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生物解题中常见错误的分析及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y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生物题目,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解决生物题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及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学生在历次重大考试中的试卷作分析,发现学生在解决生物题目时,有很多常见的错误,并据此总结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生物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从学生所做的众多练习与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在各类练习与考试中,主要犯的解题错误有:审不清题意、思维定势、不会验证解题结果等常见错误,下面对此做简要的论述。
  
  1 审不清题意
  
  我们知道,解生物题目与解其他学科题目一样,首先要审清题目的意思,这是正确解决生物题目的第一步,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可很多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能完整地分析出题目的意思,造成一解就错的现象。学生的审题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误解题意。很多学生看到生物题目就会心慌或者粗心,也就是精力不集中在解题,总之,他们不能很好分析题目的意思。比如:某四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aa,其配子基因型和比例如何?很多学生常常把多倍体的分离现象,当作二倍体的分离,写出的答案竟然是:1AA∶2Aa∶1aa。可见,学生不能正确地审清生物题目的意思,总是错误的把现有的问题当作类似的旧问题,导致学生沿用旧的解题法,造成解题错误。
  (2)题意抓不牢。部分学生,在解决生物题目的时候,他们的知识水平是完全能够理解题目意思的,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新条件的干扰,又忘记了部分题意,而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错误意识去解题,笔者把它称为题意抓不牢。比如,在温度适宜的水分、在营养都充足的密封而黑暗的容器里,培养着酵母菌、乳酸菌、苔藓、草蚯蚓、履虫等几种生物,经过多日后,仍然活着的是:A.苔藓与草履虫 B.乳酸菌与酵母菌 C.蚯蚓与苔藓 D.草履虫与酵母菌。很多同学选D,其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吃透题目中密封而黑暗的意思,它表示没有光线,也没有氧气。
  其实,学生对生物题意思抓不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在审题的时候粗心大意,没有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给予高度的重视;另一个是,学生做题时心理压力大,高度紧张,造成思维不通顺。总之,题意抓不牢与误解题意是有区别的,误解题意,常常是因为生物基础知识欠缺造成的,而题意抓不牢,常常是因为思维障碍造成的。
  解决生物题目的前提是审清题意,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解题时的审题能力呢?
  首先,要通过必要的训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题习惯,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教师示例;错误分析;学生讨论等。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比如,多读几遍题目;把已知的条件列出来;用符号代替文字等等。再次,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审题能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那么,学生的审题能力一定会得到逐步提高的。
  
  2 错误的思维定势
  
  学生在解生物题目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有时候迷失了方向,找不正确解题的思路,造成解题错误。造成错误思维定势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两方面。
  (1)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生物知识缺乏,或者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限,从而使他们无法顺利地解决生物题目。比如有这样一道生物题:豌豆花中有三个花粉母细胞,这三个母细胞所产生的粉粒都成熟,假如,它们的精子受精后都发育成种子,请问一共形成的精子与种子数各是多少?很多学生拿到该题后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解答。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学生及时的进行引导和点拨。
  (2)学生的错误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在用固定的思考模式去分析问题上,对生物题目中所出现的新条件、新情况熟视无睹。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墨守成规,没有思维的变通能力。如果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思维定势不做及时的纠正,那么,学生很容易形成机械的、千篇一律的解题思路,一旦遇到条件变化的题目就解答不来。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造成这种错误思维定势的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学生对生物题目的训练太少,不能形成见多识广的解题能力。二是,在教学中,老师没有帮助学生做归纳、总结,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没有养成,学生不具备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家兔白毛对灰毛是显性,一对白毛杂合体家兔交配,产生4个子代,它们的表现型可能是:A.3白1灰,B.1白3灰,C.全部白毛,D.以上都有可能。很多学生的思维错误的定势在一对杂合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分离比是三比一,因此错误地选择了A。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就是套用了规律。其实,三比一是样本的统计规律,而本题只是小样本而已。
  (3)不能将很多生物知识整理成脉络,学生在解生物题目的时候,常常受到其他知识的干扰,造成解题思路不清,错误的步入歧途。比如,用绿豆生豆芽,正常情况下,一斤绿豆能生4斤豆芽。请问,在绿豆生芽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或者是没有变化?很多学生认为是增加了。究其原因:他们认为豆芽发育的过程,同化作用比异化(下转第61页)(上接第59页)作用大。其实,生豆芽是一个不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豆芽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呼吸作用,反而消耗有机物。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解决学生的错误定势,以便让学生能正确地展开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怎么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定势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将零碎的生物知识变成系统的生物知识的体系,引导学生已经掌握的感性认识,发展到抽象的理性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概括生物知识、原理的能力。
  (2)在生物解题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 知识无法再现
  
