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篇》与《孔雀东南飞》的说唱艺术特征辨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ue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了二者艺术特征,概述了为什么认为《孔雀》说唱艺术特征更为明显,认为《孔雀》的艺术特点决定其比《成相篇》更接近说唱艺术的起源。
  关键词: 文体 音乐特性 韵脚 散文说白
  
  说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而正式形成则以唐代变文讲唱为标志,到宋代已经趋于成熟,元明时期继续发展,及至清代达到空前兴盛,成为遍至全国,有数百个曲种的艺术形式。那么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门类,它的源头究竟在哪呢?虽然在《国语·周语上》里面提到过“天子听政”时“瞽献曲”、“瞽史教诲”,表明在周代就有政客“执艺事以劝谏”,也就是通过说唱等形式来进献自己的政见,但是具体的说唱内容、词曲等均未见于史册。因此在近代学者中多半认为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或者汉《乐府》中收录的《孔雀东南飞》是为说唱音乐的最早形式。
  当然,因为时光的流逝,历史往事早已无法考据,我们无法断言《成相篇》和《孔雀东南飞》究竟谁才是说唱艺术的鼻祖,但是可以通过对二者的艺术特征的辨析来尝试着探讨一下说唱艺术的起源问题。
  
  一、说唱音乐的定义
  
  说唱音乐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地综合艺术形式。文体上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①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从文体、表演和音乐特征上来分析《成相篇》(下文简称《成》)和《孔雀东南飞》(下文简称《孔雀》)的说唱艺术特征。
  1.文体特征。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篇幅、用韵与格式三点来看这两首作品。
  说唱音乐属于艺人讲唱故事的一种形式,属于表演艺术,篇幅一般较长。从这一点来看,《成》全文五十六章,分为三篇,共1396字;而《孔雀》340多句,1700多字。从篇幅上来看,两者不相上下,都属于大型的诗歌,基本上都符合说唱音乐的特点。
  用韵情况,我们先看《成》的前面几句。开头两句是这样的:“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听之,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第一句韵脚:相、殃、良、相、伥,阳部;第二句韵脚本章韵脚:基、之(今误为“人”)、治、灾,之部,每一句都能够押在同一韵上。
  我们再来看《孔雀》的前面几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从古韵和北方说唱艺术中的十三辙来讲,这几句都算不上有严格的韵脚。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相比较而言,《成》的说唱艺术特征较为明显。
  从格式来看,《成》共分三个乐章,全篇四句一韵,普遍采用四字对偶句并按一定的节奏朗读,句式上来看采用三三七、四四七的长短句形式,与后来的明清鼓词极为相似。《孔雀》则有所不同,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全诗分成五个部分,采用五言形式,文字较通俗,平仄甚至用韵都比较宽松,与后世的变文讲唱甚至是弹词、宝卷和鼓词的形式都比较接近。所以在文体格式上《成》与《孔雀》都与后世的说唱音乐有相似之处,都可以视为说唱音乐的源头的参考。
  
  二、表演形式和内容
  
  现代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在民间音乐中独具特色,它是由一两个演员运用语言和音乐模拟多种人物来叙述故事的形式”,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需得“跳进跳出”,叙事和代言相结合,大量的情节要靠叙述来展开。②一般来说,表演中常常有人物对话、人物内心独白、人物的自言自语及表演者的客观叙述等不同功能的叙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来看《成》和《孔雀》。首先看《成》:其内容大多宣传为君治国之道,间杂有历史故事,对当时的现实也有所批判。既没有叙事(如“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等句主要还属于举例论证范畴,并没有铺垫开来),也没有散文说白,主要以自己的观点去讲道理摆事实(“请成相”——让我敲鼓说一场、“请布基”——让我陈述那根本)。而《孔雀》则有所不同,它本身即为大型的叙事诗歌,其中既有对情节展开的叙述——“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又有第一人称的对白——“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更有人物内心独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从这一点上来看,《孔雀》的说唱特征明显要强于《成》。
  
