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锥截线极坐标方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

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1983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中,有如下一题: 如图(图一),已知椭圆长轴|A1A2|=6,焦距|F2F2|=421/2,过焦点F1作一直线,交椭圆于两点M、N,设∠F2F2N=a(0≤a<π),当a取什么值时,|MN|等于椭圆短轴的长。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这道题,但其中以应用圆锥截线的统一的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e为离心率,p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来解较为简便(解法从略)。凡是过圆锥截线的
其他文献
<正> 本刊收到庆祝1987年数学题100余题,限于篇幅,只能选载其中一部分。谨向来稿同志致谢,并致歉意。编者 1.1987年元旦是星期四,那么21987天后那天是星期几?(旌德中学许月华
<正> 平面几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夹角为θ(0&#176;<θ≤90&#176;),那么cosθ=|(BC~2+DA~2-AB~2-CD~2)/(2AC&#183;BD)|。 (运用余弦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临终病人的数目日益增加,临终护理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临终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
<正> 选择题是近几年来才在国内外的数学试题中采用的一种命题形式,它的好处是:1.由于题目小数量多,可以比较全面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一个出得好的选择题往往不
本刊1984年第6期刊出陈远利同志“Finsler 不等式的推广”一文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兴趣,不少人给本刊编辑部来稿来信。其中大部分的内容是给出前文末一个猜想的证明,如浙
<正>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内容是立几的基础,其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垂直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现把复习题分类如下: 一、关于点线共面、线线共面的问题 1、
1998年12月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发了第18期《成果要报》,向国家最高领导层通报了本课题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第三部分提出了遏制毒品犯罪的八项宏观对策建议:1.应将禁毒作
对一些数学题,我们可以先进行大胆猜想,再对猜想给予必要的探索或证明,若能证明猜想成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等教育是重要的经济资源,高等教育改革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统计是评价教育资源供给与“两型社会”建设需求均衡与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宏观管理中对教育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