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规范化诊疗及新进展研讨班通知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连接酶链反应(LCR)诊断性病患者尿道/宫颈中沙眼衣原体(Ct)的意义.方法STD门诊尿道(宫颈)炎患者276例,取尿道/宫颈拭子,以LCR分析法检测Ct.采用每4份标本相混合的方法分别以LCR分析法检测尿道/宫颈拭子标本中的Ct,其中56例患者同时进行尿道/宫颈拭子Ct细胞培养.差异性结果由PCR法扩增Ct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来进行确认,确定LCR分析法检测Ct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LC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DS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趑病.2003年,中国[1]和日本[2]的两个研究组各自完成了DSH致病基因的定位工作,家系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定位于1号染色体上.日本的研究组首先发现了该病的致病基因为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double-strand RNA-specific adenosin
期刊
例1 男,15岁.因手掌、足跖黄染1月余到我院就诊.其父母为柑橘种植专业户,6个多月来该患儿每日食用柑橘1~2kg.3个多月前发现双掌跖皮肤黄染,继之躯干、四肢皮肤也逐渐变黄.无瘙痒、疼痛及全身不适。
期刊
期刊
我们采用随机开放、以地蒽酚软膏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地蒽酚蜡棒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期刊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以及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我们近来在8 d内连续收治了3例来自同一自然村的患者,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35岁,因双小腿胫前皮肤红色丘疹、水疱伴瘙痒20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皮肤瘙痒,搔抓或轻度碰撞、摩擦后易出现水疱,水疱糜烂结痂痊愈后留有瘢痕样红色丘疹.在正常皮肤或陈旧皮损表面可出现新皮损,病情迁延不愈,皮疹渐增多并蔓延至膝部及肘部.期间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曾诊断为湿疹、结节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等,使用泼尼松、西替利嗪等药物口服,恩肤霜、皮康霜、皮康王等药物外用,
期刊
目的 研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其受体(KGFR)反义寡核苷酸对KGF介导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KGF引起的HaCaT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以及KGFRmRNA反义寡核苷酸对KGF的抑制作用.结果10 ng/mL KGF刺激24 h后可使S期比率较自然生长组增加15%(P<0.05),并伴凋亡增加2.9%(
患者女,40岁.因左手拇指、食指屈侧皮肤坏死2月伴瘙痒来我所就诊.就诊2个月前左手拇指指面出现小丘疹,瘙痒,搔抓后出现水疱、渗液,自行外用青霉素溶液、氯霉素溶液、氢化可的松溶液和甲硝唑溶液外敷数日,无明显效果,改口服乙酰螺旋霉素每日3次、每次3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5 d后又改服头孢氨苄每日3次、每次3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以及氯苯那敏每日3次、每次1片。
期刊
患者男,48岁.因乏力6年,喘憋4年,四肢皮肤变硬、肌肉萎缩3年于2004年4月来我院就诊.6年前患者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并行同种异体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其胞弟).移植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行两次化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