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痛 转型之机

来源 :中国地产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下半年以来充斥耳际的 “通胀”、“调控”、“房价”、“经济政策”等等使得人们感觉气候变暖的同时,深感经济的刺骨寒冷。
  岁末,全球经济萧条以及国内宏观调控带来的一片肃杀之象使得年初国人信誓旦旦的发展计划显得苍白。地产界寒冷如冰,相关产业如多米诺骨牌应声倒下,金融业几近停滞而忙于收拾残局,十年磨一剑的股市经过一个轮回又回到了零点……
  这一切,源于政治经济体制的某些漏洞。
  首先,对各级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标准存在偏差。上级甚至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执政能力的考核过于偏重当地城市GDP指标,以及城市面貌的突飞猛进,导致各级地方官员不约而同地选择走发展房地产带动城市经济、改变城市形象的经济发展思路。从而形成“地产财政”、“地产绑架政府”等恶性循环的局面。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的模式存在漏洞。出口、投资和拉动内需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因不可掌控的现实均已到了日落之时。国际纷乱萧条的经济直接抹杀了出口的威力,制造业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并没有太大的显现,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带来了表面繁荣和强劲的通胀。当前,在房子是国人第一大心头之患的前提下,扩大服务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简直像小排量发动机改装成大汽车,举步维艰。经济增长最新的动力应该是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多年来发展服务业拉动内需的政策现在看来是务虚的东西。服务业的发展与否完全应该靠市场经济化的推动,靠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现在,除了像卖根绣花针这种生意没人做之外,只要听说有什么挣钱的新行业很快就会竞争白热化,充分说明中国的服务业的发达。这,源于市场经济化下的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但服务业发达下的内需并没有太多突破。关键在于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生活中的小节,而是承受一生的大件:孩子上学、优越的住房条件等。
  同时,这一切,从更深层次上源于市场经济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多年的市场经济化,将人们的思想彻底利益化、经济化甚至世俗化。经济大潮中的人们的头脑里全是自我的利益、自我的享受,没有诚信、缺失道德和传统文化体系的支撑。最典型的心态体现在对住房的过度攀比、过度追求中。计划经济时代的趋同化住房让人们的关注点集中于如何建立稳定的良好的工作和邻里关系,而现在大部分人的心态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益。特别是住房分配制度取消、金融按揭制度的建立,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成了一个家庭单元甚至为后辈保障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完全的市场经济化打开了人们追求享受的潘多拉欲望之盒,要想再合上它几乎不可能了。完全的市场经济化,解开了人们的本能欲望,哲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不再具有逻辑性。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务实,他们清醒地知道,住房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生活起居的载体成了最沉重的负担。换句话讲,对住房的差异化刚性需求是今后国人以及地方政府最深远的梦。它将深远持久地影响着经济脉搏的跳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经济层面漏洞的弥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找到问题合理解决之,加快创新与转型,才是拥有明天的制胜之道。
  首先,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当面临严重的通胀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效率的时候,中央政府不得已而出手进行宏观调控,从各个环节发力,到目前为止,大大降低了极高的通胀率,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在这时体现出了优势。但调控的背后,也出现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最根本的还在于两个字:利益。目前,地方政府或处于政治利益,或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使得很多地方经济形成了房地产绑架财政的单一发展模式。近阶段不少经济界人士作了很多冷静思考,统一到一个声音,都是建议制约房地产过度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当然,这有一个阵痛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得10年前,青岛市在国内算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当时政府为绿化青银高速要凑齐3亿元资金都很困难。如今,青岛市完成了几项非几亿、几十亿所能完成的举世闻名的重大工程,如世界第一的海底隧道、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完成了青岛几代人都没完成的梦想——地铁工程3号线。一切归于政府的钱袋子鼓了,底气足了。但冷静思考,确实是经济发展这么快了吗?答案不言自明。相比之下,城市无限制地扩张,10年、20年的城市规划几年后都显得过时,卖了所能卖的城市中每一寸土地,土地拍卖一锤定音产生的一个个新的地王,也让尝到甜头的政府领导在推杯换盏中变得踌躇满志,不断规划出新的城市蓝图。而这一切貌似繁荣的背后,实体经济被打入边远的冷宫。“浙江一个千人大厂不如老婆一人在家炒房”的现实,又有多少人会去关注见效极慢的实体经济?然而实体经济才是人类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源泉。
  其次,改变政绩考核条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至关重要。改变和完善中央政府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条件,要把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条件从注重GDP的考核,转变为考核多项条件,从而转变其对房地产发展的依赖。比如把发展实体经济的产值、实体经济的数量与规模、实体经济的品牌数量、科技进步程度、社会就业率等等作为对其执政能力的考核条件,同时把对房地产业的考核以一个合理的发展节奏和对GDP贡献的合理指标作为标准,超过或过低都要减分。总而言之,要从对GDP发展的总量考核转换到各行业的细化考核,其考核可以定向引导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
