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繁荣:2004年美国创业投资行业回顾

来源 :科技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承办: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
  电话:021-64839007
  前言
  进入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的强劲反弹无疑为美国创投行业的复苏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投资到退出再到募资,一切迹象表明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正在展开良性的互动,美国的创投行业正在步入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段——“理性的繁荣”。
  
  资本市场:复苏的源动力
  
  "ptimism is becoming pervasive as opportunities for liquidity events improve, especially in the Life Sciences sector. Entrepreneurs are still under pressure to make dollars work harder, but capital is flowing in at a healthy rate. It's the kind of market that can generate successful companies and sustainable returns."
  Tracy Lefteroff, PWC
  ——节选自NVCA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创业投资新闻稿投资部分
  以上这段话是PWC主管创业投资的全球副总裁在2004年美国创业投资的序幕拉开之后所作的第一季度回顾。而就在2003年的第一季度,美国的创业投资活动已经跌入了自互连网泡沫破灭,乃至199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低谷:当季只有676个案子总共实现42.58亿美元的投资金额。与此同时,当季只有1个有创投支持的IPO,整个IPO市场只有3个IPO发生,筹资金额累计只有2.96亿美元。
   情况在2003年的后几个季度中发生了转机:随着NASDAQ指数的不断攀升,后三个季度中有创投支持的IPO个数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第四季度中,共有33个有创投支持的IPO筹集资金共计10.5亿美元。在创投方面,当季共有753个案子筹资共计75.3亿美元,筹资金额较2003年第一季度增长27%。而在2003年的最后一天,NASDAQ指数达到了升至了全年的最高点2003.37点。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美国创业投资的序幕拉开了。
  尽管美国创投行业在2004年的前三季度投资数量同比几乎与去年持平,但是投资金额却同比增长了15%,前三季度共实现投资总量153.1亿美元。尽管在2004年的第三季度中投资活动出现大幅的下滑,但是乐观的美国人此时却丝毫不认为这是创投行业会出现再次萎缩的信号。NVCA的总裁Mark Heseen认为不应该对第三季度投资活动的下降存有丝毫的忧虑,这属于创投行业正常的回落过程。2004年美国的创业投资总量超越2003年187亿美元的水平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悬念。
  与此同时,有创投支持的IPO市场继续在2004年第二季度创下了新高。当季共有29个有创投支持的公司上市,筹集资金共计21亿美元,也是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实现有创投支持的IPO最多的一个季度。在IPO数量与筹资金额明显提升的同时,今年的IPO估值水平已经较前几年有显著降低,但却与当前的市场容量相适应。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有创投支持的IPO上市周期已经较1999年资本市场鼎盛时候有大幅降低。
  IPO市场的繁荣也为2004年带来了更多的中后期投资,这在2004年的二、三季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Thomson Financial的副总裁Adam Reinebach认为,如果IPO市场持续开放,那么投资人将有更多的从晚期的项目中获得退出。
  除此之外,有创投支持的M&A活动在2004年中同样保持在一个相当活跃的程度。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M&A的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比增长了59.7%,交易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2.7%。对比交易金额与投资量的关系后不难从中发现2004年美国的创业投资行业正在走向强势。在2004年前三季度的134笔有交易记录的M&A中,有42笔的交易金额至少是4倍于其投资金额,较去年同比增长20.2%。在这134笔交易中,已实现的退出收益超过原来投资金额10倍的交易占了13.4%,而这个数字在2003年的前三季度只有4.5%。
  不可否认,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行业良性的互动是2004年美国创投行业最大的亮点。
  
  
  生命科学:独领风骚
  
  "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incubating and commercializing many of th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life sciences sector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
  Dr. David Goodman, .THE WEINBERG GROUP
  在过去的几年间,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生物科技和医疗仪器两部分)内的投资一直是美国创投行业的热土,在2004年的前三季度中,生命科学领域共有418个案子获得投资40.5亿美元,占美国创投行业全部投资金额的26.5%,较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7.7%。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退出方式为IPO。
  在投资方面紧随生命科学之后的是软件与网络通信(包括电信和网络设备),这两大领域的投资额在2004年的前三季度中所获的投资金额分别占投资总额的21.6%和17.8%。在退出方面,软件领域和网络通信领域的M&A交易在2004年前三季度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募资:中长期回报可期
  
