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滚动式分层视唱练耳教学”实施报告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高等院校都将生源扩大到全国各地,办学方向也逐渐社会化、普及化。为了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素质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以利于各高校根据本校艺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音乐类各专业新生,近些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考作为全国普通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视唱练耳在各省都列为每位考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通过视谱即唱和听辨听写能力的测试来考察考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表现能力以及读谱能力,作为衡量选拔考生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如表1)。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曾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于学生现在已达到或已完成的水平能力,而且要关注处于形成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经过较大努力能够达到的发展状态。是否能在教学中找到一种既考虑到学生的共性需求,又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呢?作为地方普通院校,我院从2008年开始,首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进行了“滚动式分层教学”尝试,对课程改革进行有益探讨。
  一、解读与实践方法
  滚动式分层教学是针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扩大招生与生源音乐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从立足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和因材施教的角度提出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滚动式”就是将全院的学生打乱班级秩序重新调整,不固定班级、流动式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视听水平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级别水平考试成绩,采取可上可下的弹性原则,成绩优秀的可以进级,提前达到专业规格者甚至可以自愿申请免修,提前结业;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重修该级别或降一级学习,分层递进直至修完规定的学分。
  而“分层教学”包括了多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关于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实际水平测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别进行相应技能训练,各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和起点,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其次是关于教学目标的分层。根据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设计、制定出分层教学的目标,使目标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不同的级别能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真正水平,各层教学前后要有紧密的联系性,体现视唱练耳知识技能学习的延续性和音乐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包括长期目标分层、阶段目标分层、课时目标分层。第三是分层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听写、读谱、音乐作品这几个方面为主线,将教学内容由简到难分成不同级别,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听音训练,掌握正确地音准、节奏、能视谱即唱和听写较复杂的旋律,并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第四是分层学习评价。以发展的观点,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建立相应的动态考核体系,每学期根据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作适度的调整,提高整体音乐思维能力。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①基于这一思路,在对主学新生摸底测试的基础上,视唱练耳教研室老师确立了滚动式分层教学实施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法。
  1.教学目标与内容
  基于视唱练耳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分层教学中制定出了较为具体细致的分层教学大纲,将学习目标具体化、阶段化,每一级别都有不同的要求和起点,编制或选择适当的分级教材,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一级的学习任务,为晋级作好充分准备。具体的学习内容可根据本校生源的具体情况分为一至四级,分别对应学年学分制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程度。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如下具体目标(见表2)。
  在分层教学的理论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聆听、视听、编配、创作、律动、表演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音乐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音乐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记忆力,并依据学生各个阶段音乐技能的学习,在相应的水平及程度上学习。
  2.课程组织管理
  分层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原来自然班的建制,否则难以保证分层教学的科学性。这造成同一自然班的学生可能被分到不同的视唱练耳教学班。这种同一个学生的双重班级属性给教学组织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故在分组时尽可能将同专业、同系的自然班分在同一个组,将跨专业分级的班数限定在一个最小的范围。这样,既便于同班、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生活与学习,又能减轻排课、考试等教学管理压力。
  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学院还建立起相应的规定制度以规范管理,如制定《滚动式分层教学管理细则》、《滚动式分层教学基本规定》、《滚动式分层教学考试制度》等,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是滚动式分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各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教学纪律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滚动式分层教学达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教学时数与设置
  大学一、二年级开课,共四学期,2学时/周,总学时128节。每学期根据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实行分班调整,取消补考形式,将原来两年修完的课程延长至四年,任意一个级别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都将重修该级别或降级学习直至四级合格,方能结业。而对于学习程度较好或进步较大的学生,也可以采取弹性的方法插班跳级或提前修业。这样,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级别的知识点。
  4.考评机制
  学生的考核成绩绝非教学主体单方面的原因,它涉及教学客体专业基础、学习经历、嗓音条件、授受能力及学习方法等,滚动式分层教学的成绩考核不再简单地以单次期末考试作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而是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如出勤率、回课情况、课堂听写、课外艺术实践等纳入评价体系作为平时成绩,占30%。这种使学生重视了平时的课堂学习及课后实践,提高了学习自主性。期末听力与视唱分别占35%,为实现对同层次学生要求一致,真正反映“教”与“学”的状态,我们改变了以往人工命题的形式,建立科学实用的试题库,测试内容根据不同级别制定不同程度的听写内容,命题的范围应全面而基础,使试卷成绩能综合反映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分层考核让教师更能正确地看待测试,学生学会客观地正视自己。   二、结果与反思
  该院滚动式分层教学改革实施时间不长,为了更好地检测其效果,了解学生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在滚动式分层教学实施两轮之后,我们对此项教学改革进行了调研,主要采取了师生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对象为2010级的学生,共170人,调查内容涉及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学管理、学生心理等多方面。
  1.学生对滚动式分层教学的态度
  大多数学生认为滚动式分层教学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说明学生对音乐素质个体差异有正确的了解,知道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道理。
  2.分级教学效果
  改革地方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改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改革的成效。现以学院2010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测试与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为例,作如表3、表4的数据统计:
  表3入学测试分值段统计
  表3数据显示的是新生入学时的音乐基本技能测试,由于还没经过规范训练,只代表学生入学的水平能力。由于音乐学科所具有的技能性较强的特点,先天的素质与后天学习的环境对音乐基本素质形成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因此入学水平测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表4 分层教学成绩统计
