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写字成“蛇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我教一年级语文。在我的课堂上,也是经常和她们一样,总是习惯最后再教学生写字。有时甚至一个字都没教完,下课铃声响起,只好草草“收兵”。在我们的教学中,共同的现象就是让识字写字成了虎头之后的“蛇尾”。这样的教学让我们屡尝艰涩:学生生字过关率很低,听写错误连连,倒笔画严重。学困生表现更明显,教师花许多时间帮助他们二次记忆、书写。为了改变现状,让学生牢记生字,写好生字,有的老师只好让学生反复抄写很多遍。师生为此疲惫不堪,效果又如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无异于自设陷阱,自酿苦果。
  一、存在原因
  1.教师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学会记忆字形的方法,掌握写好字的技巧。简而言之,低年级识字是整个小学阶段识字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就是低年段的重点,更是难点。因为学生要正确记忆并美观地书写几百个生字都是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点滴积累起来的,循序渐进,缓急适度,要符合儿童的记忆特点和能力。不少教师本末倒置,忽视识写,倒是乐于把大量时间放在理解词语,讲解课文等环节。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语文课。殊不知,这恰恰没有完成课堂基本的重要任务。
  2.教师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时间不长。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小学生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为20分钟。教师们如果能重视此科学常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会精心设计识写教学,也就不会让学生在注意力极度低下的课堂末尾学习写字了。当然,读写放在课尾并不是都没有效果,但一定要巧妙设计,才能唤起疲惫的学生主动意识。
  3.惯于程式化,懒于创新,缺少教学智慧。低年段教材主要由识字单元与课文单元构成,课型不同,教学设计当然也有区别,有的课可以把部分生字与理解内容同时教学,有的宜最后集中识写,有的也能先写。可是,教师们不论上哪课,都是先读读,再说说,最后写写。老师们已经乐于依照习惯,因为这习惯正好是不必创新,不需智慧的教学过程。
  二、提出对策
  1.巧安排细设计,不拘一“时”学写字。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独特有效的识写教学,不能停留于千文一律的教学程式。这其中掌握最佳的学字时机最为关键。要做到把识写放在最佳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最后的几分钟。如教学《江南》时,揭题的同时就可教学“江”和“南”两个字。我这样设计的:
  先出示江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长江。接着板书“江”,问:你们可以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生答:左边是三个点,右边是工人的工。
  再问:看图想想左边的三点像什么?
  生答:水滴。
  我说:是呀,长江是我们祖国最长的河,江水滔滔,滚滚东流,水真多,所以左边有三点,表示水,它叫三点水旁。从高空俯视长江,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答:有点弯曲,像长绳子。
  师:对,它就像一条飘带,真美,所以我们写三点水旁要注意不能把三点写在一条竖线上,而要形成圆弧才漂亮。
  我在田字格中板演,学生描红。写好之后,再引导学生看图,指出长江以南地区的位置。继而学习写“南”。课题揭示后,教师说:江南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去玩玩吧。鼓动性的话语很容易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学生自然乐于读课文了。本课中,一共有七个生字。其中写好“江”的三点水旁是难点,“南”字笔画最多,容易出现错误,是记忆难点。所以,我把这两个字的教学放在课堂伊始,利用看图联想的方法首先化解。我的设计意图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记住并写好这两个字。
  三、“十八般兵器”齐上阵,不拘一“法”学写字
  低年段识写任务重,难度大,对教师和学生都是考验。怎样能让学生少费劲又能牢记生字,美观书写?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低年级老师课堂想要解决好却深感力不从心的问题。从个人的教学实践看,如果把生字看做敌人,我认为教学中要“十八般”兵器齐上阵,才能攻克。也就是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字的乐趣,从而轻松地记住字形。
  例如,猜字谜。字谜往往能让人最快地记住字形,并且一生难忘。至今我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说的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是“蒜”字。这些字谜一听就会,易于记忆,学生乐于记住并考考别人。我们的识字教学中要尽量采用它们,可以搜集已有的,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编。我在教学“来”字时,学生编了字谜:一粒米。我又补充说“小小一粒米,得来不容易,请君要珍惜。”学生很快就记住“来”的写法了。
