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创造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w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换句话说,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四放开”、“三尊重”的创造教育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教育环境 “四放开” “三尊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在。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著名创造学家韦伯格说:“实质上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开展创造教育,关键是营造一个符合21世纪教育特点的、全新的、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和氛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和中介。“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包括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耳、眼、口、脑、手“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形成创新能力。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就“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环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即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四放开”、“三尊重”。
  一、放开视野,提供观察的机会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创造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观察是“源”,创造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放开说话,提供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争吵”“讨论”“说话”的机会,提倡“思维”亮相,让人人都说起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说,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放开思考,提供探究的机会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东西比老师直观教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四、放开实践,提供创作的机会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五、尊重学生的“怪异”求异、偏激、怪才都是与众不同,都是突破常规,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表现,创新的兆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如我在高年级的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根据音乐自由地想象,然后为乐曲加题目。一次,在欣赏了乐曲《马刀舞》后,有一位学生竟为其取名叫《锯木舞》,这大大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学生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以表示他们的不赞成。这时,我却及时表扬了他:“你的想象力真独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并同时对大家说:“欣赏任何一首乐曲,你的思维都是自由的,不要有什么约束,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说的有理由。”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胡”言“乱”语,就是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表现。相反,教师如果在发现学生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将其当作怪异者的话,那么,学生的创造热情将受到挫伤,最后只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
  六、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有多维的延伸性,他既可以顺应教师的意志,按教师的思路前行,又可以逆教师的思路,另辟经纬,思考问题和创造结果的角度一定是多元的、多角度的,教师应“导而勿牵”,让学生自由发挥,应允许学生说不,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允许学生出错。例如,在欣赏小号独奏曲《西班牙斗牛士》后,提问:假如用某种色彩来形容小号的音色特点,你认为最恰当的是哪一种?为什么?有部分学生认为用红色来形容小号比较合适,因为红色象征着热情奔放,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认为用黄色形容小号的辉煌嘹亮是最恰当不过了。两种说法,孰是孰非,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自主选择,可对学生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两种说法老师都同意。”
  七、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只要与众不同,只要是原发于本体的独到思想,就是创新成果,教师一定要及时捕捉,抓住不放,热情鼓励。“小火花做大文章”,“助燃”创新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使学生获得满足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教师要善于用夸奖的言词,特别是当学生产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活动时,更应用“你真有创造力”“你回答得真独特”“你真了不起”等言语随时表扬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造学习的欲望,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不论学生的天赋和潜质如何,都要给予适当的、必要的肯定。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他文献
苏菲很肯定那位写匿名信的人会再度来信。她决定暂时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自己是谁以及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这些都是世间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自然的问题。但为何一心想着这些问题会如此累人?苏菲打开信箱时,感觉自己心跳加快。起先她只看到一封银行寄来的信以及几个写着妈妈名字的棕色大信封。该死!她居然开始疯狂地期待那个不知名的人再度来信。   当她关上园门时,发现有一个大信封上写着她的名字。她把它翻过来
[摘要] 在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上海二期课改精神的指引下,笔者从使用材料入手,引发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制作的思考,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线绳纤维构成”的课程计划和阶段目标,通过艺术欣赏、材料运用、了解构成原理等过程,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利用材料已有的色泽、肌理和形状的语言,直接进入创意造型训练。新课程倡导——发掘材料、保护资源与美化环境,既丰富了课堂教學的内容,又锻炼提高了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  [
[摘要] 做一名班主任不难,但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班主任却不易。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规律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心领神会的过程。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一个班级好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上。所以,作为班主任,要为这门科学、这门艺术不断努力。  [关键词] 班主任 工作艺术 宽严结合    如果说班级是一艘正在航行的船,那么班主任就是这艘船的船长,要想让船能安全到达彼岸,并且让水
[摘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培养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乐于写作。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乐于表达 成功体验 妙笔生花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多年来,很多一线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课,如何爱写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好的经验和探索新的方
[摘要] 油画棒是学生常用的绘画材料,油画棒质地松软,颜色鲜艳丰富,使用方法又易掌握,深为孩子们所喜爱。教给学生油画棒画法,比水彩笔更易画块面,色彩也可重画,它有油画的亮丽、厚重,色彩丰富有变化。上色时和粉笔差不多,涂色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取得华丽而明快的色彩效果。  [关键词] 画画 儿童画棒 教法    在美术教学时,让学生学会使用油画棒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健康审美素养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更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一条纽带。只要有爱存在,教育就有可行性,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这个字在教育中的作用无可比拟,尊重是爱,宽容是爱,赏识是爱,关注、惩罚亦是爱。如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多一点爱,教育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爱 教育方式 班级管理  人类永恒的话题里有一个字眼,那遍是:爱,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对教育而言,爱更是教育
【摘要】从分析抓不住“牛鼻子”、“种了别人的地”、把学生当演员、“电脑糊弄人脑”四个现象,说明语文最本真的一面就是追求简约,而抛弃功利引诱下的假、大、空。阐述了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简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简约语文 教学原点  一个绿意明媚的日子,孔子携弟子多人来到泅水之滨,齐聚畅谈。话题从“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一直走向“水之善施”。完毕,他们在古琴声中载歌载舞……“春风化雨不留痕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但是,很多中职财会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却没有相应地得到调整和改革,这样势必造成了专业发展的一些瓶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发适合中职财会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成为我们当前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财会 课程设置 思考    一、传统的课程设置情况  1.课程设置的目标过于单一  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对口升学
【摘要】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艺术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 引导 改革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很清晰。但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活动不能适应时代
[关键词] 语文 生活 学生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语文课应走进生活。  一、记叙文——述生活中的“情”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感情在人们生活中,都有自然地流露。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情”,就成了记叙文丰富多彩的题材。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之前,就用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方式,请学生讲述他们与家里人之间发生的一件特别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