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怎样才能进入西方市场?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尔?费德曼(Gayle Feldman)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曾在欧美及亚洲长期生活。
  1984-1985年间,费德曼作为英国出版商协会代表赴华进行文化交流,曾在北京和上海地区的不同出版社工作过。之后,费德曼返回美国,定居纽约,在华美协进社承担公共关系及出版事务相关指导工作,并开始为美国《出版商周刊》撰写特稿。1999年,她成为伦敦《书商》周刊的驻纽约记者,每月撰写“纽约来信”。2003年,费德曼出版学术专著《大众图书出版的式微与变迁》,被广为引用。
  2013年5月8日下午,本刊记者就中国图书如何进入西方市场和电子出版等话题在北京采访了费德曼女士。
  《对外传播》:您曾经在中国出版界工作过,同时又了解国际图书市场。您认为中国在对外出版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中国是个大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大部分美国人不读翻译作品,每年美国出版的图书中只有约3%是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包括从所有语种翻译过来的英语图书,中国的图书也在这3%之中。
  中国想要扩大在美国的图书市场,就要了解美国市场和美国读者。要派人去美国,了解那儿正在发生什么。也许要在一家出版公司呆上一年,和人们交谈,看他们做了什么,了解事情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例如,中国的少儿图书出版商要想把中国的少儿图书推销到美国去,应该去美国看看美国人在买什么样的少儿书。
  《对外传播》:您读过中国出版的图书吗?您认为西方读者关注哪些中国选题?
  答:我当然读过中国出版的图书,不过是翻译成英文的。我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但是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图书没什么兴趣。对于普通美国人,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事。
  《对外传播》:一些美国出版的图书在中国很受欢迎,但中国图书却难以得到美国读者的认可,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答:美国人来自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像美国的电影、音乐等其他文化产品一样,美国图书也能够吸引其他国家的读者。也有一些中国人写的有关中国或者美国人在中国的经历的书成功了,中国出版图书需要找到它的读者。
  《对外传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阅读电子书,您认为将来纸质书会消失吗?请您对目前的出版趋势做一个判断。
  答:我认为纸质书不会消失,但会更贵。三四年前就有预测说现在美国将有一半的图书以电子书的形式出售,但事实证明这一预测是错误的。2012年,只有23%的图书是以电子书的形式出售的。与2009年人们开始阅读电子书的时候相比,数量增加很多,但目前增长率是呈下降趋势的。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部分人重新回归纸质图书,二是一些人的电子阅读器是作为圣诞礼物得到的,里面已经有一些书,但之后就不再购买新书了。
  我认为纸质书会继续存在,而电子书也将增长。这还跟书的种类有关,比如浪漫类、科幻类、犯罪类的图书将会更多地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而非虚构类的图书则不一样,人们更倾向于以纸质书的形式阅读。
  责编:李倩
其他文献
开展对外传播,海外社交网络是不容忽视的舞台与阵地。为什么这么说?几个简单的数据呈现出海外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全世界最大在线社交网络脸谱(Facebook)拥有11亿注册用户,其中近一半用户每天登陆;18至34岁的脸谱使用者中,有一半在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账号;推特(Twitter)注册账户6.45亿,每日新注册人数13万……  如何利用海外社交网络开展对外传播对中国主流媒体而言尚是一个新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在钓鱼列岛问题上的得寸进尺,中国乃至国际对此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对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以“钓鱼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105份中文文献,其中101份是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而在2000年之前,只有4份相关文献,其中两份还都是日本历史学者井上清《关于钓鱼岛等岛屿历史和归属问题》一书的中文译本。由此可见,中文研究和解释钓鱼列岛问题的文献近年来才逐步丰富。而以外语对外说明
期刊
变化的世界与传播生态,要求我们不仅要转变国际传播方式方法,还要强化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传播,向世界说明我们的价值体系,寻求与其他价值体系的交集,进而服务于国家与民族的更大利益。  现状  经过数十年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的国际传播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国际和国内舆论场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  这种落差,在国内舆论场体现为时而信心爆棚、盛气凌人,时而自轻自贱、自惭形秽;在国际舆论场,
期刊
在尼日利亚影视爱好者萨米努(Saminu Alhassan Usman)的印象中,中国电影都是飞来打去的功夫片,情节简单,不懂中文也可以理解,看起来很过瘾。至于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却了解甚少,因为在当地媒体与中国有关的报道中,大多为政经类题材。  来到北京之前,35岁的萨米努在位于首都阿布贾的自由电台(Freedom Radio)担任政治社会类记者。根据两国之间的交流协议,他从去年9月开始在中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公布之后,被外界称为“惊艳”。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决定,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各种解读和猜测。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时间表定在2020年,因此,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全面深化改革都是贯穿整个对外宣传的一大主题。特别是2014年,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重要一年,做好相关外宣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觉得,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对外宣传和解读,核心是
期刊
2012年初,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春晚》登陆央视荧屏;次年2月,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重新剪辑的50分钟时长的《春晚》国际版Inside China’s Biggest Gala(《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其所覆盖的26个亚洲国家播出①,成功实现了这一国产纪录片的对外播出,也开启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讲述中国”的步伐。2013年12月29日,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
期刊
在海外传播中,文化符号给受众留下直观印象,传播文化内涵给受众带来中国文化认知上的改变。现阶段借助海外栏目的品牌效应,制作、传播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是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受众从了解文化符号上升到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是认同中国文化的前提。本文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的一档美国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及上海外语频道ICS改编版《极速前
期刊
“香港山东周”活动是山东省连续在香港举办的重要经贸合作活动,今年5月举办的是第五次香港山东周。本次主题是“聚焦鲁港服务业合作,助推山东城镇化发展”。根据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山东省商务厅等部门人员组成活动宣传组,在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支持协助下,统一组织、精心安排了宣传报道工作,为整个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5月27日,2013香港山东周
期刊
尽管事后证明,四川芦山“4·20”强震所造成的灾害远低于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它是中国进入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后,发生的最大灾难事件,提供了一个意义堪比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典型案例。作为一名报道的组织者,新华社芦山地震报道中形成的“虚拟编辑部”,给我感触尤深。  4月20日早上8点零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新华社对外部在3分钟后播发了首条快讯,在国内外主要媒
期刊
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关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  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好的舆论环境,对于种种误解、偏见或歪曲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中国对外正确地说明中国梦是我国对外宣传或公共外交的要旨,需要表明中国梦不是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更不是霸道的,而是通过和平发展道路去实现,并且必定能与世界分享,必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中国梦是中国发展的总趋向,需要及时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