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 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该为学生打开通向世界知识海洋的大门,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对知识有着执着的探索。而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基础的科学世界。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应用实验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将针对于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小学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目的为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科学现象和规律,这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化学学习奠定一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生物和地理学习打开一扇窗。自然科学中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法律等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以及法律认知,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变得极其关键。
  一、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所以要充分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探索欲。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也容易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可能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或者科研人员,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提供人才的输出。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都在高速的发展,这就使得社会急需人才,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等,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在小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二、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探索能力对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本文将给出以下几点具体的方法。
  (一) 以实验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探究欲
  小学科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实验,所以可以合理地以实验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做实验时,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动画、魔术等对小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一旦有这些事物的出现,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魔术、动画等来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其中的原理或者手法等。同时还设置一定的小奖励,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真空不能传声”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将一个密闭空间逐渐抽成真空,让学生观察声音的变化情况,然后让学生去猜想、探究其中的原理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逐渐从实验的现象中去培养对知识、对规律的探究欲望。
  (二)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小学生是一群爱玩的孩子,他們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极高的探究心性,如果不让他们对相关事物进行实际操作,很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丧失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丧失探究的欲望。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地放权于学生,解开学生身上的枷锁,让学生可以更多地亲手进行实验,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到实验中的乐趣,逐渐使学生养成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又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学习。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两块相同质量的物体,其中一个是铁球,另外一个是木板,将他们放入水中,然后观察他们的沉浮情况”。实验前让学生先进行猜想,然后亲自动手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思考为什么木板不沉,而铁球沉了,不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
  (三) 规范实验的操作过程,让学生逐渐养成规范的探索习惯
  在实验的课程中,很多实验的方法或者步骤都是固定的,小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并不全面,所以他们对实验的探究的过程并不一定规范,这也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养成良好的、规范的探索习惯。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小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逐渐地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规范的探索习惯。
  (四) 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的能力
  古人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看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学会变通、学会创新才能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立足。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地遵循这种发展规律,当小学生逐渐地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探究步骤、思维过后,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创新和探究新的、合理的实验步骤,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让学生逐渐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三、 结束语
  小学科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技术的一门学科,是为学生打开世界科学大门的途径,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段。本文就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进行了探究,以期能给广大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邹晓苗.小学低段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兴趣的保护策略[J].速读旬刊,2017(9).
  [2]黄仲秀.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共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4):63.
  [3]吴新丽.善用网络教学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学习兴趣[J].数字化用户,2017,23(48).
  作者简介:
  王宗旺,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草滩镇油房沟小学。
其他文献
一、从规范办文程序入手,切实提高办文效率 (一)依据《办法》确定的原则,制定符合本厅实际的公文办理程序。1988年,我们制定了一个《公文办理程序》。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机构
摘 要: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形成,需要从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出发,形成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对旅游市场对专业性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多口径、知识面广的应用型专业,而且要求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非
摘 要: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出现在报端和新闻媒体的频率增加,尤其是女同学之间的暴力行为更让人触目惊心,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遏制会影响校园的宁静和谐、学校的声誉,不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虽然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出台各种严惩制度,但暴力事件在校园基本每学期都会发生。校园暴力行为是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顽疾,屡禁不止。预防和杜绝校园暴力已经成科任教师和德育教育管理者亟
目的:  对比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IPL)厚度在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的差异,并评估该参数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作用。  方法:  本研究纳入
摘 要: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小学是他们启蒙的阶段,而处在农村生活的学生因为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能够正式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的只有教师。本文立足农村小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浅谈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日常行为习惯;小学教育  一、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大农村的国家,因此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最
一般地说,报纸的导向都体现于已刊载的文稿中;虽说,“退稿”也反映了编辑的导向意识。但很少有谁将退稿作为把握导向的实际手段。然而编辑对稿件的“退”和“用”在实施其导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术后补充放疗对移位卵巢的影响。 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年龄≤40岁
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黑人文摘》,他准备为扩大发行而做一些宣传,最后决定组织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把自己摆在黑人的地位上,严肃地来看这个问题,考虑他假
摘 要:本文对农村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转变这一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对此类问题的改善提供帮助,共同为学困生助力。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变  一、 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影响农村的中小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基础也相对落后,还有一些属于留守儿童,因此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小学生的个人因素。  首先是家庭因素。
摘 要:学习动机是一种对学习活动收益的预期。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与提升学习成绩有很大的相关性。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学班主任、科任教师和中学德育工作动机管理策略,为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关键词:增强;中学;学习动机  一、 学习动机的组成  伍尔福克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动机定义为“学习者发现学习活动有意义、有价值并尽力从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