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不曾死去的传统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后泡一壶铁观音,听一段南音,是泉州人过去最寻常不过的休闲方式。与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等曲艺形式不同,南音是泉州人挂在嘴边的“流行歌曲”。往往三五个人往院中巷口或榕树底下一站,便能弹唱起来。在热闹的寺庙、宗祠旁边,时常能看到民间自发组建的南音社团。
  南音,又称南曲,虽然名字里带个“南”字,且如今多流行于闽南、台湾省一带,其实却是正儿八经的中原音乐,传说是唐明皇所创。据史料记载,泉州多系中原移民的后裔,移民活动以唐初、晚唐、唐末三个时期最为频繁,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并且反客为主,成为此间的主流,南音便是其一。学者考证,“五音弦管为我国最通行之古乐”,如今仅见于南音。南音表演者是横着抱琵琶的,与五代后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情形如出一辙,这是宋朝以前音乐的一大特点,此后琵琶便改成竖抱了。
  28个字唱4分钟,慢品古乐、古语、古风
  下午3点,位于新门街南面的南音艺苑,化妆室里一片忙碌,一群女演员一边化着妆,一边说说笑笑。5点将有一场1小时的专场演出。李白燕坐在最外侧,静静地看着她们,偶尔嘱咐一两句话。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李白燕今天有两个节目:清唱《更深寂静》,琵琶弹唱《直入花园》。
  自从1984年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南音班,李白燕已经跟南音打了将近30年的交道,1994年还上过央视春晚。2004年,南音首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李白燕前往巴黎参加了专场演出。2009年,南音入选第四批世界非遗名录。
  化好妆,演员们换上作为演出服的紫色长裙,各执乐器操练起来。提前1小时进行练习,是每次演出前的例行功课。没有演出的日子,他们每天要练习3个小时左右。此刻演员们练习的是一段名为《菲菲飒飒》的嗳仔指。嗳仔指,是以琵琶弹奏为主的套曲,是南音三大表演形式之一,表演时虽然有二弦、三弦、洞箫、唢呐等乐器配合,但仍是琵琶在起指挥作用。乐声时而欢快,时而轻缓,时而如奔腾之江海,时而如拂面之轻风,千变万化,难以尽言;最后乐声趋于密集、紧凑,仿佛百鸟朝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丝竹管弦之盛”。
  李白燕正式登场了,她手持拍板站在中间,身后坐着四个伴奏者。据说这也是古制所留,汉时有“相和歌”,表演时“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南音延续了这种传统。待她开腔,开头一句“更深寂静/掠只花草来吟诗/谁人晓得/阮这诗中意味”,便技惊四座。在外人看来,南音的唱法颇为古怪,这短短4句唱词,唱了将近两分钟,许多音拖得特别长,以至于到最后都成了“咿”声;当你以为她换口气要开始唱下一个音节的时候,却只是变了下声调,又“咿倚咦咿”地唱了下去,连绵不休。这便是南音旋律特别讲究的“清、雅、淡、慢”,听时需沉心静气,如同品茶。张继的《枫桥夜泊》只有28个字,李白燕用南音来唱要花上4分钟,平均每个字8.6秒,急躁不得。泉州有些商人,遇到着急恼火的事情,便会静静地听上一段南音,心情旋即平和下来。还有人把它与时下流行的慢生活、养生联系起来,用这种“慢运动”来调理呼吸。
  李白燕认为,正宗的南音要用泉州市区北门街附近的闽南话来唱,这里的闽南话语速比其他地方要慢一拍,演唱时又要慢一拍,字与字之间还要拖长音,通常唱完3个字要半分钟,这就需要演唱者慢悠悠地吐气,调动起身体各个部位的气息,人则有一点点沉淀下去的感觉。闽南话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又称“河洛话”,因为闽南人的祖先多是自黄河、洛河一带迁徙而来。古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配以古老的语言,让人对历史生出一种向往,如果梦回大唐,听上一场音乐会,又该是何等景象呢?
