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与音乐相结合,借助音律产生的情绪感染,体会书法家创作时的心境。
  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去参观社会举办的书画展,参与书法比赛,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既是检验学校书法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自然会更加愿意继续学习。
  结语
  通过对本市初中学校的调研分析,提出了设想与建议:为了改善初中生的书写姿势以及助益他们的临摹水平,设计了书法临摹台,建议书法课要丰富书法教学内容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学生发现艺术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模仿力、領悟力和表现力。
  注释:
  {1}肖先声.书法教学的现实问题和应对办法[J].艺海,2017(12):128-129.
  {2}侯利红.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及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所采用的“一字一音”记谱法一直是中国古代音乐史领域重要的研究事项之一。在词调音乐的相关研究中,清代方成培所著的《香研居词尘》是较早涉及该领域的著作。其书中一则所提出的“一声叶一字非乐”的观点似乎与俗字谱的记谱法方式并不相符。文章试图以此为楔,通过对词调音乐的历史形成缘由的把握,再次梳理“一字一音”记谱法与文本的呈现关系。  关键词:《香研居词尘》 一字一音 词调音乐  
期刊
摘 要:《你好,之华》是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首部中国电影,该片不仅延续了其一贯的诗意唯美风格,而且将日式美学元素因地制宜地融入到中国语境中。通过对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能进一步总结出岩井俊二的电影艺术风格:他的电影往往以多样化的青春为主题,汲取了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用意蕴深远的情感表达、清新细腻的画面影像、浪漫舒缓的钢琴配乐来阐释其对于个体生命和成长本质的理解与期待。  关键词:岩井俊二 《
期刊
摘 要:谭盾是中国之于世界的一张音乐名片,他极富创新意识,其作品有着多元化的特征,形成了东西方的交融、民族与世界的相合、文化与文化的对位风格。本文从他的创新意识、多样的音乐形式、西方技术与东方意蕴的结合三个方面着手,来梳理他的创作。  关键词:谭盾 观念创新 多元形式 人文理念  谭盾作为中国在世界上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从观念、形式到内涵都体现出一种无法简单归纳的多解性,这得自于他内心的豁
期刊
摘 要: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满足疫情期间电视受众对节目收视的需求,部分节目的生产制作方式也作出相应的调整。湖南卫视的《天天云时间》就是这种变革的实践探索。节目邀请多名艺人,通过“云录制”的形式展现节目内容。当然节目也存在题材局限等问题,无法进行户外拍摄,导致画面视觉效果单调等不足。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电视综艺节目 《天天云时间》 应对与创新  
期刊
张道一先生,山东人,出生于1932年11月,先后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东南大学艺术学系系主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等职。200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
期刊
摘 要:本论文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元因素探究大庆版画群体的确立、生产机制及潜在的文化逻辑,探究大庆版画的历史生成形态及蕴含的文化精神、美学思想及大庆经验,进而探寻大庆版画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庆版画 地方性知识 大庆经验   黑龙江所在区域负载了新中国的农业、工业、林业、石油的想象,大庆版画就是孕油而生的,显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如宋源文先生所说“要像许多乡土艺术散发着泥土味一样,
期刊
摘 要:20世纪初期由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配歌或作歌的西乐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的“流行歌曲”。它是在“维新”强国思潮的影响下,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对当时旧有的国乐进行自觉改良的产物。在音乐改良上,引进欧美音乐名曲取代我国固有的曲调,这是国乐改良的核心;在歌词和内容上,以通俗化的歌词或古诗词名作取代高深难懂的文言歌词,以健康向上的学堂乐歌以正社会歌曲的淫靡之风。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学校唱歌集二集
期刊
摘 要:枣庄崔家班因唢呐吹奏在国内享有盛名,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笔者对乐班一直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其演奏的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展现出时代文化的变迁。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崔家班的生存现状,试图探讨其音乐文化的变与不变,评述乐班音乐发展现状的得失,以此为例思考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鲁南鼓吹乐 崔家班 变迁  几年前,笔者着手在“唢呐之乡”①进行鲁南鼓吹乐的考察,在田野调查中认识
期刊
摘 要:作为视觉语言的写实绘画艺术本体是“以真为美”,而“以真为美”的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认识论审美观,这与现代资产阶级反动人类文明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相悖,已成为建设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强力障碍。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写实绘画艺术帮助资产阶级唤醒被剥削民众的迷茫,推翻了中世纪封建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但随着资产阶级变进步立场为反动统治立场,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不可能使社会呈现人人都“自由、平等
期刊
摘 要:高校艺术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声乐艺术指导近些年备受关注。由于新兴学科在音乐中的地位逐渐增高,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艺术指导在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其中对于演唱者来说声乐艺术指导至关重要,是提高声乐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助于其更好掌控音乐处理,由于高校艺术指导在中国的实践时间较短,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研究高校艺术指导的实践探究过程中,选取声乐艺术指导为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