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中师生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江在渡江津下方汇入滔滔梅江。从渡江津逆流而上,沿着梅州城区往广州的205国道走到一个叫锭子桥的地方,穿过夹在田垄间的小路,便是被稻田和水圳包围着的幽静校园。
  这是我40年前的母校——梅州师范学校,一段芳华岁月永远定格的地方。
  有一个话题在长达40年间会不经意重提:为什么要报考中等师范?话题应从1980年的春夏之间说起。那时已恢复高考3年,各地均高度重视教育。同时,却发现乡村小学师资极为匮乏。决策层决定从初三毕业生中招收中等师范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以解燃眉之急。据说,广东省是从这年中考实施此政策的。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中考后暑假在坳背村山野间玩得正欢的少年,接到了乡邮员送来的被梅县师范学校(后改为梅州师范学校)录取的通知书,那股兴奋、那种憧憬是何等美妙,仿佛就在那一刻成熟起来。后来得知,同在大埔县的同届同学有43人成为同样幸运的人,梅州市在梅县、大埔、丰顺、平远、蕉岭等县从初中生中招录了200多名中等师范学生。
  当时,梅州师范上一届招录的是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自然没法限制,而我们这一届是首次从初三毕业生中招生,且预计竞争激烈。所以在填报志愿前要求考生必须填第一志愿,中师生必须在中考优秀生中录取。因此,当年仅十五、十六岁的少男少女,无一例外地不是凭着中考填报的梅州师范第一志愿进入校园的。在1980年9月1日开学后,那一颗颗非常单纯的心,在大会小会里接受着老师们灌输的“安教乐教”专业思想。至于当初是因为想尽快跳出农门“脱谷壳”,从农村人口转为公办老师“非农”人口;还是想着读师范包伙食费,且可尽早出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实现“割早禾”;或者认为就是想当老师等报考理由,从进入学校后就已不重要了。
  我们的老师当然称得上是人师之师。数理化的课堂里,老师们想方设法在枯燥的逻辑推演中把课上得深入浅出,让人回味不已;生物、文选、政治、英语等课程,虽然没有高考压力因素,但老师们从来没有敷衍每一堂课。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因为涉及“一专多能”的未来职业方向,老师们授课时表达出的点拨功力自是不菲。上了语文基础课后,讲客家话、潮州话的同学普通话水平就开始不“普通”了。粉笔、毛笔、钢笔的“三字”练習,事关从教的基础技能,老师没少下功夫督查。学业并不轻松,同学也不敢偷懒,相反,对要掌握的“金刚钻”或认准的发展方向,下的钻研功夫更为认真、刻苦。事后我们得知,当时站在我们讲台上的大部分是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老师,其中有3位还是副校长。我们的数学老师就是副校长,他只带一根粉笔上课,讲代数的时候要画一个圆,只见他手持的粉笔在黑板上迅速移动,一个大大的圆就呈现在黑板上,精准度不禁令人称奇。他说,当老师的功夫在课外,练习徒手画圆可节省时间用于讲课。心理学老师上课更是早已摸透了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理,调动着课堂气氛……
  学校对早晚自习时间的安排是雷打不动的。音乐课刚传授曲谱知识,就要求同学们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走上讲台轮流教同学唱歌。这样的要求,对我们这些青涩而腼腆的小哥真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记得是一个周日的午后,翻看着不知从哪借来的《中国青年》杂志,发现其封三页有一首名为《北国之春》的歌,便夸张地打着拍子,生硬地在嘴里嘀咕着歌曲旋律,觉得挺好听。于是,一遍、二遍、三遍地练,竟然可以轻轻地哼唱了。禁不住拍了下大腿,我终于有歌可教唱了。于是找来未经裁剪的大开白纸,用红毛笔写曲谱,用黑墨水填歌词,登台完成了人生首次教人唱歌的经历,内心不禁一阵欢喜。经此历练,人前的羞怯感似乎消退了许多。
  面对一群凭优异成绩考入的学生,我觉得,梅师的老师最大的特点还是生怕自己的学生不够优秀。明明知道自己的学生以后的职业方向是小学老师,但教数学的老师还是要对那么几位数学爱好者“开小灶”,鼓励其成为数学家。其他课的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在全面发展的总要求下,纷纷要求学生拥有突出的一技之长,无一例外地都要掌握多种技能。