  南音的唱法本已绵长,加上唱词又很悲切,难免让人心生酸楚。《世说新语》记载,中原士族“衣冠南渡”,遇到天气晴好的日子,便相邀到长江边上的新亭聚会。有次,周顗感慨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不禁面对面哭了起来。丞相王导却变了脸色,批驳道:“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闽南人也是南渡之人,所吟唱的南音便兼有新亭对泣中的“周顗”和“王导”之风:前者十分伤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比如李白燕正在演唱的《更深寂静》,充满了自伤自怜的语句;后者则慷慨典雅,多表现为散曲。
  我想起连横笔下的明末台湾文坛:“一时避乱之士,眷怀故国,凭吊河山,抒写唱酬,语多激楚,君子伤焉。”另一方面,大家又想着北伐复国,故而文章有时又“激昂悲壮,热血满腔,读之犹为起舞”。据说在台湾省,南音的繁荣比之泉州有过之而无不及,恐怕与台湾省特殊的历史际遇不无相关。美学家朱光潜说:“悲剧中有人生。”听着这故国之声,想必人们心中也是颇多况味吧。
   “小传统”的活力
  在泉州听南音十分方便。临近百源路的工人文化宫楼前,有个专门的南音表演场地,每天晚上7点到10点都有免费演出。仅隔一条街的府文庙,旁边有个南音室内演出地点,白天不定时开放,不开放的时候,一些老弦友(南音是弦管伴奏,因而爱好者互称“弦友”)就带着录音机聚集在府文庙前的大榕树底下,聊天听戏。走在小巷当中,也能听到古厝中隐约飘出的南音。
  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中存在“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迥然不同的体系,前者有正规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但是只存在于上流社会;后者则在大众社会里流行,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为号召,哪怕有些东西有悖于“大传统”。史学家黄仁宇曾援引这一说法来解释《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差异,虽然前者不乏错误、荒诞的地方,但民众更乐于接受,而且传播的历史更为久远。因为同样的缘故,关公虽然是个骄傲的战败者,却被民间视为“战神”,并以讹传讹,终于演变成财神了。
  在民间仍然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南音可以视为“小传统”之一。过去,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人因为传统不续,感叹说中国的古代音乐史就是一部“哑巴音乐史”。1983年,音乐教育家、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的赵沨到泉州调研,认定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欣喜异常。他关于南音的判断得到了黄翔鹏等中国古音乐专家的认可。如今,泉州登记在案的南音社团有230多个,遍及市区及各县,高校开有南音系,一些中学也设有南音课程。   天刚擦黑,工人文化宫南音表演的观众席里已经坐了二三十人,都是最为坚定的弦友。虽然这是场免费演出,但表演者依然个个盛装出席,报幕、演奏、谢幕,一丝不苟。台下,有的老先生听着听着,忍不住闭上眼睛,轻轻地跟着哼唱,手缓慢地举起、落下,仿佛也拿着一块拍板,要执节而歌。夜间的文化宫是个极热闹的所在,东面的大排档不时有划拳、谈笑的声音传过来,西面广场上则是一群正在扭秧歌的大妈,这边台上的《将进酒》不时被嘹亮的流行歌曲盖过,但表演者和听众都不为所动。不时有年轻人闪身进来,好奇地看一会儿,不到10分钟便又出去了。工作人员见惯不怪,手持水壶来回走动,往弦友的茶杯里续水。一个美好的晚上便在这茶水与南音的氤氲中过去了。
  说到南音的曲目,有趣的是,最为经典的《陈三五娘》竟是一部“叛经离道”之作。它讴歌打破礼教、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陈三与五娘,虽在明清时期屡遭官方禁止,却传唱不息,直到今天。文化的传承不可缺少宏大的叙事,但是有了流传于民间、长存于人心的“小传统”的存在,我们方有底气说传统不曾死去。
  Tips
  小木偶的大气派
  泉州有“戏曲之乡”、“戏窝子”的雅号,除了南音,还有泉州北管、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等多个戏曲品种。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福建省以37项的数量位居第二,其中泉州的戏曲所占比重最大,观众面最广的木偶戏名列榜上。
  泉州的木偶戏又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两种,后者以繁复精湛的工艺、灵活多变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曾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表演经典选段《四将开台》。舞台上,演员通过30多条线让木偶角色挥舞大刀、跳跃腾挪,仿佛活人一般,恰如张艺谋评价的:“泉州小木偶能演出大气派!”有的木偶角色还能表演打醉拳、吹唢呐、骑自行车等高难度动作,每次亮相都能赢得满堂喝彩。除了在泉州各地巡回表演外,提线木偶多次到海外献演、交流,2005年还曾受邀参加设在联合国总部的首届“联合国中国春节文艺晚会”。
  观赏提线木偶,可以到清源山脚下、泉山路西侧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园中的木偶艺术馆每天都有演出,可电话预约(0595-24678693、22286924)。经典节目有《小沙弥下山》《驯猴》《钟馗醉酒》等,有的节目如《钟馗元帅》还能与观众互动。打锡街、后城街、海交馆等地方有提线木偶的专卖店。
其他文献
