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学生成长道路中的指路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报课是古南中学每个班主任每天下午必上的一堂课,它被安排在下午的最后一节,在短短三十分钟的时间里,班主任不仅要按照小组得分总结每个小组当天的情况,把自己当天观察到的、学生反映的现象、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和要求利用这段时间一一陈述,还要组织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籍。但是,这样的读报课太机械、太模式。学生静静地听着,接受着,到底他们在想些什么,心里有什么触动?我并不清楚。有的同学听得不专心,开小差甚至偷偷做起作业。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每天的读报课上既能让孩子们徜徉在书海中获得知识,又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和教育。
  一次,在教育班上一个不听话的学生时,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篇关于我国伟大的翻译家傅雷的故事:他小时候逃学不听话,他的母亲在接连失去所有亲人后,面对不成材的儿子,几乎绝望,于是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来改变儿子,半夜将他捆绑后拖到池塘,准备将他淹死。虽然后来在邻居的劝说下,傅雷平安无事,但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他彻底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以母亲为动力,一直奋斗不止。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他津津有味地听完故事,有所感触,我惊喜地发现这个平时被教育过N次,“油盐不进”的调皮孩子竟然都听进去了,并且眼眶还微微泛红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联系他家的实际情况,谈到了他的母亲,谈到了他的理想……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比起原来真的有进步了,也很少犯错误了。这时我才发现生动的故事教育比起我原来惯用的那些以“告知”、“灌输”为主的道德说教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说更能让孩子接受,并且更有效果。
  于是,我决定在每天下午的读报课上都给孩子们读一篇文章。因为现在的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没有动力、方向和目标,他们往往表现出麻木冷漠、进退不定、上下波动等情绪,我正好可以利用每天下午的读报课将平时生活中的那些大道理结合到故事中去,潛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一节读报课开始了,我带着尼克·胡哲的故事走进了教室。我亲切地说:“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话音刚落,同学们的眼睛里就闪动着异样的光彩,个个放下了手中的作业,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当我声情并茂地讲述完这个故事后,教室里久久地安静着,学生们沉浸在故事的情境里,个个神情严肃。我知道,他们的心被触动了,思维也被打开了。于是,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我请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这个故事真是太感人了,我特别佩服尼克·胡哲。”“我为他而骄傲,他没有四肢,却能那么多的事情,并且还做得很成功。假如是我,我肯定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他真是太优秀了,他向我们正常人证明,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们应该学习他面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很多孩子们都被故事中的人感动了。看来,孩子们真的从故事中得到了乐趣,明白了道理,还能通过故事对比自己,反省自己。
  以后的日子里,“每日一个故事”便成为我班读报课的一个固定栏目。但是这些故事不是信手拈来的,我将书上、网上、电视上或者生活中听到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收集整理,对所选故事内容进行分类,每天注意观察学生需要什么精神“营养”,我就选择什么类型的故事。如果发现学生考试前信心不足,我就选择自信类故事;如果学生这段时间学习动力不够,精神颓废,士气不振,我就选择励志类故事;如果学生亲情冷漠,自私自利,我就选择亲情类的感恩故事;如果发现班上最近班风不太好,抄袭作业现象严重,就选择诚信故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教育感化更有针对性。我坚持每天晚上准备好一个故事,即使再忙,也一定做到,因为经过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变化。我也能感受到自己在准备故事的过程中忙碌并充实着,劳动并幸福着,工作并快乐着,感动并收获着。我相信,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悟道理”这样的方法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能够实现“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的德育目标。
  我相信每个班上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课的学习、技能技巧的训练等都是令老师头痛的问题。对待这样的学生,我想,何不凭借故事的魅力作为转化他们的手段呢?这或许是一剂事半功倍的良方。因为生动的故事都是一部部可供借鉴的“历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不良倾向时,我们不妨讲述相关的故事。用故事感化学生,胜过千百次的批评。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他们对大道理往往不能理解或听不进去,然而,对故事却很感兴趣,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他们,让他们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效果更好。
  我在讲故事之前,还学会了揣摩学生的心理,尽量选一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当前心理相似的故事,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故事中说的就是自己,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通过每天讲一个故事,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获得了乐趣,明白了道理,还培养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孩子们爱看书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也丰富了,班上的书柜里不仅有很多文学名著经典,还有《创新作文》《学语文之友》《读写舫》等杂志,很多热爱阅读的同学还定期购买《读者》《意林》,从学校图书馆里借阅更多的书籍报刊阅读……
  “每日一个故事”在我们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有时是我讲故事,有时是同学们自己上台讲好故事,学生们享受着故事带来的乐趣,体味着故事带来的感动,感悟着故事带来的哲理。他们的行为文明了,视野开阔了,能力提升了,心灵净化了。我感受到一个个小故事带给他们潜移默化的作用。“讲故事,听故事,悟道理”,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实现了“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的德育目标。
