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希先:毛泽东的左膀右臂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务: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政治部主任,前敌委员会委员;牺牲年龄:24岁
  井冈山革命历史雕塑园里,竖立着19尊井冈英豪的塑像,这些英豪,都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人和为根据地发展壮大而流血牺牲的烈士。曾有“毛泽东左膀右臂”之称、牺牲时年仅24岁的宛希先烈士,便是其中一位。然而,这样一位在中共党史、军史上份量不轻的人物,人们对其了解却不多。
  毛泽东的左膀右臂
  1906年秋,宛希先出生于湖北黄梅县宛家大屋一个经营布庄的小康家庭。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十分向往革命,中学一毕业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旋即投身北伐行列。1927年“七·一五”宁汉合流后,宛希先参加了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并很快成为毛泽东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军内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助手。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挥师井冈。“三湾改编”时,身为团政治部主任的宛希先配合毛泽东,说服宁冈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袁文才同意起义军进驻井冈山,使起义军赢得了进驻井冈山的最佳时机。
  1928年4月,井冈山朱毛会师后,宛希先身兼红四军11师党代表和湘赣边界特委常委之职,在协助毛泽东制定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之余,他十分重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的第二个军事根据地九陇山的建立和巩固工作,使之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起到坚强的堡垒作用。
  由于党内、军内错误路线的干扰和极端民主化思潮的抬头,导致了井冈山斗争的“八月失败”,根据斗争的需要,组织决定让边界特委组织委员宛希先开始负责边界的“洗党”工作。在他的精心工作下,边界党的战斗力增强了。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宛希先对党团骨干要求过严,在对一些干部的错误进行批评与教育时毫不留情,方法上也有不当之处,令许多人下不了台。因此,在边界特委中许多人都对他有意见。
  1929年初,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阀策划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宛希先留守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兼任新组建的湘赣特委副书记,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反“围剿”开始后,宛希先穿梭于九陇山、三湾和永新、茶陵、莲花等县,并会同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共同组织力量顽强地保卫着九陇山军事根据地,使“围剿”之敌始终爬不上九陇山。
  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反“围剿”失败,特委机关被打散,宛希先以特委常委的身份召开宁冈、茶陵、永新三县县委联席会议,重新恢复特委,继续以九陇山为中心,开展领导边界军民的对敌斗争工作。
  误杀革命同志
  正当宛希先的对敌斗争工作正在有序地恢复和发展时,一桩意想不到事件的发生,彻底打乱了他的工作部署,并给他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龙家衡,永新县县委书记刘真的妻子、特委委员、永新县妇女部长。她虽然出身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但思想进步,很早就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投身革命,并与同她一道投身革命的学长刘真结为夫妻。一天下午,龙家衡正在九陇山开展工作,侦察员突然赶来告诉她刘真的父亲去世了。一听说自己的公公去世,考虑到刘真的家乡株塘村尚是白区,一时又无法同刘真取得联系,于是她决定自己回去一趟,加之时间紧迫,她来不及请示,仅向身边的同志交代了几句,便化装回了株塘村,然后藏在刘真一族叔家,暗地里安排公公的后事。
  办完公公的后事后,龙家衡即返九陇山。她刚到达驻地,就碰上了前来检查工作的宛希先。其实,宛希先此行是专门来找龙家衡落实一桩事情的,因为不久前警卫排抓到一个奸细,从他身上搜到了一封龙庆楼写给他妹妹龙家衡的策反信。
  宛希先见到龙家衡后便沉着脸对她说:“龙部长,你怎么一个人出山去了白区?去白区要通过县委或特委的批准,这是纪律你不会不懂吧?”