Learning English with movies is fun and helpful. I remember when I was a child, I had to watch hours and hours of really old movies like Singing in the Rain, Mary Poppins to learn English. If you don’
儿子出生以后,我每天都有着实实在在的感觉,他的身体、他的声音时刻存在着,只要我睁开眼睛或者走近他,就会立刻体会到他,有时候会感到比体会自己更加真切。而且这实在的感觉每天都在变化着,随着儿子身体和声音的变化,虽然很微妙,可是十分明显。我感到有一个生命正在追随着我,我能够理解他逐渐成长的思维,就像理解自己的思维一样容易。  没多久,这个生命开始下地行走了,他摇摇晃晃地寻找着方向,他的两只手像走钢丝的艺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我只要默默伸出酒杯,你只要接过去安静地送进喉咙,这样便很好。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正确。但是很遗憾,我们的语言终究还是语言而已……     —— 村上春树 (作于苏格兰)    必须亲赴的威士忌“圣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威士忌朝圣者”来到苏格兰,亲自体验威士忌故乡的气息与美酒。虽然在“威士忌故乡”这一称号上,苏格兰和邻居爱尔兰经历了数百年历久不衰的争论,从未消停
在上海小陆家嘴金融辐射圈内一栋栋高耸的金融大厦中,砖红色的红塔大厦并不显山露水。作为沪上不多的奢华酒店之一,2012年1月1日,瑞吉红塔酒店完成品牌重塑,蜕变为红塔豪华精选酒店,属于喜达屋集团旗下的豪华精选品牌。酒店特别配备顶级办公设施与位于顶楼的特色行政酒廊,为商旅人士提供了一个奢华新选择。  走进红塔酒店,首先会被高高缀在天花板上的超大水晶灯所吸引,点点灯光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奢华风
摘要:依据深度教学策略设计专题复习课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一能力”体系,理解运用深度知识,形成有序的深度思维能力,并很好地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案例研究和案例陈述的方法,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深度教学;专题复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2-0065-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
摘要:以《水的组成》集体备课为载体,在分析教学设计差异、理解教学目标,思考细节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思悟,同伴互助,澄清集体备课的真义在于:它应是一种基于同伴互助的、有自覺执行制度的、常态化研讨分享的教学研究文化。  关键词:集体备课;水的组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9-0027-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关于集体备课的争论大多集中于集体备课好还
摘要:文章以“二氧化硅 硅酸”为载体,在一节优秀课中展示了化学的精彩,使化学与生活甜蜜牵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结合,传统方法与创新策略相得益彰,在现实中穿越历史,展望未来。  关键词:二氧化硅;硅酸;化学与生活;人文教育;化学史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2014年宜昌市的“化学比教学”活动中,宜昌市一中董颖超
摘要: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溶解度”相关概念为例,通过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掌握化学概念,深度理解概念内涵,实现化学概念的灵活迁移和实际应用,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多方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化学概念;溶解度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0-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
预备!从头发酷到脚趾    ZOKE硅胶泳帽  亮点:丰富色彩,点亮海水  时尚健身服饰品牌ZOKE出品的色彩亮丽的泳帽,表层由100%硅胶构成,保护头部免受泳池里化学药品的影响;由92%涤纶和8%氨纶组成的底层面料,接触皮肤不会出现副作用。整体材质轻便,伸缩性强,长时间紧贴头部也不会出现压迫感,十分舒适。亮丽的外观强调出健康乐活的真我个性。    ARENA 竞速型防雾泳镜  亮点:泳坛名将的挚
摘要:结合2010-2014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反应原理的试题特点,从多重表征的角度来分析其命题方向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导向,探讨多重表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功能,并提出多重表征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多重表征;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曲线表征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4-000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