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师 以大师为鉴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解题
  1. 齐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师:仔细看看这个课题,课题中讲到了两个人物,你看出来了吗?(大作家 小老师)
  2. 师:我们已经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大作家和小老师分别指谁?
  3.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你知道这个题目来自于文中的哪一句话吗?
  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萧伯纳)
  4. 师:这两句话讲的是同一个意思,可要选一个做题目,你会首先被哪个课题吸引呢?为什么?
  生:我会选原来的课题。因为它会让人很想读,很好奇。
  生:我也是。你想啊,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呢?会让人产生疑问。
  生:我也选原题。那个小老师一定很有趣,很好玩。
  师:我也赞同。给文章命题有时就可以从主人公说的主要话语中提取改编而来,不过要改得有趣,能吸引别人来阅读你的文章。
  5. 再读课题,交流感受。
  二、 解读故事经过
  1. 师: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萧伯纳是一个“大”作家?请用横线画出这样的句子,并在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下面画上圆圈。
  2. 交流。(指名读,出示相关句子,谈看法)
  生:“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著名,就是有名,非常有名,所以他还能出国到莫斯科访问。
  师:有理有据,还进行了分析推想,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表扬!
  生:“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世界有名”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那他肯定是个大作家。
  生:“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文豪就已经不是一般的作家了,世界大文豪,那就是说他非常非常厉害了。
  师:很有道理,很聪明,我很佩服你们。同样的一个意思,文章中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让语言丰富。
  3. 过渡:这样一个大文豪、大作家,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他的老师呢?猜猜看!
  生:应该是比他还厉害的、学识渊博的人。
  生:年纪应该比他大,懂的东西应该比他多。
  生:我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可能是个一般的人。
  师:哦,意见不统一,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们来读读这个小故事。
  4. 分析故事的起因。
  (1) 师:一个故事的发生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自由读第1自然段,找找看!
  师生对答:
  时间:访问莫斯科时。 地点:莫斯科。
  师:虽然时间和地点融合了起来,但是我们仔细阅读,很容易就看出来了。
  人物:萧伯纳 娜塔莎
  (2)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大作家萧伯纳,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文中描写的这个小老师是什么样的。
  ① 小姑娘的外貌
  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生自读)
  师:写到小姑娘的哪些部位?
  生:身材、眼睛、蝴蝶结。
  师:我这儿有这样几种顺序,你们对应着看一看,这儿的人物外貌描写属于哪一种?
  (师出示:整体→局部;头→脚;上→下)
  生:应该是整体→局部。因为身材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眼睛、蝴蝶结是一个部位的描写。
  师:分析得有道理,写人物外貌要有一定的表达顺序。可是,我想不明白的是难道小姑娘没有头发、眉毛、鼻子、嘴巴吗?为什么只写这些呢?
  生:(笑)因为这些地方跟别人不一样。要写不一样的地方。
  师:噢,我明白了,就是抓住有特点的地方、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外貌描写。这样的描写让小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爱)
  ② 师:这也是小姑娘留给萧伯纳的印象。同学们,我在想,小姑娘会怎么向妈妈描述萧伯纳的形象呢?萧伯纳又留给她怎样的印象呢?
  师出示:我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有一天,我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 , ,
   ,真是 。(生练说)
  生:个子、双手姿势、胡子——慈祥;西装、绅士,白发苍苍、眼神柔和——很有知识,可爱)
  师:外貌描写只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你认为他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抓住特点进行描述。你看,正因为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所以尽管只有三言两语,但是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个小姑娘的可爱。
  (3) 感受故事的起因。
  师:可是文章为什么要写小姑娘很可爱呢?
  生:因为只有小姑娘很可爱,萧伯纳才会和小姑娘一起玩,然后才会发生故事。
  5. 分析故事的经过。
  (1) 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文章第2~4自然段。有几次对话?
  双方互相呼应的一说一答,才是一次完整的对话。(出示对话)
  (2) 学习萧伯纳的语言。
  师:谁称他为世界有名的大作家的?(问一生)是你吗?你吗?那是谁?
  生:是他自己。
  师:自己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你觉得萧伯纳怎么样?
  生:有点自以为是;骄傲;自豪。
  师:你知道萧伯纳为什么要对小姑娘说这些话?猜猜看!
  生:我想是因为他想让小姑娘惊喜。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后面说,小姑娘一定会惊喜万分的。
  师:真好,联系上下文来读书,这个方法好!“言为心声”,我们来看看他的心理活动。(师出示句子)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指名读,师生对话)
  师:萧伯纳自称自己是——(世界大文豪),自己的名字应该——连小孩都会知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他预料——小姑娘一定会惊喜万分。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大文豪)
  师:你觉得这个时候的萧伯纳怎么样?
  生:他是一个骄傲的,自豪的,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人。
  师:对,正是这种心理,让他不由自主地、骄傲地、自豪地对小姑娘说——(读萧伯纳的话)
  指导读:有点炫耀的,一个有素养的人,非常克制的炫耀。
  评价:你觉得他哪里读得好?听出哪里是重音?
  (3) 学习小姑娘的语言。
  师:小姑娘真的惊喜万分了吗?(指读)
  师:出乎预料,出乎了谁的预料?
  生:出乎萧伯纳的预料。
  师:出乎预料,就是说小姑娘没有惊喜万分,不但没有惊喜万分,她还怎么做的?
