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作文》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这是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四幅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先在总体上看懂四幅图的主要意思,搞清图上画着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四幅图画面生动形象,图意清晰明了:两个小学生在操场的树木上拉着绳子玩跳皮筋,一位大人走过来劝阻他俩,被教育一番后,小学生知错就改,帮树木包扎并扶正。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编故事,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2.根据画面内容合理想象,编成完整的故事。做到情景合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编的故事写下来。
  训练目标:1.初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话,并能恰当地选用词语。2.知道要讲文明,不能破坏环境。
  重点:如何大胆、合理地构思故事情境,以及怎样把故事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抓住每幅图的主体画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四幅。
  教学时间:60分钟。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精彩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想)我们先看第一幅图:出示图。
  2.整体感知: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观察。(1)这幅图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两个小学生)。(2)主要讲他们在做什么呢?要求:大致上讲清图意。(两个小学生在操场的树木上拉着绳子玩跳皮筋。)
  师:我想大家都是起名字专家,给他们起个名字吧!
  生:小红、小军…(师板书:人物:小红、小军…)
  师:你觉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呢?生:操场、花园…
  师:在什么时间? 生:早晨、下午…
  师:如果你们玩跳皮筋时,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兴高采烈、无忧无虑…(生一边说师一边板书)。
  3、谁能完整地说一句话?(根据时间、地点、人物)
  老师有个要求:谁说的语言最美?
  生:星期天的早晨,小红和小军把皮筋绑在树上尽情地玩耍着。
  1、 正在他们玩得高兴时,谁来了呢?
  生:叔叔、老师、大哥哥…(师:板书)
  (3)再次看图,局部了解。
  师:你知道叔叔对他们说了些什么吗?
  生:学着叔叔的样子。(抽生模仿)。
  先看:叔叔的表情是什么? 生学一学(生气、气愤、怒气冲冲、大发雷霆…)师板书。
  再看:叔叔的动作?只见,他一只手背后,一只手指着他们气愤地说:怎么能在大树上玩呢?
  5、小红、小军听了叔叔的话,会怎么做呢?
  生讨论、交流。师再贴2、3图片。指名说,师生评议、补充。讨论明理。①这件事谁做错了?错在哪里?引导看图l。②后来他是怎么改正的?引导看图2、3。这两个小学生开始在树上“绑皮筋”玩耍,后来“解开”并包扎好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结合训练重点,联系图文理解“知错就改”。
  师:小红、小军也和你们想的一样。听了叔叔的话,连忙拿下皮筋,给叔叔承认错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
  生:叔叔,我们错了,不该在树上玩…
  师:看看他们此时的表情?
  生:惭愧、不好意思地、羞涩地低下了头…
  师板书:心里活动。心里肯定难过极了。(我们不是保护环境小卫士,而是破坏环境呢?)
  师:是呀,叔叔温和地说:小树不仅给我们提供氧气,而且还给人们带来这么美的环境,我们怎能破坏呢?
  2、你瞧!小红和小军又怎么做呢?
  生:给小树包扎。
  师:你看,他们师认真地还是快快地包扎?
  生:一丝不苟地、内疚地…师板书词语。
  师:不一会儿,他俩和叔叔把每一棵小树扶正、包扎好。
  3、这时,叔叔看到他们的表现,表情又是怎样呢?出示4幅图。
  生:露出满意的笑容、灿烂的笑容。师板书词语。
  师:忽然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响,小树叶欢快地说:说什么呢?
  生:想象。
  生:谢谢你们救了我的生命,我们感激不尽。我们再也不敢了,今后会让更多的小朋友保护你们的。
  师:最后,小红和小军给叔叔说声再见!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4、故事講完了,谁能起个题目呢?
  生:爱护树木、小树也有生命、小树的一天…
  师:谁能连起来讲述一遍?
