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odys-plasin verruciformis,EV)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以表皮细胞空泡变性为特征,易发生恶变,常有遗传背景的皮肤病.由于EV相关的HPV病毒与一般人群的皮肤及生殖道等癌肿密切相关而引起关注[1].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的深入研究,对EV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期刊
我们采用随机开放、以地蒽酚软膏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地蒽酚蜡棒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期刊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以及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我们近来在8 d内连续收治了3例来自同一自然村的患者,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35岁,因双小腿胫前皮肤红色丘疹、水疱伴瘙痒20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皮肤瘙痒,搔抓或轻度碰撞、摩擦后易出现水疱,水疱糜烂结痂痊愈后留有瘢痕样红色丘疹.在正常皮肤或陈旧皮损表面可出现新皮损,病情迁延不愈,皮疹渐增多并蔓延至膝部及肘部.期间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曾诊断为湿疹、结节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等,使用泼尼松、西替利嗪等药物口服,恩肤霜、皮康霜、皮康王等药物外用,
期刊
目的 研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其受体(KGFR)反义寡核苷酸对KGF介导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KGF引起的HaCaT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以及KGFRmRNA反义寡核苷酸对KGF的抑制作用.结果10 ng/mL KGF刺激24 h后可使S期比率较自然生长组增加15%(P<0.05),并伴凋亡增加2.9%(
患者女,40岁.因左手拇指、食指屈侧皮肤坏死2月伴瘙痒来我所就诊.就诊2个月前左手拇指指面出现小丘疹,瘙痒,搔抓后出现水疱、渗液,自行外用青霉素溶液、氯霉素溶液、氢化可的松溶液和甲硝唑溶液外敷数日,无明显效果,改口服乙酰螺旋霉素每日3次、每次3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5 d后又改服头孢氨苄每日3次、每次3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以及氯苯那敏每日3次、每次1片。
期刊
患者男,48岁.因乏力6年,喘憋4年,四肢皮肤变硬、肌肉萎缩3年于2004年4月来我院就诊.6年前患者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并行同种异体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其胞弟).移植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行两次化疗。
期刊
期刊
患者男,21岁.因躯干、四肢发疹2年余伴腹痛1月余于2003年11月9日入住本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右腹部发生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无自觉不适,丘疹渐扩大至绿豆大小,继之中央凹陷呈白色,边缘隆起,皮疹数目渐增多,扩展至颈、躯干和四肢.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曾去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行皮损活检3次,考虑为急性苔藓痘疮样糠疹、环状肉芽肿和硬化萎缩性苔藓.1个月前感上腹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伴腹泻每日3
期刊
患儿,女,3岁,因左下肢带状皮疹,左足畸形3年就诊.患儿出生时左足仅有2趾,分别向足背和足掌侧屈曲.出生后3d无明显诱因左下肢出现带状红斑,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后,皮损未消退,渐扩大并在数月内累及左足、外阴左侧,左手背和左上肢亦出现类似皮损.自觉瘙痒,搔抓后皮损表面溃破,结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