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大豆皂甙提取方法的比较

来源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enumberon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了大豆皂甙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 ,建立了吸附层析提取大豆皂甙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光谱及薄层层析分析 ,对两种方法所提取的大豆皂甙进行了比较。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soybean saponin organic solvent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soybean saponin by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was established. The soyasaponins extracted by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其他文献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30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0 6 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
新近发现的p53家族成员--p73基因,其结构和功能均与p53有相似之处.p73蛋白可与多种病毒、胞内信号分子、p53蛋白及其他调节蛋白作用,参与粒细胞分化及T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过
对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11种黄耆属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其中9种作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杯萼黄耆(Astragalus cupulicalycinus)为六倍体(2n=48),酒泉黄耆(A.jiuquanensis)具
患者,男,46岁,因吸食可卡因30min后出现休克,由120急送我科救治。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头及四肢间断抽动,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腔内有大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中最常见危害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对稻粒黑粉病的发病规律及影响病害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景谷县制种区域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系列防治措施。
采用荧光AFLP技术,对所收集的22个红花檵木材料和变异类型进行分类与亲缘关系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扩增出 1 226条带,多态条带1 085条,多态性
[目的] 通过饲喂不同碘添加量的饲粮,探讨饲粮碘添加量与家兔肌肉、肝脏中碘蓄积量的相关性. [方法] 选用健康家兔84只,按性别对等原则分成7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
鲤科是世界鱼类中最大的科,有210余属2010种.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需要筛选合适的DNA标记.将S7核糖体蛋白基因用作遗传标记进行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长
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动物气味的顶空(headspace)取样装置,并结合溶剂解吸附和气质联用技术,通过对水貂(Mustela vision)肛腺分泌物的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验证这种装置的可行性.出
将含有G138P单点突变和G138P-G247D双点突变的GI结构基因,分别克隆入E.coli-链霉菌穿梭载体pHZ-1272,成功构建了穿梭表达载体pHZGI1和pHZGI2.通过原生质体的转化,将穿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