  音乐老师颇有艺术家风度,充满激情。他不但让学生教唱歌曲,还要求学生每人务必掌握一种乐器。这对经济拮据的学生,或从小生活在贫困山区缺乏艺术熏陶的学生来说,无疑颇具挑战。一时间,宿舍内外、校园周边,经常响起二胡、笛子、风琴等各种器乐的声音。我也在梅城买了把二胡,请教老师如何运用左手虎口在千金位置持住琴杆,如何运用手指定弦、切弦,确定音调位置,然后拉动涂了松香的琴弓摩擦琴弦,按弦与运弓配合相互作用,让旋律从琴筒奏响。为了增强演奏效果,还学会揉弦、颤指,拉出点颤音、滑音的意思。那年暑假,带着二胡回到坳背村,迫不及待地想在老祖母面前露一手。拉着拉着,祖母说:这“割鸡”的声音有什么好听?祖母这样的评价我虽有点失望,权作她不懂。但在当晚,几个年轻人在村口老井打水上来冲凉后,在那混着稻花香的夜风中,我拉起了刚学的《军港之夜》旋律,在场的一位从广州读书回来的表兄竟然跟着和唱起来。拉到起劲时指尖加了些颤音表达“海浪、海风”的声音。那美妙的学有所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自己只有半桶水,怎能给学生一桶水?这是老师们常常用来强调“术业有专攻”的口头禅,也寄寓着学生今后能“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的最浅显的道理。在我看来,师范的老师们都希望学生桶里的水比自己多,时时处处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学多练。他们也深知,这些初中上来的学生可塑性和接受能力特别强,教与学的实践互动中,他们也更有成就感。尽可能多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老师们可谓用心良苦。我原来是位数学爱好者,所有学科中就数语文最差,可老师看了我写的一篇稚气十足的作文后,要我多看多写,培养文学爱好。在老师的启发下,我慢慢养成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一个周末步行到程江街凭印有学号的学生证领取家里寄来的10元生活费,不经意走进了新华书店的营业点,发现了一套4本装的小说《基督山伯爵》,很快看得入迷,邻近书店打烊,咬咬牙花4元钱把这套书买了下来。当时的4元,足以改善一个月的伙食,安慰辘辘饥肠。买书当然也抵御了对阅读的饥渴。   当时的中师生不用交学费,吃住全由学校负责。据说每月有十八九元的生活补助,基本上补到了伙食費之中。因此,同学们的零花钱靠家里寄,通常是每月有5元至10元,有些家境困难的甚至不定期寄钱。这些零花钱除了购买必需的小文具外,大部分男同学用来保障靠正常供餐填不饱的肚子。早餐排队打粉、面、粥,午餐和晚上打了菜后到指定餐桌取饭,米饭统一蒸好在铝格子里,先由厨房师傅用铝板勺划成八块,每人用铝勺取出自己那份。迟到的同学,只能吃到那份被铝勺左右夹攻过的最薄的那一块。老师食堂窗口常有饭菜可供不够吃的同学选择,先到先得,数量不多。学校周边也没有商店供应食物。澡堂边有个校园内唯一的小卖部,生意不错,每当晚自习后,有莲藕汤、小笼包供应。交一毛钱或三两粮票可以得到半碗搪瓷饭盆汤水,里面有几块藕,上面漂浮些油星。寒冷的夜晚有热气腾腾的藕汤相随,美妙之至。
  我们的宿舍并非新建的标准化房间,而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民居,据说是原国民党陆军上将刘志陆被没收的府第。走廊是水泥铺的,顶上分布着若干个采光瓦,白天的日光可以从采光瓦照进这个摆了15张双层碌架床的大房间。住了29名同学,上铺的同学从用作攀爬的木坎跳下到木地板上,房间一阵震响,楼板下方宿舍的同学免不了一阵惊吓。每个人都挂个蚊帐,成为相对独立空间。有一张上铺是空的,上面摆了几个煤油炉,课余时间有同学在其上煲点面条、米粥充饥,空气中自然常常弥漫着未燃尽的煤油烟气。晚修后还有周末的话题交流是比较多的。初学乐器的互相观摩比试是常有的。记得一位同学与我交流课外书阅读心得,他买的书扉页正好有这么一副联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看罢彼此不禁会心一笑。相互间借书看、借钱、借煤气炉和食品、分享热水瓶里的开水等等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最为难堪的是阴雨天或回南天,洗过的衣服无处晾晒,只能挂在上铺之间拉起的绳子上,若还滴着水,那狭窄的过道便积水潮湿。因此,同学间交流感冒、交流湿疹癣疥也是常有的事。印象中,没有任何人抱怨这里的居住条件。课室自然是通风敞亮,校园的球场与校外的田埂、程江河,为晨昏散步提供了好去处。周日,步行或借个单车经渡江津到梅城一逛,看看城里人的市井,也给单纯的校园生活带来愉悦。
  学习音乐,使得校园自娱自乐的生活丰富起来。那几首定时播放的歌曲《绒花》《乡恋》《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以及笛子独奏《丰收曲》等乐章,一直伴着勤奋而好学、单纯而充实的中师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二楼宿舍端头露台上,周末时间摆放着一台不时闪着雪花点的电视机,播放日本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周末时常常站着或踮着脚跟远远地追剧,为那夹杂着爱情故事的剧情所表达出的执着、拼搏、隐忍的柔道尚武精神所打动。那首跌宕起伏感染力极强的主题曲,也在年轻的心海激起波澜。也就在此时,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以及张海迪的励志故事等,极大地激发起同学们靠双手、靠奋斗创造美好人生的激情。