  抽生讲述。
  (4)生整体再次观察图。
  图1:两个小学生在操场把皮筋绑在树上玩耍。这时一位大人走过来劝阻他们。
  图2:他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向叔叔承认错误。
  图3:他俩和叔叔认真地把小树包扎并慢慢扶正。
  图4:和叔叔高兴地说声再见,回家了。
  5、题目有了,故事讲了,能不能写下来呢?
  生:写作,师提示空格和加标点。
  (5)看图,连句成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说了每幅图的图意,接下来,看哪个小朋友能干,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但一定要注意在各幅图之间加上恰当的词句,把各幅图的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前后贯通,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①自由准备。②指名说,评议。③同桌互说。提醒同学们: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习别人说得好的地方,及时纠正自己说得不全或说错的地方。
  9、练习写作。①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②黑板上的词语供同学们选用,要用得恰当,注意不一定每个词全都用上,也可换成其他词语。③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10.选一部分交流,评议。①对写得具体的、条理清楚的习作给予表扬鼓励,可进一步要求丰富词语。②对写得较含糊、内容也不具体的,让学生们共同修改。
  11.同桌互改。誉抄。上交。
  12、批改。(为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评分不宜
   过低,能把事情写清楚、写通顺的就可打优。对于差生,如果作文不符要求,经面批修改后进步,打及格。使差生的成绩逐步上升,激励写作热情。
  板书:
  时间:早晨、下午…
  人物:小红、小军…
  地点:操场、楼下…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第四幅图
  兴高采烈、尽情、怒气冲冲、生气、 一丝不苟、内疚 满意的
  高兴 气愤 灿烂的
其他文献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个体之间在心理上存在较大差别,每个人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独特性和群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才得以显示。  个性化较深与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有关相近的内涵,都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态度等,都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挖
[摘 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怎样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应用    顾名思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
摘要 同课异构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教师对课程改革思想的不同理解,同课异构反映教师的课程定位。实践证明这种教研活动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并且促进教师的群体成长,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作用,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关键词 三维有效整合 创造性使用教材 个性与风格 反思成长    随着课程
【摘 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越来越多不良的消费行为。本文对小学生的不良消费心理、观念和习惯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如何减少各方面的影响,进而引导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健康科学的消费。  【关键词】小学生 消费 消费心理 消费观念 生态消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层次及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包括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应该说,在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课程资源的开发还主要依靠的是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他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内在的学术品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他们是无能为力的,也无法苛求于他们。因为要使统一的课程开发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就必然地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必然地合弃具体地区和学校的特殊
【摘要】完形填空是英语学习和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较为抽象而富有逻辑性的试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正是由于这部分题型的关键,造就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因此我对做好完形填空的应试策略思路如下:  【关键字】完形填空;逻辑;应试策略    一、了解完形填空的题型特征。    完形填空是中考英语试题中比较难的题型。一篇短文中间留10~15个空格,所占比分在10~15分。每个空格给出4个
【摘 要】小学生由于各自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不拘泥于单一的估算策略,从每个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为他们提供广阔、开放的思维空间,本文笔者就如何小学生培养他们估算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摘要】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的生活”。而三岁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涂鸦期,他们进入幼儿园后,一部分幼儿对绘画感到好奇,他们对自己在纸上画出的一道道线条,会感到兴奋不已!一部分幼儿则对绘画不感兴趣,甚至惧怕绘画。特别在小班年龄段,孩子刚刚接触绘画,教师启发、肯定、引导及正确的评价,会让幼儿感受到绘画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点燃;发现;体验;自信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经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目前有一些学生一谈到作文便抓破脑袋,视为畏途。故此,习作教学应从兴趣入手。怎样才能使学生思维的潜能被开发,习作的情感被激活呢?  一、以说促写,激发写作兴趣。  说是写的前提,说的收获
【摘 要】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成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对小学语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方法作了阐述,从学习反馈的利用,情境的认同,思维的创新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同化。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反馈和评价 自我教育 自主自立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与其说智力因素潜力的开发快慢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莫不如说非智力因素更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