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大麦新品种(系)的适应性比较

来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陕西关中地区大麦新品种(系)的适应性以及为大麦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份大麦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BDM0714-2-2-2品系的加权关联度最大,r=0.8980,最接近参照品种BDM1439-1,可认为其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综合性状较优,基本适宜在关中及相同生态区域种植.
其他文献
随着气候变化、种植模式及农业生产习惯的改变,绥化地区大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或地块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病仍发生较重;部分区县近两年蛴螬危害略呈上升趋势,并得到控制;大豆食心虫成虫羽化时期前推一周左右.文中进一步简述了绥化地区主要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日益提高,促使人们研究在不使用防腐剂的情况下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新技术.研究发现,以蛋白、多糖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为原料制备的生物可食膜用于食品包装,不仅可以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也能减少因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文中介绍了蛋白与多糖基膜的性能特点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总结了蛋白与多糖可食膜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可食膜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蛋白与多糖基可食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近日据《河南日报》消息,2021年夏,河南因暴雨致多地大豆被淹,但有一品种顽强地扛过了长时间水淹,并获高产,这个大豆品种就是郑1307.郑1307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研究员带领大豆育种团队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培育的大豆新品种.
期刊
1 月19 日,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茶叶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家扬先生在浙江杭州逝世,中国茶叶博物馆全体员工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王家扬先生.rn2月6日,因为新冠疫情,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中国茶叶博物馆推出《中华茶文化展》《世界茶 茶世界》《嘉色常在-中外博览会上的中国茶》等数字展厅,实现中茶博“云”上逛,二课堂线上学.
实现大豆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重要前提是合理配比施肥,根瘤菌介入栽培技术可以促进生育进程和产量提高,大豆中结合二者的效果阐述还较少.文中试图探讨根瘤菌介入条件下的大垄栽培大豆的施肥模型并作技术分析,为大豆高产高效栽培及经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栽培模式,利用D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获得最优施肥方式,然后利用拟合度检验并确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数据能够建立因变量(施肥)与自变量(产量)的三元二次方程.在氮肥为2.5元/kg,磷酸二铵4.2元/kg,硫酸钾4.8元/kg,大豆3.6元/kg的条
本文全面分析了遂昌县茶产业现状、优势与困难,从行业总体规划、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21年12月5日,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29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金陵讲堂线上平台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强化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为主题,交流国内外大豆科研与产业发展新动态,加强全国大豆科研和产业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大会当天直播点击量超过3万人次,盛况空前.
期刊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侵染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对我国粮食生产威胁巨大.RBSDV侵染后导致植株矮化.然而关于该病毒在水稻不同分蘖中的含量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RBSDV侵染淮稻5号40d后,病毒侵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分蘖数无显著差异.利用定量标准曲线y=-3.3749x+33.622,对不同病株内的病毒含量分析发现,接种40 d后植株间病毒的平均滴度无显著差异,均在105个拷贝每微克RNA左右;RBSDV在水稻根部的含量显著高于茎叶
为了能够进行藜麦籽粒产量的快速准确估测,本研究设置低(0.53万株/667 m2)、中(1.33万株/667 m2)、高(3.55万株/667 m2)3种藜麦栽培密度,籽粒成熟后收取植株样,测定相应农艺性状和单株籽粒产量,明确单株的籽粒干质量(y)和地上部干质量(x)的线性关系:y=0.330x-0.256.同时,模拟人工采收,发现单位面积下藜麦收获部分的籽粒干质量在低、中栽培密度下和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低栽培密度下线性关系为y=0.372x-0.189;中栽培密度下线性关系为y=0.52
甘饲麦1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等于1994年以优质大麦法瓦维特为母本、优质光芒大麦吉5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饲用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饲用品质优良等特点,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