  花季少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心中偶然会漾起令人脸红耳赤的朦胧恋情,但学校明文规定不许谈情说爱,正在成长的身体也理会不了那青涩而懵懂的春潮。记得我邻床担任体育委员的同学,有一天兴致大发,跳过我床上,拍拍我的胸脯,很郑重地说:你是“鸡胸”,还没资格谈恋爱。这话当然很刺激我,“鸡胸”是客家话形容的一种胸椎骨向前凸出的畸形胸。我当场回怼他。事后也反观自己,瘦小的肩膀,了无肌肉、看得见肋骨的胸膛,真的是营养不良、尚未发育的症状。此后,真也关注自己的形体,毕业从教的两年里,捡来4块红砖,用报纸和铁丝绑成两个“哑铃”,每天进行扩胸运动。多年后见到此兄,反诘他:我哪里是“鸡胸”?一阵欢笑。
  少年心事当拏云。同学们心思最波动的时候应该在上三年级时,此时,同届读高中的同学读到高二就毕业参加高考,初中时与自己成绩相当或还差距较大的同学纷纷被名牌大学录取,这些消息无疑对敏感的同学构成冲击。而且我们这一届,原来说可选部分同学保送上大学,后来也成了一句空话。内心会有些许无奈,但还是会理性面对现实。特别是最后一学期进入到小学实习阶段,当把自己平日所学运用到课堂的实践中,为人师的职业崇高感和学有所成的获得感也油然而生。
  哼着《年轻朋友来相会》的曲调走出校园,带着丝丝留恋,也带着不知被如何安排的迷茫,回到所在县度过那个苦夏。一纸干部报到通知书,连同相应的户口、粮食关系,绝大多数同学被安排在乡镇及村里的小学任教,也有少数因当地实际需要而踏上初中讲台。我曾到一个镇的偏僻行政村(当时叫“大队”)看望一个同学,他与一个带点残疾的老师共同负责有近百名学生的一所学校,两个老师以“复式”教学的方式,轮番教语文与数学。白天非常繁忙,还要担心教室瓦片掉下砸到学生,晚上要防止蚊虫袭击,在这个简陋的校园里,他一干就是5年,直至这个学校兼并至镇里的小学。回忆那段岁月,这位老兄宽慰的是走出梅师后的“专业思想”没有丢,每每进入教学角色,便会忽略环境和际遇。看到他一脸憔悴、疲惫,我知道他处于身心透支状态。只要一讲到教学与学生,他读书时的那股专注与固执并存、敏锐与腼腆同在的憨态又呈现出来。他可是当年镇里的中考状元啊。
  不久前见到担任县教育局局长的同学,问起当时一起从大埔县到梅师读书的同学情况。他告诉我,当时的43人当中,约有七成仍在教师岗位,其中七八成担任了学校行政职务,除了少数女同学已退休,大多数还在教书。
  走出梅师校门后,他们其实都很努力。很清楚自己全日制中专起点学历偏低,因此在工作中从高从严要求,印证自己曾经的优秀。在学历提升上也生怕落伍,参与继续教育尤为认真、用功。可能很平凡,但不平庸;可能很艰难,却从不气馁;说不上“创造奇迹”,但肯定做到了“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那是无怨无悔的选择,那是舍我其谁的责任。两个20年过去,他们依然是“挺胸膛、笑扬眉”,要证明自己是八十年代最为优秀的“新一辈”。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教育体制变化,不再招中师生。但是,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样的一群人,被时代所选择,以他们坚韧的努力,填补了基层教育事业的一个空档,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此刻,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句,献给八十年代中师生:因为优秀,所以担当。
其他文献
一  小妮子,我看见你在路口,走下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朝半山腰的围龙屋走来。  时隔二十年,我的小妮子,你再次回到童年生长的村庄,回到这个已经是断壁残垣的围龙屋。  我,你的外婆,让你无法释怀。自小我就最疼爱你,因为我看出你是四个外孙女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今年你满四十周岁了,你是驰骋商海的女强人。我的小妮子,外婆没看错你。  你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你记忆中白墙黑瓦的民居。这个围拢成半个月亮的围
期刊
今年回家上坟和往年不同的是妻因故没有回来。  老家的上坟习俗一直是定在清明节的前三天,这天家族里男女老少在规定的时间几乎同时走向各自的祖坟。我们这血统亲近的一脉也不例外,沐浴着春风,伴着鸟语花香,谈笑风生地走向祖坟。清明节在万木萌发、百花吐艳的时候到来,渲染的是一种欣欣向荣、欢快明朗的氛围,但它特定的历史内涵注定它必将裹挟着厚重的悲凉和伤感。如今年少一代即奉行了缅怀前辈、悼念先人的宗旨,又将这充满
