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之殇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二〇一三年底上映的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个小女孩的经历。它和犹太人或美国人视角的二战片,比如《辛德勒名单》、《钢琴家》、《拯救大兵瑞恩》等等不同。我曾经以为,犹太人是纳粹德国那场疯狂行径中唯一的牺牲品,而雅利安人则只凭血统就可高枕无忧。而这部片子正是通过这所谓纯正高贵种族之一,一个小女孩的眼睛来描述二战中德国老百姓的遭遇。
  那些聚集在广场中烧书的人们,对战争抱着狂热心态的孩子们,他们渴望在元首的带领下拥有美好未来,却一步一步接近了自己的末日。这旗帜和军装的海洋、铿锵亢奋的语调、群情激昂如脱缰野马的局面,那些被熊熊烧书烈焰映照的脸,都让我感觉似曾相识——是的,我想到了“文化大革命”。
  正如片中旁白所说,世上极美与极丑往往存在于同一件事上。在我看来,战争亦如是。它摧毁生命,引起经济倒退、生态失衡,极其惨烈地在人类文明的天幕上撕开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同时在最黑暗、孤绝的时刻,却总有最弱小而又最顽强的人性光芒在闪耀。小女孩对书籍的钟爱贯穿始终,还有很多其它细节,为免剧透,不一一列举。
  作为影评,大概“豆瓣”上随便一个文青能写得更好。但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纸书的魅力。
  小女孩在影片一开始就从弟弟的坟旁捡起一本薄薄的硬皮书,她还不识字,却牢牢地抓着这本小册子,好像这是维系着她和弟弟、妈妈的唯一纽带。她的养父通过教她阅读而消融了小女孩的陌生感。在广场烧书后,她冒着危险抢救出来一本H.G.威尔士的《隐形人》。在阔太太家里,小女孩被书房里丰富的藏书震惊,她的小手贪馋地摸过一册一册精装书的书脊,最后停下,抽出一本精美的大厚书,观众发出微笑。当她被允许在那个书房里读书,观众都替她欣慰。她为了给藏在她家地下水道的麦克斯念书而开始了“偷书历险记”,后被小男友鲁迪发现,又引发了英雄救美,不,是小英雄救书的情节。麦克斯送给她的圣诞礼物就是一本他自己做的书。当小女孩终于翻开这本空白的书,在扉页写下第一行稚嫩的文字时,她的世界因此打开,伸展到无边无际。影片最后显示她以高龄逝去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作家,著作等身。
  这一切情愫都必须只能与纸书发生。纸书的装帧、质地、重量、油墨的气味以及翻页的声音合在一起,使阅读变成了一场全方位的体验。与电子书的快捷轻便但冰冷单调相比,纸书是一个多么立体而性感的东西。当我们在谈论一本书时,其实除了其中的信息之外,还有这本书本身的物理属性所带给我们的感受。每本书都那么独特,带着它的颜色和触感留在我们的心里。
  人类是这样的理性与感性并存,在通过阅读获取资讯和精神滋养之外,还需要一点点仪式感,需要触摸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它可卷可折,可握在手里,可贴在胸口,可以在上面勾画批注,日后看到自己当年的笔迹都能引起若干感慨;甚至还有一个说法叫“意境地图”:在回忆文本的某一段时,人们常常会想象它在页面上的位置。一本打开的书有多个页角,可以作为增强这类记忆的标志。已读和未读页面的厚度,给读者一种比进度条牢靠得多的位置感,从而有助于读者形成一幅前后连贯的文本意境地图。而一本书的版式、字体、纸张、封面设计都大有讲究。如今电子书在不断改进技术,尽全力模仿这些细节,在读者体验方面越做越好,但在可想见的未来,以上这些方面无法做到完美。
  这好比如吃饭。现代人都爱抱怨在做饭上花掉太多时间,但终究不能用服用各种微量元素药片来代替吃饭,也无法天天以下馆子来解决问题。必须是自家厨房炮制出来的饭菜才最贴心暖胃。我们虽然早已成年,但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保留着儿童时的习惯。电子书有其各种优势,但是如同在睡梦中会像婴儿一样蜷缩起身体并发出模糊的呓语那样,在阅读时,人们更喜欢捧一本纸书,而纸书将变得越来越稀缺与珍贵。
  在过去二十年里,美国独立书店数量减少了一半。中国的民营书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辉煌时期,现在也毫不例外地被网络打击得哀鸿遍野。一个城市的书店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思想构成,书店是一个城市的街灯。纸书成就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成就了《偷书贼》中的小女孩,也成为了写着和读着这些字句的你我的精神家园。
  在全世界书店包括纸媒、出版社都在悲壮地回应这个时代的挑战之时,我无力拖住纸书远去消弭的足音,只想像土拨鼠一样多囤些纸书在自家地洞里,以安放我那感性的灵魂。
其他文献
一、“多元一体”的中国戏曲  这几年香港政府对戏曲的推广,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康文署每年策划的“中国戏曲节”,提升本地粤剧展演水平,推广昆曲与京戏的精致表演,还系统介绍各地的地方戏,让我们看到,每个地方的表演艺术都有其文化特色,都有一些绝活,都在节骨眼上让人叹为观止。我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看了十几年的歌剧,听帕瓦罗蒂、多明戈、弗莱明、巴托丽等人演唱,享受天籁萦绕的乐趣,却总是感到歌剧重“唱
期刊
