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辨士”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语云:“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他们常常凭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之术,奔走于庙堂之上,游说于诸侯之间,最终演变成了赖以谋生的职业,诸如战国时的张仪、苏秦、邹忌、淳于髡,秦汉时的郦食其、蒯通、陆贾,清朝的纪晓岚,无一不是以巧舌如簧而称著于世。
  
  《韩诗外传》说,君子要小心翼翼地躲避三种锋利的东西:武士的锋端、文士的笔端、辩士的舌端。东汉哲人王充认为,天下有四种毒物,辩士是其中的剧毒。他说,美酒虽然醇香,但难以多饮;蜂蜜虽然香甜,但不利于消化;勇士善于打仗,但难以相处;美女使人愉悦,但难以生活。这些说法告诉我们,在书籍文字大规模普及之前,舌端是当时的第一上层建筑,是整个社会普遍崇尚、又普遍畏惧的一门绝技。
  
  以舌辨水
  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厨师,名叫易牙,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宠臣,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小人。他人品不佳,但烹饪技艺堪称一流,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被厨师们尊为祖师。作为一名厨师,易牙对于味道有着惊人的鉴别力,传说他能以舌辨水。《吕氏春秋·精谕》载:“淄湎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又《临淄县志·人物志》载:“易牙善调五味,渑淄之水尝而知之。”淄河与湎河是齐国的两条河流,即使把这两河的河水混在一起,让易牙品尝,他也能够辨别出来。
  
  以肉辨毛
  前秦皇帝苻坚有个侄子叫苻朗,标准的魏晋名士。喜读经史典籍,手不释卷,被苻坚誉为“千里驹”。当朝宰相谢安有一次宴请苻朗,他吐痰不用唾壶,而是由他的奴婢跪地,以口接唾。传说他善于识味,能品尝出生盐与熟盐之别。更有甚者,据说他吃鹅肉能分辨出某块肉上长的是白毛还是黑毛。“时人咸以为知味”,成语“苻朗皂白”就出于此。
  
  以饭辨薪
  晋朝的大音乐家师旷,秉性刚烈,博学多闻,正道直行,生而无目,自称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他一生擅操琴,知音律,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史载“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吃过了饭,就能知道这顿饭是用什么柴火烧成的!
  
  以花辨命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鬼谷子,在他的学生庞涓学成下山时,他叫庞涓去摘一朵花送给他,庞涓就摘了一朵花拿过来,鬼谷子一看,这花叫“马兜铃”,花开十二朵,断其“遇羊则荣,见马则瘁,荣盛十二年”,花开十二朵,寓示着庞涓只能享受十二年的荣华富贵,这朵花采自鬼谷,见日而萎,鬼旁加一“委”字为“魏”,是说庞涓和魏国有缘。鬼谷子又告诫他行为要端正,否则,将死于非命。等到孙膑下山,鬼谷子又凭其所摘之瓶中冬菊,断其残折,不为完好,但“终当威行霜雪,名勒鼎钟矣”,后来果然一一应验,孙膑遭庞涓陷害,被魏惠王砍掉了双脚,庞涓也上了孙膑的当,在马陵道万箭穿身,遭到了恶报。
  
  大象无形,至味无味,真正的“辩士”就是那些超越了言语之辩而上升到更高层次细微、精确的命运之辨。
  编辑/抱散子
其他文献
主讲:释果宁  地点:醒狮国学院  整理:本刊编辑部    七,是在人生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数字。  我们从生而落地,到离开这个世界,每七年便会彻底变化一次。在这七年中,我们的生理完成细胞的轮回和改变,而心灵从心态、成长上完成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更加美好,因此,我们提倡心灵健康。而我们所要的心灵健康,正来自这循环往复的七年之变。  人生之初  每一个人在出生之时,都只是靠心灵去
期刊
中国古典建筑是传统文化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上海宝山寺,2005年动工移地重建,新寺为仿晚唐木结构建筑风格,并按丛林规范重修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新寺建筑木料均采用非洲红花梨木,整体建筑古朴厚重,大方典雅,已获得“鲁班奖”提名。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踏进宝山寺的山门,厚朴凝重的木结构建筑会让你感受一种“心随境转”的淡泊与宁静。在城市中,我们往往习惯了被关在钢筋混凝土铸就
期刊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以其观自然而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人文”即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自古以来,凡是
期刊
翻开任何一本中国文化典籍,我们都会发现里面肯定有一个字,那就是“天”。可以说,“天”就是中国人思考的终极问题。  与西方人眼中的上帝、耶稣不同,我们无法对中国人眼中的“天”下一个定义,它就是一个一个苍穹,一个境域,一个充满玄机的境域。    苍天在上  正如我们每个人抬头看到的那样,蓝天白云,无边无际,它的含义是如此地丰富,以至于我们在那一声声“天啊!”的呐喊中,体现着“天”的蕴意:当我们遭受天灾
期刊
近期,《新民周刊》的记者们搞了一次规模颇大的街头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民众间信任感正逐渐下降。为什么我们不再信任别人?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化积淀的民族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有些令人意外。这其中,包含着教育、沟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特别应警惕的,是道德通胀的威胁。    通胀是经济学概念,但同样的效应,也出现在社会行为中,因为人类在商品交换之前,已经在进行着社会交换。  社会
期刊
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指导,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是“传承华夏商道智慧,成就未来商业领袖”。  以下为部分学者、企业家的观点摘录:  邢志清(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大家知道,全球经济动荡,在这样一个经济巨变的今天,中国依然创造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个奇迹得益于或者说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韬光养晦,离不开
期刊
在熊先生与十六位受访者剀切痛陈的“大学问题”中,纠缠交错着人与体制、体制与人的复杂关系和深刻矛盾。它的能量以失控与纵容兼而有之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一层面、每一环节,以至触及人的问题,便归结为体制的弊病;触及体制的弊病,便发现终究是人的问题--在人治与精英的时代,“人”的作用能够左右、塑造,以至颠覆体制,使之改道易辙;在体制主宰一切的今天,体制有效地把持、控制、及至百般支配“人”,使之就范而合
期刊
关于治理洪水,我国有数千年经验。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正如《淮南子·原道训》所说,“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即治水要遵从自然规律。其实,除了被动治水,古人更大的智慧体现在对水患的前瞻与防范上。    先看黄河治理。西汉年间,官员贾让写下“治水三策”,第一句话是:“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一语道破洪灾和人类活动,特别是与盲目围垦河滩地有着直接关系。他呼吁在做国土规划
期刊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正所谓欧阳修所描述《醉翁亭记》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饮食音乐山水佳音,是中国人食文化的内核,大美而令人向往。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绵延170万年,“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国人才从生食进入熟食。人文始祖伏羲
期刊
孔子故里建大教堂引争议   两千多年来,人们把孔庙作为尊孔崇儒的载体,它静静地矗立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随着“孔子”的浮沉,见证着世事沧桑!  鲁西南的曲阜是孔子故里,诸多光环让曲阜的教堂之争上升为令人瞩目的文化事件。  本刊以此为专题,为读者呈现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以及事件背后的文化之争,所刊发稿件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2010年圣诞节过后的第二天,作为曲阜基督教会牧师的丰宗洁已经感受到了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