  第三,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利用税费调整,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利用金融政策定向宽松,鼓励引导发展科技创新。这就是老生常谈了,要做的是保持政策延续性、稳定性。
  2012,在全球经济萧条,国内通胀和宏观调控形势依旧严峻的大格局下,人们的脚步或许不会那么匆忙,特别是中央决策者和各级地方政府能够冷静地总结经济问题,会是一件好事。
  每一次社会的蜕变,都会伴随着既得利益阶层的痛苦蜕变,但愿中国的经济会在这次阵痛中找到真正的长远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因为,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来源:《中国地产总裁》)
其他文献
2012年3月22日,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2012年度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大学博雅酒店成功举行。会议由同学会监事会主席李建国同学主持。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李阳秘书长的《2011年秘书处工作汇报》和《同学会2011年度会费收支情况报告》。李阳秘书长详细介绍了同学会2011年的各项工作,并再次重申了打造黄埔同学会“百年老店”的殷切希望。  会议表决并通过了韩宇会长《北大黄埔同学会2012年工作部
期刊
摘要: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2011年开发商所处的总体环境的话,那就是“困难”二字;如果预测2012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调整年”。  “史上最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而对于正经历寒冬的的房地产业来说,此次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会议明确把“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写进了文件,并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加
期刊
“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是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精神的重要表现。作为职业经理人,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黄仙枝脚踏实地一路走来,以淡定和从容印证着“宁静致远”的人生信条。  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的大堂,记者如约见到了全国地产50强正荣集团的董事、副总裁黄仙枝先生。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黄仙枝身上,整个人散发出神采奕奕的光。这个在采访开始前直说自己有些紧张的人,早已没有了摄影师拍照时那
期刊
尊敬的专家学者,尊敬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一年一度的北大黄埔同学会年会又如期召开了,回想2013年我们走过的道路,我看到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克服2013年的不利形势,把各自的企业搞得有声有色。但由于各地之间房地产市场的差距较大,我们有些同学目前正在经历痛苦的煎熬。但是我相信只要同学们抱团互助,共同迎接挑战,面对暂时的困难,同学们一定能走出困境,迎來自己的春天。  我们北大黄埔同学会互助基金是20
期刊
吴吉祥:“政府的决策与治理力度将决定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进程。这个进程估计需要20多年的时间。现在我还是强调,大气PM2.5由政府逐步来解决,人们应该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关注建筑内的空气质量。”  一个是美国人认为的“Crazy bad”(令人疯狂的糟糕),一个是政府官方数据显示的“轻度污染”,面对美国大使馆所测北京某天空气污染指数超过最高500上限的数据,美国人和中国人做出了如此截然不同的结论。  
期刊
在路上,就永远停不下脚步。不论艰辛还是顺畅,所有的汗水和足迹都是真实的,值得包容,值得敬畏,值得尊重。  欠债2.6亿的鄂尔多斯中富房地产老板王福金自杀身亡时,该有多么无助、多么悲哀?有勇气去死却没办法活下来。其实他市值4.9亿的公司资产足以抵债,只要再撑过一天半月,他的公司完全可以走上正规。然而当时的王福金,却别无选择。  调控不断的2011年,让很多地产人感到惊心动魄,躲债跑路甚至像王福金一样
期刊
回顾过去一年,房地产政策沿续的自2009年12月的从紧态势,尤其1月26日“新国八条”的出台,以“限购、限贷、限价”为标志的行政干预力度,达到空前强度。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强调政策不放松,而且要求符合条件的二三线城市也要实行限购,结果只有三个城市响应。近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从市场表现来看,“新国八条”一出台,市场温度快
期刊
一般的调控基本上都是有周期的,调控的关键是看调的点在哪儿。国家此轮调控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行为,包括一些盲目投资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之上,市场会越来越规范,当然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被净化掉。  目前,国家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为了使这个行业更加规范,无论是在住宅地产还是商业地产方面。国家调控实际上是使一些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然后把资金集中在这些企业中。因此,未来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将是优胜劣汰的局面,而
期刊
摘要:朱凤泊表示,人口老化是个无奈的市场,市场前景是逼出来的。作为先行者,自己不能等政策,有没有政策,政策好与不好,太阳城都要做养老。  在北京太阳城水岸香舍(C栋)老年公寓开盘的那天,54岁的朱凤泊在C栋里热泪纵横。犹记得八七年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父亲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最后死在无轨电车上时的情景,朱凤泊的歉疚、遗憾之情无法言表。  2011年12月20日,在水岸香舍(C栋)老年公寓开盘仪式上,当朱
期刊
淡市之下的营销成功,非单一维度发力的结果,而是多方营销行为协同作战的结果。现有的营销模式基本司空见惯,必须要推陈出新,从渠道、推广、活动、促销、团队激励等几个方面出奇制胜,以实效为目标,从而在淡市中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业绩。  与2008年一样,此轮强势力度下的宏观调控使市场深入冰寒,更多的购房者在从众中选择迟疑观望,淡市再次成为业内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淡市下最大的问题是客户不足,成交低迷,于此时我们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