  龙家衡正想解释,突然警卫员手指着山下大叫:“宛书记,你看,白狗子进山了。”
  策反信、擅进白区、白狗子进山三桩事情罗列到一起,宛希先不寒而栗,愤怒不已的他狠狠地瞪了龙家衡一眼后,忙命令警卫排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赤卫队掩护区委机关赶紧撤往深山老林,又命令警卫排的汪排长将龙家衡先期押往九陇山腹地特委机关所在地等候审查,自己则留下率警卫排阻击敌人。


  再说这位汪排长,他本出身贫寒,苦大仇深,爱憎分明,听说这位妇女部长竟是革命队伍中的奸细,很是仇恨,于是在押解路上便“开审”起龙家衡来。他左一个奸细,右一个“老实交代”,起初龙家衡对此不予理睬,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便与汪排长吵了起来。汪排长气愤不已,竟掏出手枪来威逼龙家衡招供,龙家衡却全无惧色,汪排长鬼使神差竟扣动了扳机,可怜龙家衡阴差阳错,倒在了自己同志的枪口下。宛希先得到龙家衡被打死的消息后,很是震惊,心里十分懊恼。
  龙家衡惨遭不幸的事在边界特委和永新、宁冈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特委书记朱昌偕为首的一些土籍特委成员以及永新、宁冈县委的不少同志对宛希先纵容部下杀害龙家衡一事大为不满,甚至以此为借口,对宛希先前期的“洗党”工作也全盘否定,指责之辞铺天盖地。
  毛泽东满怀深情地说:希先是个好同志
  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恶化,上级安排宛希先被接替原中共茶陵县委书记谭思聪的工作。
  1929年11月,特委决定组织永新、宁冈、茶陵等地的红军和赤卫队到永新集结,采取联合行动,攻占永新县城。宛希先接到通知后,便立即着手组织人员响应特委的号召,带兵向永新进发。结果茶陵通往永新方向的路上,敌军已布下重兵,红军赤卫队根本无法通过,宛希先审时度势,决定保全实力,茶陵共产党武装不参加这次攻打永新的行动,并派情报员赶到永新向特委说明原委。然而,山高路远,加之反动武装道路封锁很严,情报员根本不可能及时赶到永新。
  攻打永新的战斗尽管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待茶陵到永新途中的守敌因永新失守而悉数撤走后,宛希先仅带数人赶到永新贺捷。宛希先一到,特委便在永新大湾村召开会议,会上众人声色俱厉地质问宛希先为什么不参加此次的联合行动。无论宛希先怎么解释,他们都置若罔闻,会议最后决定解除宛希先职务并关押候审。
  宛希先被关押在一间茅草屋里,他感到事态严重,如不尽快脱身向上级组织报告,弄不好有可能性命不保,他见看守员正抱枪打瞌睡,于是撬窗逃了出来。大湾村一带山高林深,加上夜黑看不清山路,因此,宛希先只好躲在山里,计划挨到天亮后再走。
  不久,特委一干人便发现宛希先逃走了,朱昌偕等人断定他一定是畏罪潜逃,于是连夜组织2000多人打着火把到处搜捕,结果赤卫队员们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宛希先。
  特委常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处置宛希先,除刘真为避“公报私仇”之嫌一言未发外,其他人竟众口一词“杀”。关在隔壁的宛希先对他们的发言听得清清楚楚。此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落寞和无助,他痛心不已。
  不久,两声凄厉的枪响,划破黎明前的夜空,惊殒天际一颗耀眼的将星,留给世人的只有扼腕叹息。
  一颗将星就这样陨落了,宛希先牺牲时年仅24岁。他死得很惨很悲很可惜,他本可以为共产党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他的死是一场悲剧,但更是一场教训。他的死在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毛泽东十分怀念这位志同道合的助手和战友。1945年中共七大前夕,毛泽东拉着何长工的手满怀深情地说:“长工,还记得宛希先吗?希先是个好同志呀!”在中共七大上,中共中央组织部郑重宣布宛希先等一批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而英勇牺牲的同志为革命烈士。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与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等人的谈话中,曾专门提到宛希先,“宛希先原来是个班长,三湾改编一下子就担任了营党代表。实践证明,宛希先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志。”
  当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何长工曾经回忆说:“宛希先是一位了不起的好同志呀!他1927年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很有才干,很有组织能力,很有领导水平,是毛主席身边很得力的干部。当年没有宛希先这些人,毛主席的队伍是拉不上井冈山的。”
  事隔60多年后,1992年萧克在《朱毛红军侧记》一文中也写道:“大家喜欢他(宛希先)性格开朗,说话直率,敢于批评不良现象。红四军主力下山之后,他留下坚持斗争。1930年听说他被错杀了。朱德有一次谈起宛希先,说他是好人,即便有缺点,也不应枪毙,我和知道他的人都有同感。”
  (摘自《文史博览》、人民网)
其他文献
第15届奥运会于195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没能获得金牌。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首先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中国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英雄。  许海峰,1957年生,安徽和县人。他从小喜欢用弹弓打鸟,并练就一手高超的射击技术,1982年入安徽省
期刊
红军首任总司令不是朱德,而是叶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曾发生过几次变化,先叫红军,抗日战争前夕改称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么,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首任总司令是谁?即红军首任总司令是谁?估计大多数人会回答是朱德。  其实,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叶挺。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挺就以北伐名将的威名蜚声中外,后来担任新四军军长。毛泽东曾当面称叶挺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并对他
