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班级的教育与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身心急剧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校教育与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相比较传统的教育与管理的观念、角色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对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且被赋予了更重的责任。作者就当前初中班级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 初中班级 教育管理 现状策略
  一、初中班级教育与管理现状
  首先,在初中班级教育与管理中,忽略德育。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心理、生理方面虽然逐渐发展并趋于成熟,但是自制力和毅力等还存在欠缺,需要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及时指导,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德育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学校都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德育,导致出现学生思想教育缺失的现象。
  其次,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相应制度不健全。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黑板边上挂着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规范,但是没有几个学生知道其中都规范了哪些行为,依旧是我行我素。除了学校统一规定的规章制度之外,大多数班级中都没有根据自己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的行为缺乏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约束和管制,导致学生在成长中出现偏差。
  最后,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缺乏人性化管理。在多数的班级规章制度中,都是一些对学生“不能”做“硬性”要求,而很少考虑到怎么避免学生犯错误,怎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等。可见,初中班级管理中缺乏人性化,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心理的理解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和管理。
  二、改善初中班级教育与管理现状的策略
  首先,班主任要重视德育。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领导人,是确保班级教学活动正常运行,学生健康向上发展的重要角色,担负重大的教育与管理的使命。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不断参加培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德育素质,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制定具有实际意义的班级管理规范,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尊敬老师,遵从班主任的领导,按照班主任制定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执行,确保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班主任要加强班规的建设。班主任要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就应该有相适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进一步保证和促进班级更好、更快地发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完善的人格,从而整体上提高班级的综合能力。学生只有在既定的规则中成长,才能避免走上歪路。班主任要组建得力的,具有管理能力的班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良好的班级,既需要上文提到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正确的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又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建立标杆,影响每一位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这就需要班主任组间一支德才兼备的班干部团队。此外,对于班干部的选择,班主任不能独断专行,选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而要尽量采用综合的方式,既要民主选举,又要综合考虑,确保挑选的班干部,既正能量满满,又热心负责。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班干部团队,将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动力。
  最后,班主任要更加人性化地进行班级管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知识的武装,而且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爱。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和需要,采用人性化的班级教育与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日的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公平、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偏袒,不歧视。赏罚分明,绝不因为某一个学生成绩好,就“从轻发落”,也绝不因为犯错误的是后进生,就无限放大。要如同学生的家长一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来自班级的温暖。“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人性化的管理中,除了公平之外,班主任还应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既要奖励,又要鞭策,既要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又要避免他们自满骄傲;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应格外重视,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此外,还应从心理层面上,多关心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谭书生.初中教学管理的策略论述[J].英才教育·教学管理,2009(4).
  [2]贺世杰.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2).
  [3]孙玉洁.中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务[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初中新课程改革,而在新课改指导下,要想取得教育成效,必须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本文从教学管理内容出发,着重分析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生 教学管理 策略  教学管理指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新课标要求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理论来源于实验,为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活动设计并展开循序渐进的动手操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逐步培养他们独立、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从而达到科学教
背景 糖皮质激素(GC)是临床上治疗许多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通过应用激素能够取得满意疗效,但有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称为激素抵抗型患者。激素抵抗现象
目的在蛋白质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中载脂蛋白M与正常对照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分析载脂蛋白M同其他血脂因子、载脂蛋白的相关性,推测其可能的生理功能。方法用dot-blottin
摘 要: 在学校教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积极有效的班会课,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保障,是全面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现阶段,从初中到高中阶段创新学生的班会课形式已成为必然趋势,老师在班会课中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如何提高主题班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主题班会 实践研究 班会有效性  在高中学习阶段,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与形式。在主题班会中,
研究背景皮肤的老化是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决定的,外源性因素如太阳辐射、吸烟或污染,其中太阳辐射占主要作用,故常将外源性因素引起的老化称为光老化。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经过紫外线照射等应激刺激可出现提早衰老称为应激诱导的提前衰老(Stress-induced premature senescence,SIPS)。我们及国内外等多个研究小组均通过连续多次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