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生成长的云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知识强行传授给学生,而是以一种唤醒的力量,激发学生饱满的创造力、鲜活的生命感和崇高的价值感。喚醒儿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教师具备仁爱之心,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擅用“语文的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贴心交流,从而成为德艺双馨的“仁爱之师”。
  关键词:教师;学生成长;仁爱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85-02
  引    言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不是把规则与知识强行传授给学生,也不是让教师以审判官或裁判员的身份去监督、审查、催促学生。教育的本质更像是一种“唤醒”,用温情“摇动”一棵树,以爱心“推动”一朵云,唤醒学生内心饱满的创造力、鲜活的生命感和崇高的价值感。教育的本质应是让学生最美好的人性焕发勃勃生机,让灵魂之树茁壮成长,开出绚丽之花,结下丰硕之果,从而真正“唤醒”一个灵魂。
  一、仁爱之心,仁爱之师
  唤醒儿童,教师首先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让自己成为一名“仁爱之师”。习近平对广大教育者提出了“四有教师”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专业学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现代人文教育就是对具体人的关怀,是对所有人心灵世界、精神空间的关怀。在多元的现代社会中,教师的评价思维也应该是多重维度、多种角度的。因为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其中的儿童也必然丰富多样,即便他们容貌不一、性格各异,存在着各种差异,但绝对不是差距[1]。
  其实,每位学生各有所长,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心怀慈悲与温情,把笑容、赞美与感恩当作教师的职业本能,尊重学生的差异,呵护他们的心灵,善待每个鲜活的生命,敬畏每个真实的灵魂。当儿童的心灵得到教师爱心和温情的润泽,他们的人格就会越来越健全、完整。我们要坚信每一棵树苗都会茁壮成长,每一朵灵魂之云都能自由翱翔,只是每一棵树、每一朵云成长的时间不相同。我们要让自己时刻饱含丰富的爱心和深刻的智慧,用“四有教师”的要求鞭策自己,努力成为“德配天地”的仁爱之师。
  二、平等的对话,温情的关怀
  唤醒儿童,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真正平等的对话、贴心的交流。当教师固执地要把学生训练成规规矩矩、即按即停的小机器人时;当教师用高高在上、傲慢自大的姿态去命令、训斥学生时;当教师把肤浅、空洞的思想强势灌输给学生时……这其实是教师在滥用特权,残忍剥夺学生向整个世界“发出声音”的基本权利。
  在教育活动中,强制性和民主性应当适度结合。尊重学生,并不是放纵他们恣意疯长,而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建立规则意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犹如技艺高绝的园艺师那般进行高效的“滋养”和“修整”,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学生的成长进程,让良好的品质和德行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渐内化、稳固[2]。
  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关怀,其实是一种自主、自发的行为,不应当成为操纵、控制学生的借口。教师应该尊重、信任所有学生的个性与潜能,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活动,不过度苛责学生,也不刻意追求完美,在帮助学生不断改造、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进行有温度的、人性化的人文教育,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把握好分寸,在恪守规则的同时,也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同学的期待,内在的学习动力便会被唤醒,所有潜能会被激发出来。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所有学生都会变得更聪颖、能干、有悟性。
  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舍知识,也不存在尊与卑的现象;从人性的高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都有自由表达言论的权利,他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将根深蒂固的“听话”“服从”“守规矩”等故旧思维转换成“对话”“平等”“人性化”等新思维,是对大部分教师主观思维成见的挑战。而只有真正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教学活动中的“对话”才能真正在彼此的心灵层面上进行。因为在平等的对话、温情的关怀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可以健全学生的独立人格,还可以重塑积极、友善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与温情中完善彼此的人生意义。
  三、擅用“语文的方式”教学
  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各科教师都在以自己的多元角色,从各方面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下意识关注、模仿的焦点,各位教师的气质、情绪和性格的“味道”弥散在学校的每个空间内,在感染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引领着他们逐渐认同班级的班风、学校的校风,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乐于遵守各类规章制度[3]。
  用“语文的方式”赏识学生、发现学生,教师还要不断挖掘新颖的语言策略。我们要擅用语文的言语艺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朋友之心温柔地善待学生,将“我带你去”的思维逐渐替换成“我们一起去”的思维,以平等对话的姿态实现孩童心灵与成人世界的适度衔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身上的成功基因。在一次语文课上,笔者发现一位平时表现特别积极的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下课后,笔者主动关心这位学生时,学生沉默地别过头去,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抗拒沟通的意愿。为了让学生放松警惕,让他放下心防,笔者笑着向全班学生宣布:“老师最喜欢小飞了,还想下课和他在小桥上约会,聊聊天,小飞你不要失约哦。”成人世界的语言把学生逗笑了,他们欢呼雀跃,嚷嚷着要和老师在小桥上约会。这件事让笔者领悟到,教师只是笔者多重身份中的一种,笔者还应该是所有学生心目中最贴心、最忠实的朋友和伙伴。
  结    语
  唤醒儿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所有教师具备一颗仁爱之心,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擅用“语文的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贴心交流,让自己成为德艺双馨的“仁爱之师”。我们还要从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把学生教育成兼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肖川主编.教师心灵读本: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王晓文.带着“仁爱”之心做教师[J].江苏教育,2018(70):80.
  张翔.论教师仁爱之心的价值与实践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8(Z2):43-46.
  作者简介:贾雅雯(1990.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多样化的生源给学校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我校尝试构建英语“融和课堂”,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教师在借助学生、家长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丰富英语课的课型,为学生带来别样的英语学习体验,为我校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气象。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英语;融和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5-0039-02
期刊
摘 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文章着重以侯氏制碱法为例,阐述如何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学习活动、学习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整合设计,也较详尽地阐述了以真实情境为平台、以合作学习为载体、以实际问题讨论为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侯氏制碱法;教学设
期刊
摘 要: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通常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讲解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微课等新型、现代的教学手段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时间”为例,探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教学设计  中
期刊
摘 要:生成课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我们引入并借鉴STEM教育理念,探索并研究生成课程的实施路径,STEM理念下的生成课程是充满能量的,它会激励我们为支持与培养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STEM
期刊
摘 要: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微课的诞生打破了以往40分钟“一言堂”的教学,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开展知识的讲解,教学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大大提升了知识的可理解性与趣味性。微课具有短小精炼、内容形式丰富等优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文章从天体运动规律方面进行举例分析,体现微课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妙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天体知识;微课资源;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让不少教师丢失了自我,课堂从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少数优生去灌多数学生”,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淡化。新课堂迫切呼唤教师回归课堂主人翁意识,从“用好教材的‘魂’,而不要去‘走’教材”“挖足教材的‘点’,把‘细节’融入教学情境中”“善于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拓宽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去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导地位;教材的“魂”;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主任在这样的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救火式管理、胁迫式管理、说教式管理、求助式管理。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呢?本文建议可以从以下幾个方面进行尝试:抓习惯养成,抓目标激励,抓关键少数;放低姿态,放松权力。  关键词:“三抓两放”;班级管理;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教师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还是过于注重对学生低阶思维的培养,也就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来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可这样的过程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新课改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理念的落实,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程应该做好改变,从低阶思维的培养转变为高阶思维的培养,进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同
期刊
摘 要:目前有很多的学生的写作学习依然存在困难,要走出这一困境,教师需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入手。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要闻速览、热点话题探析、生活琐记及焦点的书面辩论等方式,力求在多角度、新路径上,让生活的“活水”真正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的作文产生改观,使作文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素材;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新知需要已有经验的支持,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旧引新,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智慧。  关键词:学习过程;数学思考;学生经验;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78-02  引 言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已有经验的支持,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