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唱响美的旋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可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美化,可使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高,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协调发展。语文教学也可借助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成为一门生动形象、愉悦有趣的艺术,起到良好的传授知识、教育人的作用。
  一、创造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一)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审美情境。
  电教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为表现课文内容的美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在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中有着强大的优越性。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相宜、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适度把握、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创造情境,营造美的氛围。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声音、图像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注意力,并令他们如临其境,更深的领悟其中的艺术美、自然美。
  (二)重视施教者自身美的因素,创造美的氛围。
  课堂中,美的氛围是师生共同合作创造的。作为学习主题——学生的思维、情感的活跃性,都取决于作为主导的教师的教学艺术。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语言美取决于教师爱生的情感和语言表现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思想内容、情感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该亢奋时,昂然动情;该悲壮时,慷慨淋漓;该委婉时,和风细雨,丝丝缕缕,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拔动学生内心的“美感的琴弦”,引起情感共鸣。另外,工整、漂亮的板书和美好的自身形象等也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发现美。
  审美教学中,不宜从直接知识方面设疑,而应从侧面,主要是类比联想方式去触发。在教《鼎湖山听泉》中,依据这一方法,我首先发问,人生的际遇并非一帆风顺的。当同学们郁闷或苦恼时,会选择什么方式来排遣呢?由于这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于是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答起来……,接着我再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再问:作者是如何来排遣心情的呢?景色有何特点?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由此导入,学生与作者有相似的心理体验,能自觉参与审美鉴赏,比教师对课文进行直接分析要好,学生更容易体验到阅读快感。
  (二)吟咏诵读,体会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特别是古代诗歌,运用平仄、押韵、节奏、句调等手段,达到一种音乐的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它有利于学生深入品味文字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
  诵读不仅要求读出声、韵、情,还要反复吟诵,才能入境、察情。
  (三)开启思维,想象意境美。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田园诗情》重点描绘水之国,花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那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的黑白两色奶牛,碧绿色的低地上剽悍强壮的骏马,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猪羊,金色的晚霞,运河中舒缓平稳地行驶的船只……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充满着诗情画意。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那如诗如画般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加强了对《田园诗情》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
  (四)以美启真,引导鉴赏美。
  一篇美文,总是有着优美的语句和深邃的意境,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去玩赏品味。教师可以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注重“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索和感受这种意境之美。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之所以是一篇情真意切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主要原因在于它不仅有着深厚的思想内容,还在于作品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具有很大的美感力量。在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同时,体会这充满诗意的画面显示着农家生活的宁静安详,以及作者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热爱。在引导学生欣赏意境美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挖掘出课文中所蕴藏的真善美,从而激起他们积极活跃的情感活动,鉴赏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得到提高。
  (五)以美怡情,鼓励表现美。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借鉴美、学习美,拿起笔来表现美、创造美。这是实施美育的归宿,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要从理性上情感上引导学生端正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方式很多,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设创造美的机会,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造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圆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产生一种美感;有表情地去朗读课文,那琅琅的节奏会产生一种美感;复述课文,描绘某个情节也会产生一种美感。而课本剧表演、作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所固有的任务,它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语文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凸现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更亲近更喜欢语文。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火电厂水冷机组的关键辅机设备循环水泵水源海水取代淡水正成为趋势。海水是一种强腐蚀性介质,为保证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必须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方案。文章介绍了火电厂循环水泵
一、 营造和谐氛围,激發学生思维  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例如,在教学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时,在学习了用短除法求解为:2×2×3×3×2=72,有个学生提出“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能否用36×2或24×3?”问题一提出。立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业的飞速发展,对桥梁检测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箱内检查车作为一种桥梁内部检测设备,必将广泛应用。但我国目前的桥梁检查车,大多仍沿用90年代设计的产品,不论从外观、乘坐舒适性、操作安全性以及造价成本各方面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我们在老式检查车的设计基础上,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桥梁内部检测维修用检查小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安全性能可靠、造价成本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开展音乐学习是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为了组织小学低段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对于每节课的设计我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会越来越成为从事各种工作的主要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要 “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当众作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发言”。口语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与别人顺利地进行谈话交流,说话言简意赅,吐字清楚,语速合适,说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是现代
摘要:在汽轮机的生产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汽轮机汽耗量大等状况。对于汽轮机汽耗的研究,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某厂28000m3/ h空分装置驱动空压机及空气增压机的汽轮机型号为 NK S50 /7 1 /0 , 单缸冷凝式,定额功率是33946KW,转速为5665r/min,进汽压力为3.5MPa,温度是400摄氏度,流量是153.54t/h,正常功率为30610KW,转速为5547
作为抽油机日常维护中的重要内容,抽油杆的防偏磨质量将直接影响抽油机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抽油杆偏磨特点及偏磨机理,然后具体探讨了抽油杆防偏磨的对策,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