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优化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趣味和魅力的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同时也培养了数学思维品质。本文从创设情境是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和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景创设 课堂优化 思维能力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94–02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主题参与、差异参与,在积极参与中培养和发展思维。遵循这一教学理念,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需要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对于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同时有是人类一种文化、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基础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是从对问题惊讶开始的,因此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小学生在生理上尚未发育成熟,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因而他们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借助一些直观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需要,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数学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的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情绪高涨取决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据此,教师要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以故事导入:遥远的大森林里,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要去参观改革开放后的县城新貌,还要买许多漂亮的商品,可是一看商品的标签上写着:“0.08元”、“1.05元”、“25.34元”……(同时出示这些商品的图和标价)奇怪?这些数中间为什么有一个小圆点?这些表示的价钱是多少?这可难坏了它们。还是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办法,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忙,大家愿意吗?这样创设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急于求知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里”,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立足教材内容,运用多种媒体和手段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起点。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启发学生比较一下梯形面积的求法:S=(a+b)h÷2,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求法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求法:S=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能不能用“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去解答?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们纷纷议论,教师及时表扬同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做法,然后引导学生经过尝试、验证,证明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学生从侧面发现的问题其实已“创造”出一个新的认识: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统一成同一求积的公式。
  
  (三)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学生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开放,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以“三个自由”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即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二是教师要让学生具有成功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准备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巩固性参与、变式性参与和发展性参与等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该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觉到课文中的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每时每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例如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几分之一这个问题,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参与实践。通过分成四人小组,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四份怎么分;然后小组讨论分成二份、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占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如何表示?学生能很快说出平均分成二份,取其中一份是占这个苹果的一半,两份都是同样多,用分数表示为二分之一,同样把一个苹果分成四份,取一份是四分之一。然后我结合分数的意义、写法、读法进行引导、讲解和板书,学生很快掌握了学习的重难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笔者再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行情境设计:有的学生说出自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一;有的说出自己小组人数,自己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一;有的说出自己占家里人数的几分之一;有的说一元人民币等于10角,一角占一元的十分之一……。等到深入探究几分之几的内容时,学生已经学会找几分之几的问题,因此笔者刚抛出探究问题,学生就开始热烈讨论交流,纷纷举手发言。有一个学生把长方形纸片平均折成8份,全部涂上颜色,笔者让学生讨论,这是不是几分之几的分数。学生普遍认为平均分成八份是分对了,但全部涂上颜色不能用几分之几表示,理由是分子分母一样多。笔者让学生再进行讨论,根据分数的意义去推测、验证,学生很快明白,分子分母一样多也能用几分之几表示,且它刚好是一个整数1。这样又把分数与整数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数学思维的广阔空间。
  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身边,数学并不陌生,有认识学习的价值,学习的兴趣、自觉性、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都说:这样的学习太有兴趣了,真有意思!可见,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就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们常说:“学会一点数学知识,只能管一阵子,若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能管上一辈子。”这句话说的颇有道理。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见,思维活动是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的,是可以靠后天多方面的努力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联系生活情景,充分展开思维过程,以“说”促“思”,思中求悟。
  (一)分析数量关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解答数学应用题是不用创设情景的数学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来理清解题思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运用分析和综合法是培养小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条理性的主要途径。通常,当题材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不太明显时,用分析法较方便,否则用综合法,对进入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则是两种方法协同运用。
  (二)沟通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例如:学过分数的约分、通分后,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基本法则”的浅层认识上,如果能适时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让学生悟出两者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只不过所取的角度不同,前者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者取“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概括,引向深层。
  (三)善于放大错例,深化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丰富想象力,腾出自由思维的场地。提倡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的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培养自我纠偏的良好思维品质,就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推动思维层次的深入,为形成良好思维打下基础。
  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思维的训练不是靠灌输,而是靠启发,引导和点拨。只有通过日常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迅速发展。因而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等.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郭为民.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1(4).
  [4]郭文安等.新世纪教育的曙光-试论创新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00(1).
  [5]蒋鲁敏等.文科数学—数学思想和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舒伯特(1797~1828)的父亲是个小学校长,因为家境贫寒,小舒伯特没有在正规学校读过几天书,更谈不上系统学习音乐、作曲理论了。但是7岁时,家里人懂得的乐理,他也全懂了。11岁时
占有是物权法的一个基础理论,物权的归属与利用都与其密切而不可分。占有的权利推定规则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作为一个诉讼规范而明晰物权的归属,更主要是保护在市场
一身粉红或深红色的羽衣,修长的双腿,美丽的体态,举手投足就像一位训练有素的舞蹈家,这就是火烈鸟。火烈鸟算得上是鸟类中的老祖宗了,4000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A pink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安陆市小学示范学校、孝感市小学示范学校、孝感市文明单位、湖北省教科研
在运行的发动机上测量缸套—活塞组的瞬间摩擦力是进行发动机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作者比较了各种测量方案,研制了浮动缸套测量装置,解决了摩擦力测量、缸头密封、缸套
教材内容:《新年好》是人教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十课《过新年》中的一首歌。教材分析:《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3/4拍,F大调,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有
电纺丝(electrospinning),又称静电纺丝(electrostatic spinning),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进行纺丝加工的工艺。电纺丝技术是最初用于纺织工业
“人生七十古来稀”,植物界中“百年老龄”依旧“风华正茂”的老树却很常见。植物的年龄根据类别而各不相同,一般木本植物的寿命长于草本植物,裸子植物的寿命要长于被子植物
因为轻便、柔和与安全,沙包成为我国传统体育活动材料之一,倍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针对幼儿园的特色建设中“德”和“智”两方面凸显较多的现状,为了幼儿自由全面和谐发
“课堂生成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即时生成的资源,是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设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并合理开发,进而转化成宝贵的课程资源,意义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