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教学案例中引发的思考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从策略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两个方面来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列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因此对“列表”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实际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展开了探讨,并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76-02
  引    言
  在教授“列表”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一,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第二,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这一教学目标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整合”理念的指引下,笔者把这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即整合后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并通过情境教学法实施具体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1]。
  一、创设复习性的情境,将新知与旧知建立联系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创设适宜的数学情境,从而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学习数学学科的方法。“列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中的内容,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对三年级“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策略的灵活运用,创设了复习性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新知与旧知建立起了联系。在教学案例中,笔者设计了“回顾引入,唤起旧知”的环节,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笔者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然后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环节: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可知,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进而为学生学习搭建起“脚手架”,从而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在选择情境素材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这样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更容易引导他们展开新知识的学习。此外,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要与他们的真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反之,学生“跳一跳”都够不着,反而会使他们丧失学习新知的动力和信心,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创设情境,使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生活化。像“这是小芳家的果园,从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要解决什么问题”“江老师为学生购买表演服装。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0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等,这些都是生活化的素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因此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新知的状态。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层层推进中引领自主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认知冲突,给他们的心理以较强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厚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列表”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在层层推进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问题一:瞧,这是小芳家的果园,从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要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二:听他读完,你有什么感觉?
  问题三:你们能想办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
  问题四:你觉得应该怎么修改才能避免歧义?
  问题五:你同意这两位同学给你的观点吗?
  问题六:看来“每行”这两个字,比较重要,能不能随随便便丢掉不写?
  问题七:观察得很仔细,我想听听她的想法,为什么没有整理李子树和杏树呢?
  问题八:用列表的策略来整理条件,要注意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
  在问题一的引领下,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了有用的数学信息,为要解决的问题做好铺垫;在问题四的引领下,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不断反思;在问题五的引领下,学生对小伙伴的观点展开质疑。特别是问题八的提出,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有了方向。大家在合作探究中,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集思廣益,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列表的策略带来的好处。
  四、创设有效视频情境,用生成性的资源引领“互评”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生为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的生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课堂生成意识,想尽办法捕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使生成性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例如,在教授“列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想办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教师收集部分作品,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投屏功能,把学生的作品投放到大屏幕上,从学生作品的展示出发引领学生互评,从而使学生作品这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教学价值,并使数学教学活动得到极大的优化。
  结    语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从策略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两个方面来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对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时的经验与方法的总结,是对第二学段三年级“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策略的灵活运用,对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有效提炼,是对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运用。“列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因此对“列表”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总结了情境创设的策略,并结合教学案例分别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带来些许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许志君.厘清教材之“变”,明晰教学之“策”——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变化[J].教育视界,2015(20):11-14.
  作者简介:王丽(1981.9—),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学习新知需要已有经验的支持,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旧引新,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智慧。  关键词:学习过程;数学思考;学生经验;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78-02  引 言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已有经验的支持,在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知识强行传授给学生,而是以一种唤醒的力量,激发学生饱满的创造力、鲜活的生命感和崇高的价值感。喚醒儿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教师具备仁爱之心,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擅用“语文的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贴心交流,从而成为德艺双馨的“仁爱之师”。  关键词:教师;学生成长;仁爱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让教师棘手、令学生头痛的难题。为了攻克这个难题,笔者试着从学生说与写的兴趣入手,让他们敞开心扉,大胆说、自由写,进而让他们明白:语文并不可怕,就是说说写写。  关键词:语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70-02  引 言  叶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运算能力提出: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基于此,本文对一年级口算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算;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66-02  引 言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指的是对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教育,是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涵深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找寻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文底蕴,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教师培训遵循的基本原则。“十三五”期间,S区基于整体设计、分层培养的思路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从多角度整合多种资源,分层、分类、分岗、分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关键词:整体设计;分层培养;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北京市B国际学校为例,探讨与分析了国际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途径及评价,国际学校更加注重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培训和教学理论培训,有学校、教学团队和个人三种途径,通过全过程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作文教学应着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等方面进行。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分析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写作习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历史的育人作用体现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而理解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科学的历史观。科学的历史观包括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等。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分析历史知识,这是螺旋交替上升的过程,也是递进过程。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就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全球史观打开学生视野,以动态历史观引导学生形成认知。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一般生活范围有限,接触到的事物不多,加上本身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在写作文时总感觉自身的素材不多、无话可说,所以写作文成为困住很多学生的难题。很多学生的写作凭借自身的想象,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想象力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在教学作文的同时,促进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提升,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