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刻体会到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讲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思维方式、准确快速的分析推理;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将促使他们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l)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着复杂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是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思维不活跃,没有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l.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四、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要从传统的只注重动口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即动口,又动手,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把动手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要通过让学生数具体实物的个数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分数时,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几何初步知识”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分析、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的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把小学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课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否则,在沉闷的环境中,学生思维就要受到压抑,创新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学模式在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观察 猜想 质疑 统摄 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通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开放不够,学生参与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老师难以从习以为常的教学定势中摆脱出来。在7月份的省级课改培训会后,我才深深地感到以往那些陈旧的教法以及僵化、狭隘、权威的框框,扭曲了数学教学改革,因此,清醒认识并大胆跳出教学框框,有利于教师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有用的数学,激活数学课堂的生机。  一、跳出框框,以“再创造”的眼光,展示探索过程。  在当前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学年,我将“小学生数学书面作业评语”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尝试,我发现用写评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能够改变学生对作业不上心,写好写坏不在乎的现状。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
期刊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乐此不疲,兴趣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原动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胆地
期刊
内容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情感教学  数学的教育目标是“以数学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现在
摘要:现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有着很多不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很多的手段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局限,因此,很多的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偏颇,为了能够适应发展的时代模式,对于教育的评价来说往往过于拘泥于成绩,单一方面的评价对于纸笔的检测要求比较高,但是不能够充分反映相关的情况。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进行改进,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善于归纳,让学生学习的条理清楚,分门别类,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提高。 
拖钩刨工作机构由不同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可以分为如下几组:基础元件(安装所有零部件的支承板)、可更换元件(垫、盖、转动柄、刨屑厚度限制器和刨煤机在输送机上的支承)
摘要: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严密的数学品质,而类比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 类比思想 形式类比  高等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和思想解决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尤其是对相关内容进行类比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培养兴趣,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有人说过: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