  又如,说故事。孩子个个爱听故事,把生字编进故事中,利于学生巧记汉字,写好汉字。如教学“四”时,一位教师编了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两兄弟,想盖一间房,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学生们高兴地说好。于是,教师让学生伸出手指挥老师写。教师边写边说:“因为是兄弟俩一起住,所以房子要盖宽些,房顶要大些,这样下雨时才不会把墙弄湿,因此上宽下窄。接着哥哥‘撇’先进,弟弟‘竖折’后进,兄弟俩都进去了,才能把门关上,这叫‘先进人后关门。’”听了故事,学生写字热情极高,人人认真,写出了“四”字上宽下窄的形态,也写对了笔顺。
  四、“花开四方手留余香”,不拘一“地”学写字
  近几年,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教学的宠儿。几乎到了凡是上公开课必用之,凡是能显现的必用之的地步。因为有了多媒体课件,部分教师整节课不写一个字,就连生字的板演也依靠动画制作完成。教学时,教师只须轻点鼠标,大屏幕上便会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然后再动动嘴让学生如何如何写就行了。这样的演示的确能让学生看得很清楚,但似乎缺少了一丝温度。汉字有独特的美,它具有稳定的形态结构,同时,不同的人写它又是不同的美,在不同的字列中又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仅靠多媒体演示不能展现其动态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让汉字如同鲜花,不仅仅开在屏幕上,更多的绽放在能“滋养”它的黑板上、纸上。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古诗,她出示了毛笔写于宣纸上的古诗并张贴在黑板上。那首诗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给学生一种冲击。还看见一位教师教学《春联》一课时,带来许多手写的春联,学生体味到红纸黑字的韵味。平常的教学中,低年级段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在黑板上板演。即使不是生字,也要一笔一划的写端正,这会传达给学生一个信息:写字要认真,才能写好;传递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写出和老师一样漂亮的字。小学阶段,学生的字极易模仿老师和同学。教师只有写好了,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学生练写也要提倡多处,以此激发兴趣,不断美化。学生除了在自己书上描红之外,还可以上黑板比赛写,在自己制作的卡片上写等等。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陆志平说“智慧的语言需要智慧的教学方法。要用智慧的汉语去培养学生的智慧。”我想识字教学只有教师多点智慧,才能甩掉“蛇尾”,才能让学生少点负担,多点掌握汉字的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绑架,扣押人质的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遍及全国。据材料提供,北京市91年1—4月份共受理因债务纠纷引发的此类案件21件,比90年总数还多6件;陕西渭南市91年1至5
云南省是全国能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全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697亿t,是南方富煤省之一,探明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在南方各省中居第2位。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超过1亿kW。省内大小
随着教育的社会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深化教育改革,从面向少数学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一个十分严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具体概括和集中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掌握是推进探析问题进程,提升解题技能的关键。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好数学定理
如果侦察员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某种现象需要做出某种解释,或是在调查访问中掌握了与破案有关的情况可以利用,因而有可能对案件性质、作案人、作案时间、地点、工具、方法等产生
莫迪凯·瓦努努是一名在以色列迪莫纳绝密核工程当了近10年的技术员,出于不满,向《伦敦泰晤士报》出卖了核情报,欲使之昭于天下。摩萨德大为恼火,下令不惜一切手段把瓦努努
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这认识,情感,意志又统称为心理过程。这三种心理过程作为人脑反映现实的形
在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里,我们结识了众多云游四方,济危扶困,侠胆真情的义士。 在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位行万里路,解救三十名被拐卖妇女的侠胆真情的真英雄,他就是
按贡献分配是当前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按贡献分配把人放在分配的视域之中,将人作为基本的分配依据,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体现了人的存在状态
初中语文写作是每个初中学生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和个人知识储备的表现及应用,在语文学科中占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因此,本文以“注重形式多样———初中语文写作高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