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诸笔墨,乃解其味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批注阅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针对文中的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语言特色、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理解进行批注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不仅体现了我国“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而且能够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把新课标“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批注式阅读呢?
  一、从浅尝辄止到读思结合——教会方法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或者评价大都显示出“浅尝辄止”的现象,对文本中词语,句子或者内涵的把握大都停留在浅层,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存在误区,教师要引领学生把批注和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批注式阅读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在学生初读感知以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为了避免学生的批注过于浮于表面,在细枝末节打转转,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批注阅读的:“作者为了验证自己论点的正确(只要目标专一,并且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分别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在这些事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为什么?把自己的理由写在旁边。”在教师批注方法的指导下,有学生在围绕李时珍的事例中圈出了“从小立志,翻山越岭,走遍,访名医,尝百草,二十几年,药学巨著”等词语,并在旁边写到“从小立志”说明他目标专一,“翻山越岭……药学巨著”说明他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同样的也有同学抓住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每天坚持三幅”等句子中获得了自己的理解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多年,许多学生对批注式阅读并不陌生,关键是学生批注的效果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让学生找准批注的阅读点,把批注和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批注逐渐走向深入。
  二、从形诸笔墨到心境交融——沉入文本
  阅读,注重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从“识”到“得”再到“悟”的过程。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沉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心随笔走,意随文生,写下自己最为真切的体验感悟。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虎门销烟》一课,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与文本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深刻感受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以及认识到销烟行动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引领学生批注阅读的:①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关键词语。②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旁边做好标记,知道“销烟”一词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按顺序标出销烟的具体步骤。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进行品读,也可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在认识到销烟行动的来龙去脉以后,阅读感受就深刻多了,尤其是在文中的精彩部分“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许多同学都做了精彩的批注,有学生写到“万人欢腾,举国同庆,的确是令人振奋的一件事,我很受感动。”有学生写到“祖国万岁,中国人是不可被欺侮的”等等充满鼓励与振奋人心的话语。
  从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是有感情的动物,教师是点燃学生情感的引子,在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让学生经历从“识——得——悟”的过程,才能真正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实现学生、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境交融。
  三、从方法得当到解其中味——活用批注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二次创作,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里,教师要因材而批,依据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采取不同的批注形式和批注内容,活用批注,批注有法却无定法,只有学生采取得当的批注方法,才能在批注时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以情感人的记叙文,在学生批注阅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从情入手,抓住文中能够打动人内心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埃及的金字塔》这种说明题材的文章,学生在批注时,主要引导学生边读边画,找出作者重点描写了哪几处地方,为了使文章表达的生动形象,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对于一些诗歌散文性质的文章,在阅读批注时,主要引领学生画出自己认为美的地方进行品评、欣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重在赏与评;而对于一些历史题材小说类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则侧重于让学生补充时代背景,能够从古今对同一事件的处理中写出自己的个性批注……只有这样,学生在批注时才能够有的放矢,直接抓住阅读重点,为提高阅读效果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批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寻找最为恰当的批注方法,只有批注方法得当,学生才能解其味,进而全面提高阅读效果。
  总之,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虽然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学生批注阅读的质量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引领学生真正沉入文本,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形诸笔墨,体察到“文中滋味”。
  参考文献
  [1]臧锦.扎扎实实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批注[J].学周刊,2012(7).
  [2]韩中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J].内蒙古教育,2009(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理解能力的高低,可能会出现阅读中体验的差异,阅读后感悟的差异,这都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要珍视他们或深或浅的感悟,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要大胆地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持续阅读的习惯,日积月累,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更精彩的人生。  【关键词】小学生;读书习惯;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
【摘要】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三四年级;学生;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生活经验的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根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可以增加积累,培养语感,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诵读过程也是一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娴熟的诵读技巧及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技巧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诵读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很多老师过分强
【摘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素质教育包含“爱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背后情感依存,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爱的情感教育,让爱之花永远在学生心灵盛开。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爱;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是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关键词】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陶行知也指出:教师要做“既能负指导责任”,又“要学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一出遗恨千古的婚姻悲剧、生命悲剧。焦刘二人的悲剧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刘兰芝忍辱负重是否可以维系自己的婚姻  有人认为,若刘兰芝对婆婆的小折磨能够隐忍不言,就不致引起丈夫对婆婆的不满,因而也不会引发婆婆与丈夫的激烈冲突,不致使自己被婆婆所遣。此论似是而非。  兰芝成婚二三年来,与丈夫“相
【摘要】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语文文字训练为主线,“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兴趣;自学工具;自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实现与学生的高效沟通、交流,成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在此背景下,应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探究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我们传统的提问方式,提高自身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交流,进而推动初中语文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提问;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提问方式过于单
【摘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老师们除了教学课本中的知识外,还大量地补充、讲解、检测。就在教师以讲代读、繁说细讲时,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要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审视自己多年来使用教材的方式还能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我教过多年毕业班,总结出一些措施,归纳起来可以用“简约有效”来概括。“践行简约,追求有效”的根本目的是:在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减轻学生学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做才能使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诗词教学提出了五个建议:一是反复诵读,感觉音乐美;二是创设情境,体会意境美;三是欣赏意象,分析情感美;四是知人论世,把握风格美;五是比较阅读,提升鉴赏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