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营:茶的“前世今生”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2020年青少年“云上科学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营以“直播 录播”的方式组织实施,涉及“名家大师面对面”“线上科学实践”“走进实验室”“云游校园”和“朋辈交流”5类21项活动,努力把科学的艺术性和生活化呈现给营员。科学营围绕中国农业历史、大学精神与文化、生命科学前沿、动物科学与生活、食品营养与健康、土壤与生态、观赏植物等内容开展名师讲坛,使营员感悟科学精神;以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黄土高原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云游主体,使营员领略科学魅力;开展花草世界、茶的前世今生、家庭食品小课堂、现代牧业揭秘、奇妙的昆虫世界等线上实践课堂,让营员体验学科特色和大学文化;组织破冰之旅、优秀朋辈面对面、大学专业揭秘、科学营脑王争霸赛和联欢晚会等活动,让营员零距离感受大学生活。其中,通过“茶的前世今生”活动,营员不仅能学到有关茶的知识,更能从茶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到生命的意义。
  活动概况
  茶,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饮品,据传自神农氏时期就有煮茶解毒的故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的故乡。从古至今,茶的使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药用、食用再到饮用,从煮茶、点茶再到泡茶,变化的过程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今社会,茶依然是中国最为流行的饮品,六大茶类代表着不同地域的茶树品种差异、加工工艺差别和文化特色,茶汤也有明显区别,风味各具特点。形成这些不同的核心因素,是加工过程中茶叶所含茶多酚含量的变化。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感悟茶的‘前世’文化,探索茶的‘今生’科学”。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中国茶叶历史、茶叶分类与加工工艺、六大茶类的最佳冲泡方法,引导营员观察与品鉴不同茶汤的色与味。科学营提前向营员发放了专属科普实验包,营员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的茶叶种类、浸泡水温和浸泡时间下茶多酚含量的差异。通过活动,营员在感受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体会生活中的科学,实现文化自信与科学感悟并重。
  活动内容
  茶文化课堂
  目标:引导营员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饮茶历史的起源和演变,以及传承茶文化的重要意义等。
  形式:邀请茶学专业教师制作课程视频,编写茶学知识手册;营员线上观看录播,线下学习知识手册。
  所需设备及材料:线上科普实践课程视频。
  茶科学课堂
  目标:引导营员学习茶叶分类的依据和六大茶类特点和形態、颜色、口感上的区别,以及内在物质的不同。
  形式:邀请茶学专业教师制作课程视频,编写茶学知识手册;营员线上观看录播,线下学习知识手册。
  所需设备及材料:线上科普实践课程视频,科普实验工具包A——茶叶套装(六大茶类的代表茶叶)。
  茶叶冲泡体验与风味品鉴
  目标:引导营员学习盖碗茶冲泡茶艺步骤和饮茶礼仪文化。
  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邀请专业教师演示盖碗茶冲泡茶艺,介绍冲泡技巧并介绍饮茶文化,把整个过程制作成视频课程供营员线上学习;营员利用科普实验工具包中提供的盖碗茶具和六大茶类的代表茶叶体验茶叶冲泡与风味品鉴,在实践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所需设备及材料:线上科普实践课程视频,科普实验工具包A——茶叶套装,科普实验工具包B——盖碗茶具,白开水。
  茶多酚的浸出和测定
  目标:引导营员通过“先品后测”,品鉴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的不同,并设计对比实验让营员探究口感不同的原因。
  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提前录制好的课程视频作为实验示范,营员跟随课程在线下动手实验操作。
  将等量(10g)的六大茶类用同一温度的水(沸水)冲泡相同时间(5分钟),随后利用福林酚试剂与多酚反应显色原理,测定六大茶类中的茶多酚含量。通过实验,让营员直观感受到不同品类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差异,引导营员思考是加工工艺中的哪一环节导致了茶多酚含量的差异。
  鼓励营员将等量(10g)同一茶类分别用不同温度的水(沸水、70℃、室温)冲泡不同时间(2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再次用福林酚试剂测定茶多酚含量。通过实验,引导营员思考不同浸出条件下同一类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差异是否会带来口感上的差异。
  所需设备及材料:线上科普实践课程视频,科普实验工具包A——茶叶套装,科普实验工具包B——盖碗茶具,科普实验工具包C——科学实验器材(50mL塑料烧杯6个、10mL塑料量瓶1个、5mL塑料试管6支、1mL塑料滴管8支、福林酚显色剂2mL),白开水。
  活动特色
  以历史文化故事导入课程,增强课程吸引力
  主讲教师利用茶的历史故事生动讲述茶叶发展及种类,有效提高了营员的学习积极性。浓缩精简录播课程内容,加快课程节奏,营员对感兴趣的话题可通过弹幕交流,互动热烈,相比于现场知识传授,可以让营员更多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有利于后续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完善。
  把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引入实验,强化活动趣味性让营员观察、动手、品鉴,通过生活化体验建立起与课程内容的共鸣,再提出问题,引发营员思考不同茶叶风味的差异,明确后续实验环节的目的性,以目标导向教学方法,提升活动科普效果。此外,活动还设置附加题——不同水温和浸泡时间对茶多酚浸出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激发营员深入探究的好奇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活动全要素,提升营员体验感努力打造“颜值即正义”的科普实验包,选取学校主色调作为配色方案,以青年人最喜爱的国风素描表现活动主题,设计了3个科普实验工具包共42件工具,让营员对实验包一见钟情,提升做实验的体验感。
