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它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专业。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专业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双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去获得直观的触手可及的影像或实物,进而验证理论。
  关键词:电子专业、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技能训练
  动手能力,实质是指动手操作的技能,是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操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操作的对象,其次要处理好传授理论知识与发展动手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在两者间铺平路、搭好桥,才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发展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接触实物,拆卸结构,演示功能,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把学生带进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除了采用直观启发式教学外,还要把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广泛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着眼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要以现有专业为主体、以实际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专业特长和职业能力为原则,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水平、体现中职学生特色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实施教学的前提。职业中学的学生一般“底子薄,基础差”,且普遍存在厌学思想,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良好的兴趣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兴趣的培养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譬如:在《电子线路》教学中,讲述多谐振荡器前,可先让学生看一下利用电路控制的彩灯轮流闪亮的工艺品,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利用我们即将学习的电路制成的,课后可以自己制作。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积极思考。课后许多学生积极准备元器件,动手制作,效果非常好。通过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在实验实习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专业教育的特色、提高专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一线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实验课、实习课是电子电器教学的重要环节,上好实验课实习课不但可以巩固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手脑并用,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是保证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在实习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认识论的观点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习教学正是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完成“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只有加强这一过程的训练,才可以使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中获得的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最终形成技巧。在学习电动器具洗衣机的电路控制时,为达到训练目标,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我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些故障,如定时器损坏、保险丝漏接、电容漏电,让学生反复练习排除,从根本上掌握了洗衣机的电路连接。
  三、优化配置,合理进行课程改革
  重视加强和改进中职教学工作,深化中职教学改革,引导中职教学沿着正确的科学的方向迈进,对于创建中职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学校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促进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中职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和以后就业的需求,必须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效果,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以实现培养现代中职人才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融入现代化教学元素,增加信息化教学手段。因此,教育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这一教学模式使理论与技能实训有机地结合,使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与发展。抽象的理论通过实践物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理论素质与技能操作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其他文献
一、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它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实质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语言学
捷外贸公司Pragoinvest(Ceskomoravsk′a 23,180 56 praha 9,Czechoslovakia,phone 825205,Telex 122379)提供一系列颚式和圆锥破碎机,可对各种矿物进行碎磨。DCD双肘颚式破
1982年,法国开采了含80%CaF_2的萤石矿石28.6万吨,其中大部分是从丰桑特和比尤尔克矿床开采的。比尤尔克萤石矿位于法国的西南部,离图卢兹100公里。矿床储量50万吨,平均含
豆科牧草种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种子硬实,硬实的种子具有不吸水的特性,因而既不发芽又不被四唑染色,这使检验工作者在检测此类种子时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积累,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再寻常不过的词语,但进入到语文教学词汇中便有了丰富而深远的寓意,它蕴含着传统而时新的理念、方法和价值,对语文教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学生的积累则呈现出广泛、多层的态势,除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外,还要掌握许多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许多学习语文的习惯,还要培植健全的心理品质,奠定文化的精神底蕴。从语文素养内部组成要素来说,既要积累语文知识,也要积累语文能力,还要积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探索运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
教师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课程研究与改革已成了我们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归根结底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成了重中之重,下面,我就结合几年来教学工作中的做法与感悟,浅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抓实基础,层层推进  数学中的知识点好比生物中的食物链,知识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如果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知识的积累,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甚至导致他们厌学。比如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如果连15+2都不会算那何谈学习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在内容、目标、评价以及教法上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但是从整体的教育现状来说,当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还存有一定的不足
1986年底,笔者随大冶硅灰石矿考察团前往日本,初步了解到日本矿业界湿式强磁选机研究、制造及使用现状,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现将情况简介如下。 The end of 1986, with the
近年来犬细小病毒病在广东和香港流行引起颇大的经济损失.该研究对其病原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分离鉴定,无潜伏病毒胚胎肾和肠道细胞的建立,肺病变型犬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