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社会新形势的变化,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探究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新形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问题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用它们的意识形态来西化中国,大搞和平演变,而且它们在某些国家已经达到目的,在中国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思政课的开展,但是目前思政课的实效性比较差,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要求。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是比较突出的。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扶持,民办高职大学生在校规模和数量将会有很大提升。而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入学成绩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低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民办高职大学生基本都是学习不良生。民办高职大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同样令人忧心。高职思政课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但是高职思政课在近些年却陷入了非常尴尬境地。我们在2013年对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大学生进行过思政课调研,55%的学生反映对思政课没有兴趣,35%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没用。还有将近5%学生对思政课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
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寻找未来思政课改革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一、思政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现在高职思政课所用教材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教材是根据全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试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之中。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兴起的时间较晚,人们对高职院校认识还不深入。所以高职院校招生一直比较困难。现在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对象一般是300分左右的学习不良生。所以社会对高职生存在许多偏见。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对自己缺乏自信,致使很多学生到大学后是一种自我放逐的状态。如果思政课不能解决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思政课完成不了它的教学目标。另外,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特殊性。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一线工人为目标。它的整个教学理念一般是“理论够用,重在实践”。如果不加选择的应用统编教材,不和高职院校所开专业相结合,就不能让重视“实用”和“速效”的90后高职大学生接受和喜欢。所以,目前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高职思政课教材与高职大学生的实际的脱节。学生从上幼儿园就开始接触思政教育,十几年的思政教育,尤其是思政教学内容没有本质性不同的情况下,学生对思政课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二、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
目前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传统的大班授课形式。授课规模大,课堂管理难度大。思政课教师很难再有繁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思政课缺课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玩手机、吃东西等现象比较常见。认真听课的学生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
三、学院重视不够,思政课程处于边缘弱势
高职院校重视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处于边缘弱势,这在高职院校中是普遍现象。高职院校开设思政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国家98方案、05方案的规定。虽然,高职院校中都开设了思政课程,但是在经费投入、课程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无法和专业课相比。
四、师资力量薄弱,对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不够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承担高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了解最新的国家动态和社会发展方向;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积淀和理论素养,特别是心理学知识;思政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想要把思政课讲好,就必须要求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对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要比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更高。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要教导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行习惯,首先必须要求思政课教师要首先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另外,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但是现在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力量比较薄弱,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思政课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也不够。
五、理论教学缺乏深度,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思政课程从目的是把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思政教学让学生了解、洞悉。但是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是内涵丰富、内容深刻的理论。想把理论讲透彻,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目前能达到这种水平的思政课教师不多。要想让学生对思政课所讲理论、观念信服,就必须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从而对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目前在高职思政教学中所涌现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强研究,及时解决,否则长期下去,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质疑及科学变革[M],2007.5.
[2]马霞红.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内容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
[3]高会肖,樊立芳.浅议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8.05.
[4]戴媛媛,颜素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作者简介: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关键词:社会新形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问题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用它们的意识形态来西化中国,大搞和平演变,而且它们在某些国家已经达到目的,在中国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思政课的开展,但是目前思政课的实效性比较差,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要求。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是比较突出的。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扶持,民办高职大学生在校规模和数量将会有很大提升。而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入学成绩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低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民办高职大学生基本都是学习不良生。民办高职大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同样令人忧心。高职思政课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但是高职思政课在近些年却陷入了非常尴尬境地。我们在2013年对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大学生进行过思政课调研,55%的学生反映对思政课没有兴趣,35%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没用。还有将近5%学生对思政课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
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寻找未来思政课改革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一、思政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现在高职思政课所用教材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教材是根据全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试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之中。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兴起的时间较晚,人们对高职院校认识还不深入。所以高职院校招生一直比较困难。现在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对象一般是300分左右的学习不良生。所以社会对高职生存在许多偏见。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对自己缺乏自信,致使很多学生到大学后是一种自我放逐的状态。如果思政课不能解决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思政课完成不了它的教学目标。另外,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特殊性。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一线工人为目标。它的整个教学理念一般是“理论够用,重在实践”。如果不加选择的应用统编教材,不和高职院校所开专业相结合,就不能让重视“实用”和“速效”的90后高职大学生接受和喜欢。所以,目前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高职思政课教材与高职大学生的实际的脱节。学生从上幼儿园就开始接触思政教育,十几年的思政教育,尤其是思政教学内容没有本质性不同的情况下,学生对思政课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二、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
目前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传统的大班授课形式。授课规模大,课堂管理难度大。思政课教师很难再有繁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思政课缺课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玩手机、吃东西等现象比较常见。认真听课的学生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
三、学院重视不够,思政课程处于边缘弱势
高职院校重视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处于边缘弱势,这在高职院校中是普遍现象。高职院校开设思政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国家98方案、05方案的规定。虽然,高职院校中都开设了思政课程,但是在经费投入、课程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无法和专业课相比。
四、师资力量薄弱,对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不够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承担高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了解最新的国家动态和社会发展方向;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积淀和理论素养,特别是心理学知识;思政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想要把思政课讲好,就必须要求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对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要比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更高。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要教导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行习惯,首先必须要求思政课教师要首先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另外,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但是现在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力量比较薄弱,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思政课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也不够。
五、理论教学缺乏深度,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思政课程从目的是把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思政教学让学生了解、洞悉。但是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是内涵丰富、内容深刻的理论。想把理论讲透彻,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目前能达到这种水平的思政课教师不多。要想让学生对思政课所讲理论、观念信服,就必须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从而对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目前在高职思政教学中所涌现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强研究,及时解决,否则长期下去,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质疑及科学变革[M],2007.5.
[2]马霞红.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内容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
[3]高会肖,樊立芳.浅议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8.05.
[4]戴媛媛,颜素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作者简介:兰州外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