期刊
陕南汉阴地处秦楚蜀接壤之地,它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浩浩汉江、悠悠月河分流其间,山川秀美,地灵人杰,亦是享譽省内外的黄金大县、“中国家训”文化之乡、书法之乡和美食之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文化名人如子贡、孟浩然、张籍等文化大家都游历过汉阴,南北朝骠骑大将军李迁哲、唐代宗师怀让诞生于此地,相关的历史文献中也多处提及,其境内有阮家坝、杨家坝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可登古城墙寻旧迹,望文峰塔
期刊
1  鸡鸣五更,父亲骨碌碌地起床了。院子里便传外来,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是磨刀的声音。  娘说几把镰刀都磨成片了,这是要干什么?说父亲犟得狠,自己睡不着闹得全家都别想睡。磨刀声均匀有序地从院子里传来,沙沙沙,沙沙沙的,令人心惊胆战、失魂落魄。那恐怖的声音,从谷雨时节开始响起,到麦收止。镰刀锃亮、锋利,镰刀割倒了麦子,父亲又将割完麦子的镰刀插在墙缝上,待来年继续拿出来磨。娘说是父亲猴急,看到麦子一
期刊
一天  露水装进了表盘  时间,驾驶着汽车率先开工  在升降电梯里  分走了地铁的部分人群  开花的自然之物,首先是白云  树的赖床症持续到中午  才长出灰尘,逛街的猫狗尊卑有序  坐在公园的相亲角休息  清洗暮年的老人,练习广场舞  他没有伸出的手  摸到了槐树花苞,女孩生涩的脸颊  直到孙子撕扯他的回忆  乞丐回到街道,抛售过剩的徒劳  碗里的阴影越来越重  一只小小的蚂蚁,整天都在做一件事 
期刊
陕南汉阴北枕苍莽秦岭,南依逶迤巴山,中横秀丽凤凰山,碧波荡漾的汉江和蜿蜒流淌的月河分流其间。在这片秀美山川里,世代居住着一个家风纯朴、人文厚重,生生不息、守望相助的沈氏大家族。自明朝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以来,历经559年,沈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沈氏家谱》记载,公元前1042年,在今临泉县置沈国,封文王第十子沈氏始祖聃季载“食邑于沈”。公元前170年前后,沈氏后裔被封南迁,先后移居到
期刊
“求新求变”符合艺术的秉性。  创新,也是相对于一个旧的抑或既定的范式而言的。这范式,可以是文学传统给出的,也可以是当下的文学现实给出的。  创新性的写作必然伴随着创造性。如若不然,便是个人才能的缺陷。  某种程度上,“出格”也是必要的。因为写作所呈示的不仅是人和生活庸常的一面,还有种种极端处境,边缘的、零余的状态。与此相伴,便有了艺术形式上的调整和改变。  带有探险性质的写作,无疑是有代价的。但
期刊
一  三十岁生日那天,春山收到了娜娜精心准备的礼物。与其说是礼物,不如说是最后的通牒。那是一条冷冰冰的信息,上面写道——我走了,不要再找我。春山放下手中的稿子,立即給她回了微信,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随后又拨打她的手机号码。不出所料,这一次,她又把他全方位拉黑了。  “这一次,又是什么幺蛾子?”春山嘀咕道。随后,又看了看表,还有两个小时才能下班。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三次了,春山有点麻木,
期刊
俯瞰陕南大地,在秦岭巴山群峰环绕之中,有一处浩渺的汉江,清秀的月河缓缓流过,在月河蜿蜒流过的地方环绕着大片大片的平川,仿佛是鑲嵌在群山之中的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南边的竣山犹如凤凰展翅,正欲向苍穹飞去;北边的低岭宛如一条巨龙,屈曲盘旋,安静的守护着这块福地。在这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奋进而幸福的人,这就是我的家乡——汉阴!  她从远古走来。远到鸿蒙初判,人猿相揖别,留下新旧石器的遗迹;远到三皇五帝,
期刊
张 军  80后,生于陕西蓝田,现居铜川。中国科普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高研班学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理事,中国少儿科幻探秘小说领军人物,“小高鬼读书团”创始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動摇。”  课文中的白杨树,既高大又挺秀,他们阻隔风沙,固守家园,被比喻为驻守边疆的战士。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