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中的很多人活在“当下”,不知有所谓的“时代”。
城市的一些角落中,猫着几处叫作气味图书馆的地方。它是矛盾的存在——名称虽然小资,内底里却有着掩饰不住的某种非人感。雪白的四壁内摆放着整齐划一、如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瓶。每一个瓶上都用大小相仿的工业字体标注了中英文名称。好像有一个博物学家每天在对它们进行清点、造册和研究。那些名称或满溢异域风情,或令人浮想联翩一普罗旺斯的初夏、雨后的泥土、北国初雪等等不一而足。打开第一个瓶盖,我感觉让鼻子暂时成为了自己的主人。但是只要打开第二、第三个瓶子,我就深深明白自己并非聚斯金德小说《香水》中的天才格雷诺耶。对于常人而言,各种感官都是短暂的,而嗅觉是各种感官中最为稍纵即逝的。我们如此崇拜当下,以至于想把它变成持存,甚至永恒。
气味最终是要化在香水里卖的。这种出售与购买的行动本身也体现出深深的悖谬。不少人在生活中拒绝一切直接的当下——我们惧怕夏日的灼热阳光,不愿意让鞋跟沾上一星半点雨后的泥土,也很难消受北国凛冽的寒风……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购买”某种替代的当下、固化的瞬间和单调的多样。与此同时,我们又似乎本能地拒斥一切宏大叙事、理念与精神。临走时,我半开玩笑地对图书馆的店员说:你们可以加一个瓶子,里边用人民币或美钞油墨的气味,外面贴上一个标签一日“时代精神”(Zeitgeist)。
我们沉迷于当下,不再相信有什么时代;如果还有一个时代,那么就只会剩下一个“小时代”——假装每天都是一个时代。当年哲学家黑格尔亲眼目睹拿破仑骑马进入耶拿城内,将称他为马背上的时代精神。如今,如果我们看见拿破仑,大概会一面彻底顺服其权力,另一面则早在内心里把他拉下马来,赤裸裸地掷于泥泞之中。
我们大概也是如此——时下的流行,无论是《甄嬛传》还是《纸牌屋》,都在叙述腹黑而缺乏信念的尔虞我诈。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的时代,于是把生命拆解为无数的当下;因为目睹了太多英雄的堕落,所以就认为所有人都是行尸走肉;经历了某些宏大理念的失败,就觉得什么背后都是欲望与阴谋。我们假装享受着当下,但又无法抑制忧郁、踌躇、迷茫和愤懑,并非由于不再笃信时代,而是因为不愿直面本心。有种感受怎么也挥之不去——精神贫乏,没有根基。归根到底,人是无法仅仅活在当下的。走出图书馆,我已经记不起来刚才闻过的气味了,有些恍然若失。隔壁的店铺放着王菲的老歌——“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其实,我们始终在寻寻觅觅,只是不愿蓦然回首。
城市的一些角落中,猫着几处叫作气味图书馆的地方。它是矛盾的存在——名称虽然小资,内底里却有着掩饰不住的某种非人感。雪白的四壁内摆放着整齐划一、如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瓶。每一个瓶上都用大小相仿的工业字体标注了中英文名称。好像有一个博物学家每天在对它们进行清点、造册和研究。那些名称或满溢异域风情,或令人浮想联翩一普罗旺斯的初夏、雨后的泥土、北国初雪等等不一而足。打开第一个瓶盖,我感觉让鼻子暂时成为了自己的主人。但是只要打开第二、第三个瓶子,我就深深明白自己并非聚斯金德小说《香水》中的天才格雷诺耶。对于常人而言,各种感官都是短暂的,而嗅觉是各种感官中最为稍纵即逝的。我们如此崇拜当下,以至于想把它变成持存,甚至永恒。
气味最终是要化在香水里卖的。这种出售与购买的行动本身也体现出深深的悖谬。不少人在生活中拒绝一切直接的当下——我们惧怕夏日的灼热阳光,不愿意让鞋跟沾上一星半点雨后的泥土,也很难消受北国凛冽的寒风……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购买”某种替代的当下、固化的瞬间和单调的多样。与此同时,我们又似乎本能地拒斥一切宏大叙事、理念与精神。临走时,我半开玩笑地对图书馆的店员说:你们可以加一个瓶子,里边用人民币或美钞油墨的气味,外面贴上一个标签一日“时代精神”(Zeitgeist)。
我们沉迷于当下,不再相信有什么时代;如果还有一个时代,那么就只会剩下一个“小时代”——假装每天都是一个时代。当年哲学家黑格尔亲眼目睹拿破仑骑马进入耶拿城内,将称他为马背上的时代精神。如今,如果我们看见拿破仑,大概会一面彻底顺服其权力,另一面则早在内心里把他拉下马来,赤裸裸地掷于泥泞之中。
我们大概也是如此——时下的流行,无论是《甄嬛传》还是《纸牌屋》,都在叙述腹黑而缺乏信念的尔虞我诈。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的时代,于是把生命拆解为无数的当下;因为目睹了太多英雄的堕落,所以就认为所有人都是行尸走肉;经历了某些宏大理念的失败,就觉得什么背后都是欲望与阴谋。我们假装享受着当下,但又无法抑制忧郁、踌躇、迷茫和愤懑,并非由于不再笃信时代,而是因为不愿直面本心。有种感受怎么也挥之不去——精神贫乏,没有根基。归根到底,人是无法仅仅活在当下的。走出图书馆,我已经记不起来刚才闻过的气味了,有些恍然若失。隔壁的店铺放着王菲的老歌——“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其实,我们始终在寻寻觅觅,只是不愿蓦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