  学生在解决生物题目的时候,必须要用到旧知,但部分学生在利用旧知的时候,却不能顺利地回忆出相关的生物知识,或者,回忆的生物知识也是错误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知识的遗忘。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很多学生在交卷后,总是拍拍自己的脑袋说,这么容易的问题,在考场上就是没想出来。其实,这些生物知识学生很可能是记住的,但在某种环境下,造成了遗忘。造成学生对生物知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记牢。当然,也不排除由于学生心理紧张,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短暂性遗忘。
  (2)知识的缺乏。就是指学生根本没有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由于学生不具备有关知识,解题错误是势在必然。用学生的话讲,这个题目太深了,根本无法做。其实就是说明他解题时缺乏相关的生物知识。
  (3)知识的误解。当学生解生物题目的时候,没有应用正确的生物知识解题。而是错误地运用其他的知识进行解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粗心,有的是没理解题意等等。比如,在某个墙角,有一块腐肉,在腐肉旁,有蚯蚓、蜘蛛、蚂蚁等动物,请问,是否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是否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形成了食物链?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不清楚,就很容易发生解答错误。
  怎样让学生牢靠的掌握生物知识呢?
  (1)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克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陋习,要发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生物知识。
  (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这里我们虽然探索的是文字解生物题,但所要学生掌握知识的来源是离不开实验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验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是学生亲身探究出来的生物知识,他们会记得牢,运用得巧。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具有灵活性。
  (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每学一段内容后,都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只有当学生形成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现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具备解题能力。
其他文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也一样,如果没有“米”我们也是做不成“饭”的。其实生活中无处不“米”,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米呢?  一、善于观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慧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70-01  农村学校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没有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展习作教学,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阴离子海藻酸钠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其抗鼻咽癌的生物学效应,并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方面以及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
癌症是非常复杂的疾病,需要多个科室的医生共同参与诊疗。  首先,认真咨询首诊医生。癌症的诊断不是十分困难,误诊的几率很小。但是当癌症诊断出来以后,如何治疗则是非常复杂的。患者家属首先需要与自己的首诊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其次,咨询相关学科的医生。癌症的治疗涉及外科、内科、放疗科、免疫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等,家属可以找相关学科的专家沟通,在治疗上,第一选择是什么?手术还是化疗?还是放疗?还是有其他
目的: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多系统多器官的免疫肉芽肿性疾病。发病年龄波动25~40岁,发病率0.85~2.4%。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以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明确定论,需要用新的技术手段
摘要现在的教育制度与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归根到底,究竟是教育制度的约束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已有很多的见解和探索,本文也针对笔者习惯的数学教育复习做出一些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复习 知识点 教学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上新课,赶进度是很多老师的拿手好戏,他们上课时的那种结构缜密、逻辑顺畅、语言简练的教学风格着实佩得上一名优秀教师的光
摘要数学教学的四要素包括教材、学生、教师和学习情境。可见,学习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重大,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又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关键词数学学习情境 动手动脑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学习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重大,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又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创设
危重症是指严重而且在短时间内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对炎症反应综合症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危重症时存在致炎反应(systemi c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新的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作为支撑设备运行的关键,电力能源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电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