其他文献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摇?摇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二、教学目标  (一)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与问题,进而发现其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的优势,形成依托图形灵活、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自觉与能力。  (三)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和选择意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所在。如果没有爱,则则任何说教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则任何语言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只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多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因人而异,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鼓励和宽容。  一、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后进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进生在日常
摘 要: 通过对保护系统的灵敏性设计提高了安全性;通过对通电连接件的改造巩固了保护性;通过对智能身份识别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评价系统的标准性;通过对整个试验台的合理设计提高了灵活性和可靠性。努力达到“高安全性、高保护性、高标准性、高灵活性、高可靠性”的标准。  关键词: 安全性 插槽连接控制系统 智能评价系统 智能身份识别系统  工厂电气控制是高职类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我从高中开始就喜欢《简·爱》,所以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把它翻来覆去读过四遍了。关于它的读后感也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在此我从女权主义这个角度出发,谈谈我所读到的《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它是一部充满激情和富于诗意的爱情经典,它是这样一个故事:穷苦人家父母双亡的女孩子,被送给舅妈家养大,然而得不到一点爱,然后被送到一个教会学校长大,然后到一个有钱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带给人无限的幸福,也使人为之付出血泪,由此世上多了许多的痴男怨女,也成就了许多作家笔下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与《荆棘鸟》俱为现实主义力作。《红楼梦》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有所谓“开坛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足见其在当时的风靡程度。到了现代,《红楼梦》的魅力依然不减,人们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部古代小说,研究者甚至将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之为“红
一、采石疑云  1161年的宋金采石大战(又称绍兴辛巳宋金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南宋王朝最重要的保卫战,其历史地位不下于赤壁、淝水之战。惊心动魄的采石大战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河山,是汉民族为主的宋朝对金朝非常少见的大胜仗,也为中华文化,尤其是理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南宋立国的十三战功(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中有五战功与采石大战有关。  《金陵晚报》在(2009)报道17岁学生质疑百
摘 要: 作者从生平、爱情、作品呈现的精神、人生最终的选择方式等方面比较不同国度不同种类的作品,以期更全面地解读海子与凡·高的作品。  关键词: 海子 凡·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向日葵》  一  中国人常将“诗”与“画”对举,如“诗情画意”、“如诗如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诗与画的融合,在形式上体现为“题画诗”,足见中国诗画常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而中国诗与西方画也是可以合在一起
社区群众体育活动,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具有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落实的双重意义。随着社会建设速度的加快,群众体育随着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得到长足的进步。广大城市居民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社区环境为依托,蓬勃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体育活动。  体育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的交叉体,是衡量一个社会或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
摘 要: 本文以创造性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各种创新求异的例子的分析,论证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阶段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音乐知识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创新意识 节奏训练 音乐创编 歌曲教学 欣赏教学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美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使各项事业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教育。但从实践层面看,不少地方在操作中往往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教学领域,甚至片面地将“功课加琴棋书画”等同于素质教育,而忽视其他真正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领域,忽视学校科普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误区。作者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我校地处洪泽湖湿地的地理优势进行科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