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瞄准扶贫”到“精准扶贫”——以广东扶贫开发为例

来源 :红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扶贫开发先后经历四个阶段,呈现出由"区域瞄准扶贫"到"精准扶贫"的总体特征。广东的扶贫开发是在中央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部署下进行的,但也有很多独创之处,从"千干扶千户"到扶贫"双到",不断落实了扶贫责任制。
其他文献
利用国产红外焦平面阵列和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仪,通过观测近红外1.56μmFeI谱线探求太阳局部磁场,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和设想。本文对此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论证了其可行性,并讨论了各种仪
1997年3年6日至3月7日,我们利用INTERNET RHELAY CHAT(IRC)进行了首次国际天文联合遥在观测试验,并获得成功。本次试验由分布在全球7个不同地点的工作组联合进行,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这一试验的成功
对乌兰夫革命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从1987年秋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成立时开始的。最初,编研室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乌兰夫同志的革命史料,编撰《乌兰夫年谱》和帮助乌兰夫同志
介绍了通过计算机标准RS232C串行通信口,反太阳射电米波声光谱仪22周峰年期间用YEE8100微机观测到的太阳230MHz-300MHz频谱资料传到AST386sx/20微机转存和处理,以及两台微机间数据传递过程中对数据是否随机丢失进行证的
【摘 要】《华商报》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的、以统一战线报纸形式出现的、在香港公开出版发行的爱国民主报纸。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华商报》的主要内容。《华商报》的抗战宣传有策略、有视野、生动活泼,形成了自已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华商报》 ;抗战;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了《华商报》。它创刊于 1941 年 4 月 8 日,同
杨家寨地处乐昌、宜章、乳源三县交界处的乳源县(现属乐昌市),是一个拥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古村落,是宜章农会主席杨子达和乐昌农运领导人杨高林祖居之地。杨家寨四面环山,山形地势适宜开展隐蔽的革命活动,容纳和保护了一批大革命失败后潜伏回来开展革命活动的志士,也因此成为了较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1928年1月7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这里召开了军事会议,作出了智取宜章的决策,开启了宜章年关暴动的胜利,使农
针对目前工科实验课中千篇一律的“成功型”教学现状以及挫折教育缺乏实践锻炼的现实,提出了将挫折教育融入到工科实验教学中去的新教学模式,这是一次将工科实验教学与心理学
期刊
结合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现状,以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出发点,探讨完善省级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运行管理制度,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