  “...venture capital produces above average returns over the long term...”
  Mark Heesen, President of NVCA
  ——节选自NVCA2004年第三季度美国创业投资新闻稿募资部分
  随着美国资本市场与创投行业在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创投基金的募集情况也从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出现了大幅的攀升。2004年前三季度共有129支基金募资成功,较去年同比增长24%,首次募集的基金总量达到1.1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91.4%。除了创业投资基金之外,从事Buyout 和Mezzanine的基金募集情况在2004年均有很大的起色。
  基金募集的行情好转背后体现的是基金对中长期投资情景的看好。从回报率来看,PVCI1的指标在中期内有着较为优异的表现。在图7中,一年期和三年期的PVCI值几乎都显著地高于同阶段S&P、NASDAQ和DOW的回报率,这也集中反映了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美国创投行业逐步复苏的趋势,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IPO市场的强劲反弹所带来的良好的二级市场表现。然而在五年期与十年期的回报率中,PVCI的回报率则低于同期资本市场主要股指的表现。进入2004年以来,NASDAQ等美国主要股票市场指标一直维持在去年年底的水平左右,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PVCI指标有着较为优良的表现。
  而在今年所募集到的基金中,偏向早期基金的比例在第二季度中和第三季度中开始占据较大的比重。在2004年第二季度中,早期型基金共完成募资16.2亿美元,占当季基金募集总额的53.5%。这种趋势表明了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对创投行业中长期投资趋势的看好。NVCA的主席Mark Heseen曾在2004年初预测,创投基金的募集至少在以后的18个月中会继续保持活跃。
  
  展望2005
  
  美国创投行业基金募集活动在2004年中的活跃预示着新一轮创业投资周期循环的展开。因此,美国的创投行业将在2005年中继续绽放光芒。大量的新设基金意味着在短期内资本退出的压力将减小,这将使得早期、甚至种子期的投资再次成为热点。
其他文献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创业群体,其特别之处不只在于他们太年轻,更在于他们涉世不深,没有工作经验,经济上还不能够独立,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为人处世等还不够成熟。不经过工作的磨炼,跳过“职员”阶段,就直接去做“老板”,他们能做好“老板”吗?正是因为这样,大学生当“老板”所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道理很简单,创业的大学生们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逐步积累,以自己的经历去体会,去思索,不断悟出当“老板”
期刊
对今天的创业者、企业家而言,团队的重要已无须多言。  但在小企业如何长大中,团队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却不少。在本期特别关注“小企业如何长大”的“团队篇”里,众多的案例和撰写者的多侧面多角度分析,一定可以带给读者颇多启示和感慨。仔细归纳团队问题,可以发现,小企业在长大的过程中,团队也随之在不断演变,这种演变充满哲理,认真揣摩更觉意味深长。  首先,创业者在最初创建企业的过程中,团队的作用相对不那
期刊
创业团队是企业创立发展乃至成功长大的核心因素,也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的核心。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立优势互补、专业能力完美搭配的“异质性”创业团队是保持创业团队稳定的关键。在创建一个团队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考虑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优势。成员的知识结构越合理,创业的成功性越大,这种互补将会有助于强化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 
期刊
成功的战略目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指出了前进的总方向,保证了团队在行进中不会因为这种那种的原因而迷失,从而避免走弯路;然而,战略只能保证“做正确的事情”,目标的最终实现,靠的是团队的执行力,保证“把事情做正确、做好”。如果我们说企业的发展有20%靠企业的战略策划,60%靠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相对于战略而言,执行是对一个团队的真正考验,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是否形成的标志。战略是明确的方向,执行
期刊
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团队在发展初期,大多是碍于面子,没有明确提出将来具体的规范化运作方案,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开始为利润怎么分配等问题而发生争执。  为了避免创业团队在今后的组织行为中因为利益分配、企业决策等方面产生分歧,在创业团队形成之初,应该通过公司章程或者协议的方式,确定公司发展目标、业务领域、出资及退股原则、利润分配方法、分歧解决原则等等。    案例一:规范运作的典范——上海复星
期刊
很早以前,我们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今天,在创业者展示自己的平台上,却又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只有联合其他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技术、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但纯粹的只是整合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技巧和经验,而在必要的、需要为企业的远景规划时、或者是成员之间有了矛盾时忽略、忽视了沟通,那企业还是会
期刊
积极的创业文化,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鼓励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开拓进取、积极向上(其中包括商业冒险的勇气和激情),容许失败和面对失败,具有团队精神和学习精神,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商业精神相融合,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相融合,通过知识价值的发掘实现商业梦想。    案例一:创建企业文化指引微创成功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是由留美科学家常兆华博士等人于1998年创办的,从事各
期刊
“关注创业者成长”话题①:  时间:2004年5月28日  地点:山东济南舜耕山庄  嘉宾:(按姓氏笔划)  王荣 中高协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  孙大海 中高协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主委、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楠林 中高协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吴寿仁 上海杨浦创业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秘书长  严明潮 中高协创业中心专业委
期刊
刚刚从美国纳斯达克创造财富奇迹归来的分众传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会不知不觉地提到一个名词:“MPVC”(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创业有限公司的英文简称);作为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获得如此丰硕成果的这支团队的领军人物,江南春更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极力表达对MPVC孵育之功的感谢。  考察了分众企业发展的轨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江南春提及MPVC就会如此的感慨——从成立并入驻MPVC开始,短短两年时间,分众从一
期刊
栏目承办: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STBIA)  电话:021-64515526  E-mail:zhu_yzh@tic.stn.sh.cn    一、入驻理由    1.与时俱进的创新服务体系  海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3年。是立足张江高科技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专业化服务机构。2003年,创业服务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