  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跟他说话。
  师:这个举动是萧伯纳意料中的吗?何以见得?——(没有想到)
  师:还记得萧伯纳说话的口吻吗?(炫耀、骄傲)谁来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说小姑娘的话?(指名学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自豪。你们注意到了吗?小姑娘学的仅仅是萧伯纳说话的口吻吗?
  师:(出示萧伯纳和小姑娘说的两句话)看看这两句话,有发现吗?
  生:小姑娘说的话跟萧伯纳也是一样的。
  师:只是将其中人的名字——换了。这个小姑娘有意思,不但拿腔拿调学他的口吻,居然连说话的内容也学,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生:好玩;天真;调皮;智慧。(齐读)
  师:我们感受到的是天真、好玩,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伯纳听到后什么感受?
  生:为之一震。
  生: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骄傲。
  师:他不禁羞愧、懊恼、惭愧起来。他会暗暗地对自己说什么呢?
  生:我真不应该呀!
  生:我怎么这样骄傲自大呢?
  6. 分析故事的结果。
  师:从这件事情中他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呢?(生读相关内容)这是小姑娘教育他的吗?
  生:自己认识到的;自己意识到的;自己悟出来的。
  师:(引读)所以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师:这时你感受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萧伯纳?
  生:有错就改;谦虚;真诚。
  师:一个世界大文豪能如此谦虚,以儿童为师,让我们怀着尊敬的心齐读最后一段。(生齐读)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么提醒自己或朋友。比如:
  ①在你的作文发表后得意洋洋时,好朋友会对你说:即使你——
  生:即使你作文发表了,也不能这样得意忘形,要永远谦虚。
  生:即使你作文发表了,也不能这样自夸,要谦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②在朋友钢琴考试通过十级,骄傲地到处炫耀时,你会提醒他说:即使你——
  生:即使你钢琴通过了十级,也不值得到处炫耀,你又没有成为郎朗,要永远谦虚。
  ③在爸爸妈妈隆重为你庆祝生日时,你很得意,对人很没礼貌,妈妈会对你说,即使你——
  生:即使你是今天的小寿星,也要懂得礼貌,不能得意忘形。
  师:是啊,让我们一起记住——(读最后一段)
  师:这就是小姑娘给的教育,所以萧伯纳说:她是我的老师,再读课题——
  师: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谨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做个谦虚的人。
  三、 作业
  1. 读一读关于谦虚待人的名言、小故事。
  2. 把今天学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210000)
其他文献
学语文究竟是为什么?用叶圣陶的说法,就一个字——“用”,也就是学以致用,通过语文课的学习,看到一篇文章能读懂了,想要表达点意思也能文从字顺地写出来,然后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这些得益,从人生的长河去看,是浸润一生的。缩小到某个局部,小学,也就是打实基础的那一小段路。而第二学段,又处于小学中间期,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为孩子们打实语文的基本功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一线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习作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_》的教学中,笔者以教材文本为载体,让课堂教学真正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让习作因生活而
摘 要:作者在英国伯恩茅斯学区学习期间,在一次论坛会议上聆听了伯恩茅斯足球俱乐部社区体育基金会主席斯蒂文·库斯(Steve Cuss)先生所做的“伯恩茅斯足球俱乐部球社区体育基金会简介”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社区体育基金会为伯恩茅斯足球俱乐部球员发展路径所做出的努力。本文以此为启发,思考我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社区体育;基金会;青少年球员;培养模式;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针对学生思维与情感的独特性,笔者认为教师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元化点拨体现因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要使师生双方共同享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教师必须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生活注入活力,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充满智慧、幽默感的语言启发学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全部内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说从一朵花当中能看出一个世界,从一片叶子中能想象出整株菩提树的生命过程。如果把这句禅语应用到课堂评价与课堂效果的关系上来,不同知识水平的教师,不同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  加强新时代学校和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于浙江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三个非常可喜的印象。首先,普遍重视语言文字,“心中所念皆语文”,那种心中只有内容、事理的教学基本没有看到;其次,普遍重视课内的书面训练。语文一直以来是动口不动手,而这次11节课,还有《雷雨》展示课,都让学生动手,100%有书面作业:听写、默写、写字、填空、摘录、填表、批注、作文练笔等等……三是普遍重视言语交际,熟读朗读、背诵积累,特别是看到有些教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的作品。梁衡是中小学教材的作品大户,分别有《青山不老》《晋祠》等十多篇作品入选教材。他写作不肯轻易动笔,“数年磨一剑”“篇无新意不出手”。季羡林先生曾引杜甫诗句“意匠惨淡经营中”,称赞梁是在“经营”散文。    一、课文标题的特色    这篇散文原发表于1998年10月22日的《光明日报》,有3100多字,编入教材时作了删改,只有1300多字。但作为课
一篇课文里往往有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关键词,它们是文章的“文眼”。在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进行突破,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举一反三、删繁就简的效果。  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笔者把重点放在对“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理解上,从字面到含义,从表面到深入,由“激活词语,亲近人物”到“复活词语,走进人物”最后到“内活词语,把握人物”,一步一步地了解“忐忑不安”,一步一步地走进人
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蒲公英的种子,带着伞飞翔,落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习作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语言中观看“景”,识别“人”,感受“情”,领悟“意”。但平时批改作文时,我们常常感到学生的语言苍白无力,字词库存极其简陋,遣词能力更为稚拙,因而文思桔涩不畅,表达味同嚼蜡。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采用陌生化手段,让湿漉漉的黑色枝条在春天缀满花瓣。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