  三、音乐特征
  
  顾名思义,说唱是文学、音乐、表演的结合体。从这一点上来讲,说唱音乐与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音乐,说唱音乐便不再是说唱音乐,而是成为诗词散文相类似的其他艺术类别了。音乐与说唱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最早是说话的一个产物,所以在最古老的音乐中,我们每每会发现二者之间的令人吃惊的相似。说话催生音乐的两极,一极是语调,一极是节奏。在前期一个方面,古音乐的大量样本,足以说明语调蔓生音调,音调模仿语调的普遍性。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例子,东方的戏曲,欧洲的圣咏,更早一些,在我国的古代歌曲中(如乐府),歌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朗诵的升华形式”。从这点来看,说唱音乐的源头必然具备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否则它就不再是说唱音乐而应归属于诗词赋或其他艺术类别。因此,《成》与《孔雀》是否具有音乐特征,就成为它们是否具有说唱音乐特征的关键。
  首先看《成》。由于当时没有记谱法,且年代久远,无人传唱,除了文字本身,其他的部分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而无从考证,但是从历史典籍的考证中我们可以发现,《成》本身具有一定的音乐特性。从名字上来看,根据史料记载,“成相”是当时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歌谣形式,后来发展成诗歌形式。《正字通·目部》:“相,乐器。”郑玄注曰:“搏拊以韦为之,装之以糠,形如小鼓,所以节乐,以咏,谓歌诗也。”因其一般用来打节拍,对乐曲的演奏或曲词的演唱起辅助作用,所以叫“相”。其得名为“相”,正是由于“相”字的“帮助”“辅佐”之义。《礼记·曲礼》中有“邻有丧,舂不相”,意思是说:因为邻居正处于丧事期间,所以在舂谷物的不唱歌。由此看来,《成》的音乐形式取材于民间说唱和歌谣,并且是有打击乐器伴奏的,大致应与现在一边敲鼓为节拍一边说唱的大鼓以及一边击竹板为节拍一边念诵唱词的快板类似。所以虽然不能确定《成》所指用的曲调、节奏等细节,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具有一定的音乐特性。
  再看《孔雀》。大家都知道《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而根据考证,我们可以得知汉乐府诗都是用来入乐的歌辞。既是入乐的歌词,它本身便具有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点。例如该诗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给人的感觉无论是韵脚还是与下文在文义上的关联都不大,有点像是乐工在取辞配乐的时候,为了方便而硬凑出来的(当然也有人认为该句点出全诗基调,但笔者认为该句与《陇西行》中“天上何所有?……青龙对道隅”的作用类似,皆为凑对之用)。从这些方面来看,《孔雀》也具有相当的音乐特性,甚至可以说它与音乐的结合程度较之《成》更有过之。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文体结构、表演形式还是音乐特性,《孔雀》相对于《成》都更具有说唱音乐的特点,后世说唱艺术的各种特征,在《孔雀》一文中有着诸多体现。因此就笔者个人浅见,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鼻祖,实应为《孔雀东南飞》。
  
  注释:
  ①参见袁静芳主编之.中国传统音乐概论:118.
  ②参见袁静芳主编之.中国传统音乐概论:119.
  
  参考文献:
  [1]吴文科.世纪之交曲艺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2]唐弢.《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
  [3]张觉.荀子译注.
  [4]吴克祖.古韵杂谈.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园网除了在对外宣传学校和网络办公应用发挥其作用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IT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校园网在构建师生互动平台巩固学生IT职业技能、提供编程环境和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实践环境等方面能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网 培养 IT职业技能 作用    根据职业教育的性质,职业技术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毕业之后能“零距离”就业。校园网在培养学生的IT职业技
摘要: 小学生在刚刚涉足一门语言时都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特别是刚刚学习英语的中国小学生很容易犯这种错误。但就小学生而言(由于还未接触高深的语法),主要是发音、拼写和表达上错误较多。本文就小学生在英语发音和表述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错误的原因作简单分析。  关键词: 小学生 英语学习 错误分析    小学生由于在学习上精力还不够集中,好奇心比较强很容易受到外界(主要是民族文化)的影响,就算学习自己的
摘 要: 本文从DF11-0068型机车的差示压力计原理入手,分析形成差示压力计显示异常的原因,从而得到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DF11-0068型 机车差示压力计 差示压力显示异常 检修组装    1.机车差示压力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差示压力计对于柴油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它安装在机车动力室的后墙上。差示压力计U型内腔装入一定量的电解液,液面高度与刻度标牌上的“0”刻线对齐。差示压力
“教育新政”是教育的理性回归和健康发展,它为教师有效组织学生活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教育决定未来,教育质量是教育人永恒的追求。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新一轮的教育竞争的帷幕已拉开,为此,许多教育工作者保持清醒头脑,与时俱进,坚持内涵发展,狠抓课堂效益,努力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审时度势,提高教学效益:一方面,正确处理好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教学效果和
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在内容上强调联系实际生活、社会、科技、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引向在开放情境中探索,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因此,笔者认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注意落实以下几点措施: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物理课堂    所谓物理生活化是指物理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教育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物理,联系社会状况用
摘 要: 24式太极拳教学在我院以体育课必修内容开展,我院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该项目在我院成功推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育课堂组织管理更加规范,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关键词: 24式太极拳教学 开展状况 积极意义    前言  24式太极拳,是1956年由原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择取20多个具有太极拳典型代表姿势的动作,重新
摘 要: 托尼·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在《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她从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揭示了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价值取向的变异和扭曲,并试图探寻抵抗白人文化冲击、保留黑人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反殖民主义 白人文化 冲击    美国黑人文学,也被称作非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从20
摘 要: 本文结合新课程纲要的文字资料,对新课程的基本点,新课程针对教师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师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 要点 教师 基本要求 应对    史无前例的教育革新,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如何顺利地转变教育观念,掌握课程新标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把新的课程理念很好地体现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都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所以,新课程的落实
摘要: 本文通过浅析80后教师“务实”的特性并将之与其他年龄段教师相比较,旨在引发对“80后”教师这一群体的更多关注和对“80后的教师现象”的再思考。  关键词: “80后”教师 务实 主要特征    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曾经说过:“‘80后’是‘不装’的一代。”我们有时候为捞取一些什么,颇要装上一番。而80后的人往往会直截了当地拆穿你。”确实,现如今,法制精神、公平诉求、竞争意识已得到了“80后”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影响目前很难准确预测,但就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业问题在往年也不容乐观,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是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就业机会。如果处理得当,往往就能转“危”为“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  毕业生首先要认清一些问题,问问自己:我是谁?该去哪里?怎么去?是去求职、创业、升学、入伍、自由职业还是其它?这个很重要,只有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