  如表4,在实行滚动式分层教学后,经过较系统的技能训练,与入学测试相比,学生唱、弹、写、读等各方面学习成绩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由于我们是进行全院性的教学改革,无法同一时间与内容上提供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数据比较,但仍能看到其积极效应:
  a.更有利于学生在不同起点共同进步。滚动式分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音乐能力的个性发展,把音乐听觉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归为同一层次,尽可能解决同一课堂视唱练耳水平参差不齐的突出问题,使不同专业、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b.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授课中,一般教师是独立带班任课两年至学生修毕该课程,全班参差不齐的水平总是让教师顾此失彼。实行分层教学后,不同级别由不同教师负责授课,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材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在不同层次中接触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吸取更多的知识。
  c.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行分层教学后,各分级的内容和审核标准相对于前一级别都有更为具体的规定,水平相对集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肯定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顺利完成视唱练耳阶段的学习。学习年限上的弹性制度既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防止了隋性心理,为学生创造了平等交流和良性竞争的机会。
  但滚动式视唱练耳教学也有其存在的问题。
  a.在模式上还未能形成完善体系。滚动式分层教学不仅仅是简单教学模式的改变,这只是一个良好开端。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使用、课程构建、质量监控、考评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协同创新,如何使滚动式分层教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b.在分层上需要进一步合理化。该院每个专业规模并不大,分级不够成熟,而按目前全院统一分层、管理的办法,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就业定位不同,对他们的教学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单从专业水平的角度进行分层则忽略了专业特点。例如舞蹈专业,他们在入校前基本不学习视唱练耳,入校后他们的学习重点不在音高和节奏,而是如何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把握,及如何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加强舞蹈表现力等。这些有待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调整、改革。
  结 语
  滚动式视唱练耳分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在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期望建立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展示各自视唱练耳才华的平台,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各自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消除学习心理障碍,在适合自己的程度范围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自己潜在素质的最完美的展现。当然,一种新的教学体系的完美与发展并非朝夕之事,任何一种教学改革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新的问题,我们应明确滚动式分层视唱练耳学科定位,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不断完善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133页。
  [2]许敬行、孙虹《视唱练耳》[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册。
  [3]《对我国高校音乐本科专业布局与规模现状的分析》[J],《音乐研究》2010年第4期》,第34页。
  [4]张燕《论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课分级分类教学》[J],《黄钟》2006年第2期,第100页。
  ①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杨丽霞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其他文献
日,受学会①的委托,笔者参与了室内乐作品的征评工作。面对着这些以高师院校为主,随着改革开放潮流而涌现的数目不菲的综合院校中的音乐学院作曲系(科)的师生提交上来的多部室内乐作品,笔者一方面为有几部有一定质量的作品入选而欣慰——如荣获教师组一等奖的《边寨之夜》(戴丽霞作曲),《主题变奏随想曲》(康芮婷作曲);二等奖的《气》(张飞作曲);三等奖的《江浙情》《春晓》《越》《禅》(分别由王宇、马佳、郑刚、张
一、从原生态歌者难寻说起  对于优秀原生态歌者难寻的现状,青歌赛总导演秦新民于2013年3月答记者单妍采访时曾给出过以下说明:首先,原生态民歌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相对有限。从2006年开始,这几届青歌赛对原生态民歌的各种形态都展示的差不多了,开发出新的原生态音乐表演形式变得越来越困难。其次,自原生态唱法进入青歌赛后,团体总决赛上的高分几乎都被原生态歌手垄断。因此,每个代表团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挖
摘要:化学实验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验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验考试的内容日益增多,方式也在翻新。本文旨在化学实验考试方面做一些探讨,主要是强调要重视实验复习,做到系统与重点相结合,实验考查,重在创新能力和正确有效地进行评价等。  关键词:复习;实验;考试;操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技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
1963年4月7日至14日,全国首届二胡比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大赛是第四届“上海之春”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二胡比赛。  这一年,距刘天华先生去世已经31年;距杨荫浏先生到无锡发现、采录阿炳的《二泉映月》等三首绝世之作也已经13年;二位尊师之后,从1949年到这次比赛之前,二胡领域又出现了上百首新曲目,且佳作迭出,颇令本界人士振奋:  这一年,蒋风之、陆修棠、陈振铎等
我国现当代作曲家中,真正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者为数不多,赵季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笔者无论从人民音乐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作品遴选和总谱)过程中以及在多次聆听赵季平作品音乐会上,感受最深的是他众多音乐作品总有一种震撼人心、沁人肺腑的艺术魅力。他的音乐创作,无论高雅的交响乐、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舞剧、艺术歌曲还是通俗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音乐,都有着一种创新意识与回归传统的结合
摘要: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线,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归宿。素质教育的开展,能促进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  关键词: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通过人文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意识,提升岗位操作技能和
引 言  前些日子接到重庆师范大学唐力生教授的电话,就苏石林在当时苏联声乐界和教育界的地位以及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正面或者负面)展开了长时间的询问与探讨,试图对这位“中国声乐的奠基人”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由于苏石林并没有留下声乐方面的著述文献和录像资料,单凭“老辈们”的回忆录、口述材料作为佐证,分析评价苏石林的声乐方法、教学方法以及在声乐教育上的贡献难免有片面主观之嫌。重拾这篇搁置
摘要:实训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怎样把实训教学环节融会到艺术设计专业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确保实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艺术设计专业改进实训教学提出了几点设想,以期对今后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实训;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
18年5月29至30日,由哈佛大学音乐系音乐理论学科带头人克里斯托弗·哈斯蒂教授领衔的“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2018)”在哈佛中心(上海)顺利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曲家、理论学者围绕“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等中国当代音乐的不同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据会议手册所示,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哈佛大学与中国作曲家和学者的学术交流,鼓励中西方作曲家与理论家围绕作曲
叉音乐学大会(CIM,全称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anry Musicology),2004年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举行首次国际会议。CIM试图将所有音乐学分支学科汇集到一起进行借鉴、融合与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使音乐研究在各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开拓视角。2015年11月27日至29日由交叉音乐学会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2015第10届交叉音乐学大会在上海举行,这也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