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教学中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而相比较而言,高中化学课程又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化学实验的比重,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水平,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意思,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加大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推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在教学中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求,高中生培养核心素养非常有必要。依据社会发展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因素,包括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信息素养、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发展、学习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概括一下就是指一个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怎样充分利用学校里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在教学中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现实的高中化学课堂上,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们也不会真正打心底里对化学感兴趣。在一些学校,老师甚至都只教一些只为应付考试的化学理论知识,没有教学生怎样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化学理论知识都比较抽象,这样往往会造成理论与日常生活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化学老师不应该因为教学压力而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在教学中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策略
  1.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
  高中化学知识同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很多知识内容仅仅依靠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关系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教师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转变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
  比如,在实施“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教学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产品,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电木、聚乙烯、聚氯乙烯、人工合成橡胶等,指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使其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的化合物,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是许多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同系物的混合物,由千百个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虽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都以简单的结构单元和重复的方式连接.
  2.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素养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大力倡导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态,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对知识的学习更为专注,让他们高效的获取知识与习得技能.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巧妙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觉学习,借此培养他们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素养.
  在开展“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时,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反应,如: 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询问: 哪一些反应人们希望快或者慢?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使其根据个人认知自由作答,由此引出课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主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和表达式,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 随后教师引领学生合作设计与完成实验,让他们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着重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3.发挥问题导向功能,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属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中的重要内容,还比较难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推理能力较弱,构建化学模型的能力也不强,他们还很难找到探索的切入点. 对此,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极力发挥出问题的导向功能,紧扣所授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培养他们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
  例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过程中,教师先展示“西气东输”的图片,询问: 天然气能够经过几千公里的管道长时间运输,这体现出甲烷的什么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出具有稳定性,指导他们利用实验来验证.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 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追问: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结构决定性质,那么甲烷有着怎样的结构? 学生回忆旧知识,写出甲烷 甲烷的空间构型又如何呢? 是平面结构还是立体结构? 鼓励他们大胆猜测,根据提供材料搭建模型,进一步以气球为素材,使其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 随后教学继续利用问题引领学生探究甲烷同其它物质的反应及用途.
  4.立足化学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老师是学生们创新思维形成的引导者,需要合理的改进化学实验的方法,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化学实验就是按照一定目的,运用设备和仪器进行探究的过程,具体的实验方法是多样化的。高中生们虽然具备了- -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千篇一律的实验方法于学生们而言并没有在创新思维培养中发挥太大作用。基于此,化学老师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方法的优化,引导学生们拓宽思维,在半开放的实验中和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和探索。例如,在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时,通常情况下的实验是试管的底部放置有一定湿度的棉花,在旁边放置上铁粉后用酒精灯先后加热湿棉花团和铁粉,观察整个实验的结果。这- -实验的设计也有很多不足,比较突出的是操作起来复杂性较强,试管容易被破坏,实验的成功率也不高。基于此,化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怎样改进实验。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发现可以通过加热加热硫酸铜晶体粉末获得稳定的水蒸气流,用硫酸铜代替湿棉花团作为水蒸气的产生源,于是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改进实验,在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学生们也获得了创新思维的锻炼。
  5.延展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延展思考,是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延展思考得以进行的基本方法是提出问题,有了问题作为线索,思考才会有所依凭,也才会有所延展。在化学的教育中,要为了使学生得以延展思考,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让他们经常围绕着某一.主题发问。例如,做了草木灰提取钾盐实验后,就要学会问:“草木灰中的钾盐从哪里来的?”“哪些植物能提供这些元素?”“提取钾盐的方式还有哪些?”“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大批量地提取钾盐?”“还有哪些实物中含有钾?”“钾对于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钾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事件展开的,能有效地扩展知识范围和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延展能力得以增强。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可直接给出答案,最好引导他们对问题作出各种各样的假设,并依假设去证实或证伪,根据科学的原则和科学的依据,经过一.定的科学加工,对未知的事实做出相应的符合一定规律的解释。如此一来,学生的科学精神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并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下,高中生的学业压力相对小学、初中来说是相当大的,高中的教学任务也比较艰巨,老师重视考试成绩和教学效率,这就导致了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了实践操作,老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不够重视。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很多老师都很有必要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多下功夫。然
  参考文献
  [1]肖克虎.构建任务 激发兴趣——高中化学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1(52):137-138.
  [2]吴显娅.基于“問题导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1(18):91-92.
  [3]蒋慧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21(06):38-39.
  [4]鄢桂珍.例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深度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2):56-58.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写作等学习活动。可以说,识字教学效果是影响学生语文基础的直接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虽然时代不断变迁,学生也不断接受着外来文化,但是识字仍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体现课外阅读的价值,提升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使其在好奇心的引导作用下掌握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提升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课
摘要:STEM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念,其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确保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摘要:目前,日常生活中车辆随处可见,所以在交通中车辆故障也时常发生,如轮胎爆炸,两车相碰等,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混乱。这时,事故清障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目前常见的事故清障车类型有:皮卡、清障车、平板清障车、拖吊联体清障车等。  关键词:事故清障车;交通事故;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清障车所具备的功能并不是很完整。如果事发地点又出现其他问题,他们无
摘要:新课改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原本作为“副科”的初中体育课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初中体育课的有效开展能够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育,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初中阶段体育课课时严重不足,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极度不均衡。教师要积极思考策略,激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摘要: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应试教育理念逐渐被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所替代,初中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存在,也在不断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道路上。议论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关键,借助序列化的训练模式,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就从训练序列化的教学原则入手,深入分析如何更好的展开训练序列化语文议论文写作活动,以此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进而让学生能够拥有清晰
摘要:最近这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影响,美术科目也受到了更加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在高中美术学习活动中,欣赏课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而如何才可以更好地激出同学们对于美术欣赏课的兴趣,也已经成为了高中美术教师一直以来都在探究的课题。基于此,下文就围绕高中美术欣赏课激趣教学策略做出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要: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操性。这就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对相关的知识点要灵活地运用。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导高中生自主探究,发展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同时,怎样能够更好地将高中化学知识的核心知识呈现出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摘要: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开展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来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各项数据技术的分析应用来加大功能性的开发,以此来提高生产生活的自动化、信息化与电子化水平,为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加大对于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软件工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软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思想品德和良好素质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尤其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更要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做到“爱满天下”,帮助每个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生活化;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立德树人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加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