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开、闭椎板脊柱后柱解剖与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完整打开椎管内肿瘤切除后,复原椎板重建脊柱解剖结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14例;年龄13~62岁,平均38岁;颈段椎管内肿瘤10例,胸段椎管内肿瘤14例,腰段椎管内肿瘤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开门或完整取下,椎管内肿瘤切除,复原椎板微型钛板固定,重建脊柱解剖结构。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脊柱活动度和椎管矢状径变化,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3~23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椎管内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脊柱活动度均位于正常活动范围内,未见明显受限。所有患者均取得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短期随访均未见脊柱滑脱、失稳等征象。末次随访时同一节段椎体对应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于椎管内肿瘤,采用后路椎板开门或完整取下,椎管内肿瘤切除、椎板复位、微型钛板固定手术,一方面可清晰暴露椎管内占位,另一方面微型钛板固定、植骨融合椎板,重建了脊柱原有的解剖结构与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探讨影响急性肾损伤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建立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系统和预防策略。方法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急诊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的患者400例,记录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史,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超滤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Cleveland评分和术中/术后24 h液体平衡量。根据术后血肌酐水平,分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
目的调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成人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危重症中心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静脉-动脉(VA) ECMO辅助的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成人患者资料。结果125例入选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4例(51例次),感染率为35.2%,每1 000 ECMO日发生7
目的通过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膜(PHBHHx膜)与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PSCs)体外共培养,探讨其对miPSCs黏附、存活及分化的影响;寻找一种适合制作心肌补片的生物材料。方法复苏miPSCs,传代后,将miPSCs与PHBHHx二维膜和PHBHHx三维膜共培养,72 h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用含和不含维生素C的分化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通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
目的探讨并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9月15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资料,以术前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因变量,对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继续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
目的探讨血浆雌二醇水平与新疆维吾尔族男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喀什地区健康维吾尔族男性500名,查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汉族男性人群的资料,随机抽取300名,分别检测血浆雌二醇,对比分析两种族间雌二醇水平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维吾尔族男性血浆雌二醇水平平均为(31.49±12.55) pg/ml,汉族人群平均为(26.68±12.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