  突出自主学习,鼓励交流分享,巩固强化学习成效主体课程由专业教师提前录制,实验部分分步骤、分环节讲解,营员可利用科普实验包进行同步操作,重点环节可暂停重复观看,营员可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反馈极佳。课程结束后,鼓励各组营员积极合作制作成果展示视频,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知识分享与互助,增强营员的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凝聚力。另外,活动设置附加分,鼓励营员与家长分享交流,用家庭品茶会巩固课程所学。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或者称之为“数字化媒体时代”,传统的平面设计不再只是为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独特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设计领域也日益广泛,设计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为美学而设计或仅仅是设计方法上的考虑。虽然平面设计中的表现技巧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提高,画面日趋精美,然而仅仅让学生掌握制作技术、专业知识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通常我们
投石机是古代的经典攻城器械,涉及诸多物理知识,如力矩、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抛体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是一项非常值得开发的活动素材。活动以投石机为线索,从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入手,设计符合初高中学生的活动区域的循序渐进式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活动设计中突出对问题解决的思维导向性和创意物化在各环节的落实。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投石机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发展历程,建立简单模型还原投石机基本工作过程,设
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二任社长邵宇在为建社30年写的《历世寄语》一文中写道:  回忆建社之初,我们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在普及教育、扫盲以及肃清旧时代有害的书画的影响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大量出版的普及读物中,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  大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又致力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古代的、外国的优秀美术遗产。在进行美育教育和普及美术史、美术知识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乘求是之风,扬科学之帆”,2017年7月,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浙江大学分营开营了。分营为营员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领略大师风采,感受科学魅力——营员们认真聆听并学习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循玉泉足迹,品科学之美—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营员们参观了地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实验室、热能工程研究所,并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感受科学之美;实践出真
当你想要打开一个罐头时,你很有可能会使用开罐器或者使用拉环。但这并不是打开罐头的唯一方法。在本次活动中,你可以尝试用砂纸把罐头打开!  安全注意事项:被打开的罐头和盖子会非常锋利,请一位成年人监督本次实验活动。不要使用有凹痕的罐头进行实验。  实验条件材料  食品罐头  湿砂纸和干砂纸(粒度为180的砂纸效果更好)  纸巾  水  (1)把砂纸放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比如一张桌子上。  (2)将罐头
“仰望星空”活动来源于北京天文馆系列天文科普活动课程“三光日月星”,以探索神秘的星空为主题,针对小学科学课程“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恒星、星座等相关知识,综合利用场馆教学资源,通过体验式学习、做中学等教学方法,以天文科普节目观看、天文知识讲解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课程针对小学5-6年级学生开展,单次活动20人左右,活动时长
使用材料  可升降立式黑板、废旧泡沫、软陶、硅胶管、废旧电线、发光二极管、单片机  制作方法  (1)心脏、毛细血管等静态部分:用泡沫、软陶等制作整体结构;用粗细废旧电线制作毛细血管;用丙烯、广告颜料等上色;将各部分粘贴到支撑架上。  (2)血管血液流动的动态效果:将发光二极管固定到硅胶管(血管)中;在支撑架上打孔,将电线从支撑架后方穿出;用单片机编程,使其控制三路继电器以驱动发光二极管,达到动态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在其广阔的疆域内开展文化建设,鼓励各领域学术研究,从而为在中世纪领风骚数百年的伊斯兰科技成就打下基础。同时无法否认,作为当时的强势文化,伊斯兰文明掩盖乃至消融了许多被征服地区原有的知识传统。到9世纪后期,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境内各种矛盾开始集中爆发,帝国的向心力由先前被压制的前伊斯兰文化复兴运动,以及其他新兴教派崛起所形成的合力所削弱,这导致从中亚到北非,涌
“让纤维走出实验室”是上海纺织博物馆倾力打造的科普品牌公益项目,针对职前,职中、职后人群,策划以能力为导向的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科普项目。自2009年开馆以来,让纤维走出实验室“四个一”活动已陆续走进社区、校区、园区、营区等人流密集的“四区”,积极实施科普互动项目,以培养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为重点,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科普公益项目。  活动概述  “让纤维
人们找到了真正能跳龙门的鱼!但却是个坏消息……  在夏威夷,每天都能看到彩虹和云雾缭绕的壮观山景,以及众多大大小小从悬崖上倾泻而下的瀑布。如果你有兴趣登上瀑布的顶部,你会在水中发现身长不到10厘米的刺鳍鱼在清澈的水中游荡。这种鱼,当地人亲昵地称呼它们为O’opu。这样渺小的鱼儿,却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力量,冲破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瀑布攀爬而至的。  它们简直就是传说中会“跳龙门”的鱼啊!  它们是怎么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