期刊
董必武作为一个中共党内为数不多的、曾在国外学过法律专业的领导人,建国后主管政法工作,其法治思想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中共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以后,董必武的法治思想和民主政治思想在研究中受到更多的重视。研究者普遍认为,董必武是“依法治国”方略思想的最早奠基人和实践者,他在法学思想和法治建设方面形成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既是整个新中国依法治国历史进程的开端,也是新
期刊
刘丽,安徽颍上县人,14岁时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省下每一分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刘丽的弟妹最终没有考上大学,于是她便萌生了资助别的孩子读书的念头。  从2000年开始,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按摩师,俗称“洗脚妹”,月收入3000元。刘丽对收入这样分配:500元用来租房和个人消费,剩余2500元,扣除给家里寄的一些,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她资助了老家村里20个贫困大学生。从2006年起,又通过厦门
期刊
1981年8月8日上午9时28分,国民党空军第5联队督察室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从台湾桃园机场驾驶F- 5F型飞机起义回归祖国大陆,在福建某机场降落。黄植诚获得奖金65万元,1988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而时任台湾“国防部长”高魁元则因此事引咎辞职。  国共两党互相诱导对方飞行员起义  刘善本,是国民党空军第一个驾机起义的飞行员。1946年6月初,他奉命飞东京,载国民党官员去谈判,“我亲眼看到了作为战
期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3日下午,南京市军管会把各国留在南京的原使馆官员,召集到外侨处接见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敦请在华各国代表请求本国政府承认中国政府,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任军管会外事处处长的黄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各国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发言时使用汉语,没有进行外语翻译。  这时,加拿大驻华使馆首席外交官切斯特·朗宁用汉语对黄华说:“黄华先生,澳大利亚大
期刊
湖南省株洲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清纯幼时家境贫寒,自己又患有小儿麻痹症,左手残疾。可是,他勤奋好学,不断自强,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学历。然而,进入官场之后,为了谋取更高职位,谢清纯“积极”找门路花钱买官,不惜大肆敛财,最终走向悬崖,跌到谷底……  思想决定行为,他曾是励志典型  2015年12月24日,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湖南省株洲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清纯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33年党龄一朝
期刊
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很多淡泊名利的将军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我授什么衔都无所谓,那么多在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他们都没等到授衔,我还求什么?”  确实,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名将非常多,他们在红军初创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农红军中非常杰出的将领,但是他们却过早地消失在历史帷幕的后面……
期刊
职位: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牺牲年龄:25岁  在井冈山时期,人们曾一度将骁勇善战、雄姿英发的红军青年将领王尔琢、伍中豪、黄公略、张子清和林彪5人,并称为“朱毛”手下的“五虎将”,而王尔琢居于首位。  英勇刚正  王尔琢,字蕴璞,1903年1月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一户小康人家。他13岁开始在本村读私塾,4年后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此
期刊
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国2010年黄金储备排行榜中,中国以1054吨位列第六。近些年来,中国黄金产量逐年攀升。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有一支世界唯一的武警黄金部队,组建30多年来,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奔赴白山黑水、戈壁荒漠,累计探获黄金资源储量1800多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00億元,黄金部队因此被誉为黄金地质事业中的“国家队”。  王震:让部队去找金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黄金年产量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