一、一幅讽刺画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芝加哥的第一位黑人市长哈罗德·华盛顿刚刚连任,却因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他在芝加哥的黑人社区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所以他去世后不久,就开始流传一张海报,微笑着的他和耶稣一起飘浮在芝加哥城市的上空;海报的标题为“Worry Ye Not"。然而芝加哥艺术学院的一位学生大卫·尼尔森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哈罗德·华盛顿已经被神化,而这是不应该的。一九八八年春天,尼
期刊
孙琴安先生是文坛闻名遐迩的诗评家,在我国现当代诗歌研究方面著述甚丰,出版有《现代诗四十家风格论》、《朦胧诗二十五年》等。而今《中国新诗三十年——当今诗人群落》又桀然问世。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虽然诸多方家都很关注民间诗歌群体的研究,却鲜有这一论题及资料的集力呈献。它着实拓展了诗歌群落研究的新空间,为近三十年以来波谲云诡、摇曳多姿的民间诗界的风云变迁留存了一份难得的写真,其功不可没,惠益后人。  改革
期刊
鲁迅在杂文中常常“骂人”,是早已为正人君子学者教授者流所不齿、所愤愤不平,而且义形于色地声讨挞伐过的。其实,何止于杂文呢,鲁迅的小说不是也曾背上过这一罪名吗?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六日《现代评论》(第4卷第89期),高-一涵的《闲话》一文中有云:“我记得《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
期刊
在收入《大学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及《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的《我的“大学研究”之路》中,有这么一段话:“谈论中国大学,可以是专业论文,也可以是即兴演说,还可以是随笔、短论、答问等。之所以长枪短棒、匕首弹弓一起上,一是兼及历史与现实,努力介入当下的社会(教育)改革,二是思考尚不成熟,为文略嫌匆促。”如此自我辩解,主要是感叹没能“就北京大学撰写沉甸
期刊
鲁迅少年时候,似乎颇有点浪漫气息,在将成年尚未成年的日子,竟请人刻了一枚闲章,文曰“戎马书生”,大有长大成人投笔从戎的气概。或者,即使不投笔从戎,也志在能文能武,而不仅仅是一介书生。  这也是时势刺激的反应。清光绪二十年(1894),鲁迅十四岁,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大败于日本,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举国创痛,是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三月,鲁迅从杭州寄回绍兴给二弟的信
期刊
今天的讲题对我而言带有崇敬之意。我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的校长共十一年。接任不久之后,我就正式提议在香港城市大学设立“中国文化中心”。这个中心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立,特地从美国请了台湾大学毕业的郑培凯老师当主任,开始了一系列的中国文化讲座。因为我是这个中心的创办人和推动者,又是校长,所以就有幸做了第一场演讲,时间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差不多整整十五年前,讲题就叫作“从活字版到万维网”。现在又用这个题目,不表示
期刊
清代的孙洙,即蘅塘退士,其《唐诗三百首》刊行于一七六三年(乾隆28年),共收唐代七十七人的作品三百一十首。此书流布历久不衰,影响深远,超过所有其他唐诗选本。从前此书是唐诗甚至是中国传统诗的启蒙课本,现在则是中学生、大学生的唐诗甚至是中国传统诗的良佳入门书,或通识读本。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偷诗是雅贼所为,由此可见此书对促进国人文雅、风雅之气的重大作用。英国诗歌的极著名选本有一八
期刊
柏拉图曾经先后三次游历叙拉古(siracusa)。公元前三六七年,他在最优秀的弟子狄翁(Dion)的劝说下第二次来到叙拉古,彼时柏拉图已经完成了《理想国》的著述,声名大噪,狄翁和一般民众都希望柏拉图能够教导年轻的戴奥尼索斯二世,在叙拉古建立真正地上的理想国,进而复兴整个希腊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普卢塔克记载说,当时的人们狂热地拥戴柏拉图,把他视作哲学王在世。不过俗世之王却并不待见哲学之王,戴奥尼索斯二
期刊
我们中的很多人活在“当下”,不知有所谓的“时代”。  城市的一些角落中,猫着几处叫作气味图书馆的地方。它是矛盾的存在——名称虽然小资,内底里却有着掩饰不住的某种非人感。雪白的四壁内摆放着整齐划一、如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瓶。每一个瓶上都用大小相仿的工业字体标注了中英文名称。好像有一个博物学家每天在对它们进行清点、造册和研究。那些名称或满溢异域风情,或令人浮想联翩一普罗旺斯的初夏、雨后的泥土、北国初雪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