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动态生成这个新名词也走进我们的教学。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机械、僵化的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的教学,从教材的忠实的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课堂教学赋予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备课中充分预设,体现动态生成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学生的差异和思维是难以预料的,由于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就能灵活应对教学中意外的问题,才能“临危不乱”。
  如一次“平均数”的教学:
  教师让学生为一名唱歌的同学打分。
  师:刚才的歌唱得怎么样?(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师:咱们每个人当当评委,给她评分如何?
  学生六人一组每人在发的一张表格中填上自己评的分数。
  师:同学们,表格中还有一个最后得分,你们六个人商量一下,最后给她几分?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第一小组:我们小组最后举手表决通过,给她打8分。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少数服从多数,7分打的最多,就给7分。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认为最公正的办法就是把6个人的评分加起来除以6,得到平均分8分填在表格 中。
  第四小组:我们小组与第三小组有相同的地方,但我们没有把6个评分加起来,而是打的最高的同学给打的低的同学,最后扯平刚好是7分。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模仿了电视大将赛中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除以4,最后得7.5分。
  师:同学们,刚才第三、四小组都提到最后得分应该是“平均分”,你们为什么要用平均分呢?
  生1:平均分公正、公平。
  生2:平均分代表了每個人的意见。
  生3:平均分在现实中用处可大了,我常听见平均气温、平均成绩等。
  教师精心设计预案,为学生动态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预设”和“生成”两者并重、和谐共创,使课堂焕发出精彩。
  二、鼓励学生对话,流露动态生成
  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需要有更多的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这样学生才会有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
  如:在一次随堂听课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最后出了这样一道题:1、2、4、( )、( )、( ),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看起来比较有规律,一位学生填出了第一个答案: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在依次增加,第二个学生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重复相加为后个数,老师满意地笑了。教师环视着全班同学,似乎没什么问题。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老师略显迟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想填1、2、4”,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亲切地说:“能说说你的理由吗?”那位学生慢慢地起头说:“我觉得重复也可以是一种规律。”
  说得多好啊!简单重复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大概受这种想法的启发,学生的热情一下又高涨起来,“老师,我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1、2、8、1、2、16……,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4的2倍,4的3倍”。时间已超过下课3分钟,但同学们依然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
  真为这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氛围而鼓掌。老师没有忽略这位学生,而是表扬鼓励了这位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又引发了同学的许多联想,这个题目的答案到底是多少,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预设相偏离时,教师不必忙着为自己的下一个环节奔忙,而应先来听听学生的分析、听听他们的想法,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这才是新课程理所倡导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三、抓住机遇,凸现动态生成
  启迪思维,让生成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捂、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如:在教学“8加几”时,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引出算式8+7=?。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8+7=?,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明白“凑十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试着计算8+6=?
  师:通过讨论你知道8+6=?
  生1:我知道8+6=14。
  生2:不对,8+6=15。
  师:(微笑地看着生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腼腆低声地):昨天我们计算9+8=?时,不是说9向8借1凑成10吗?那同样的道理,8向6借1,6变成5,不就等于15吗?
  师:你会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内容,真了不起!(这时学生议论纷纷,老师把这位学生的想法板书,让大家说说出错的原因,他也似乎悟出了错误所在,大家经过共同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你们又明白了什么?
  (还是生2):噢,我明白了,计算“7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3凑成十,计算“6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4凑成10……
  (他的迁移之快,令全班学生刮目相看)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牵而带之,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正是因为教者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与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平等对待,有效引领学生,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抓彩、随机应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定会走进更加灿烂的天地,让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都能留住那瞬间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 三课五环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犹如黑暗中的明灯为我们的高考听力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学生对听力考试望而生畏,听材料时心里过于紧张,我会给他们一些感兴趣的听力材料,比如歌曲、笑话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学生既练习了听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  关键词:“三课五环” 英语 听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堂听力课成功与否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
【中图分类号】G62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
【中图分类号】G630  2015年1月13日,我送走的第一屆毕业生结束了他们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五湖四海地扎回学校洋溢着一脸的笑容愉快地交谈着。“老师,您对我们说过,学生都是天使,只是翅膀受了伤坠落凡尘……”说话这位叫龙天佳一个漂亮的女孩,不施粉黛的清澈眼眸轻轻撩开了我记忆的窗纱。  2014年4月6日,刚接班主任工作的我坐在办公室一一拨打电话通知家长周日来开家长会。一个学生走进来说妈妈来不了
[摘 要] 近二十多年来,语言学家们对二语课堂的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内学习者的成功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课堂互动有关。由于课堂教学的多元性、同时性、即时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征的存在,不同的教师话语会对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某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研究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及改善设想,从而能够改进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们和教师双方受益。  [关键词] 教师话语;研究现
本文利用田间踏查初选和室内复选方法开展了葛藤优良单株表型选择,并对所选优良单株进行了组培繁殖技术、无性系测定、抗旱性和抗寒性的研究。同时依据生长速度和经济产量对各
【中图分类号】G625.1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复杂。每天忙忙碌碌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孩子们,爱与责任必须同行!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为一个最丰富多彩的自己”是我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路。因此,我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当好连接学生和课任老师之间的桥梁。每当开学初,我会首先和各科老师统一思想:门门都是主科,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平时我不间断、不
【摘要】:笔者从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结合平时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就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勇于面对人生,迎接挑战,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用真实的案例,因势利导,榜样引领唤醒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我的激励、教师的赏识、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培养自信,激励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植自信,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
摘要:大学生的文明程度以及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最为鲜明的体现。相对应大学生语言的修养就表现了其品位以及个人素质,所以在大学的现代汉语教学中,需要重视大学生语言修养的培养以及相关的训练,大学生的语言修养主要是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情况的有效反应。但是大学生在语言修养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怎样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已经成为了大学现代汉语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将对现代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筆者连续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自认为班级管理得心应手,高效扎实。对新时代的教育对象——学生,也能做到与时俱进,顺应他们的成长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在班干部的培养方面,因形就势,不断挖掘其潜能,做得很有章法,效果很好。作为班主任,培养好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我也乐于当甩手掌柜,放手班干全权管理,既锻炼了他们,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师生关系很是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