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宝华:德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网上听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工和一群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一起挤地铁。农民工旁边的年轻人,眼神中流露出嫌弃,紧紧缩着身子,生怕染上对方的气息。地铁中途停靠,一个小姑娘哭着跑了上来,许多人都恍若未睹,只是默默低头看自己的手机。不一会儿,一位妈妈神色焦急地上来了,说自己孩子上了车就不知道去哪里了,询问有没有人看见,大家几乎都摇头。只有那位农民工,他跟这位妈妈一样神色焦急起来,立马说:“是不是扎两个辫子、穿白衣服的一个小姑娘?”还为这位妈妈指明了方向。很多网友说:“农民工坐地铁闲着没事,当然能发现女孩了,年轻人着急上班,哪有时间多管闲事?”
  我听完后,感到震惊又悲哀。可笑,举手之劳,仅仅只是用手指一下、张嘴说一句的事情,却无人愿意吗?
  是否有德行,与自己的职业、身份甚至受教育水平真的有关系吗?这些网友的解释究竟是合情合理之说,还是推脱之词,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素来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正如俗语所说,“人不为(wéi)己,天诛地灭”,诗经也有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德”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注重的品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立根之基。所有人都必须主动提升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有些人看不起农民工,因为他们只是所谓精英阶层眼中的地位低下的“体力劳动者”。可是,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却是一位农民工,“精英阶层”们不闻不问,冷漠至极。更别说,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是这些人亲手建造了这座城,城市繁荣的背后,是他们的勤劳能干,他们为所有生活在城市的人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怎能不感激他们的辛勤劳动?勤于劳动,是农民工的美德;感激他人的劳动,是我们这些享有者应有的美德。
  德,從来与职业、身份无关。也许你是一个企业的主管,你仍然要守规矩、讲诚信,这是德;你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你仍然要尽你所能去帮助别人,这是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才是当代人对德应有的态度,是人们应该毕生追求的目标!
  爱默生曾说,“礼貌,是聪明人想出来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如今,我认为,道德更是一种智者风范,一种绅士风度!有德并乐于做有德之行,从不关乎身份地位,只跟内心的境界高度有关!我们与德,如影随形!
  点评
  全文围绕“道德与职业、身份无关”的中心思想展开,中心明确。小作者以故事开篇,并且能通过细节描写将故事讲得曲折生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还引用了很多名言,增添了作文的文化底蕴。如能增添更多时新事例,证明观点,则作文能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上世纪50年代,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会达到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靈感来得突然,而研究之路漫漫。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
期刊
自幼,我就不喜欢下雨天。老家一带的泥土,是红色黏土,一经雨水浸泡,即紧紧拥抱成块,行人一旦踏入,拔脚出来,已不见鞋袜。我和我的乡村伙伴们,对付雨天黏土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穿鞋,打赤脚,哪怕是寒冬腊月,也是见雨脱鞋。脚板虽冷,总比被掠走鞋袜好。  望着阴雨绵绵的天空,我经常问:什么时候有一条好路走呢?那时候,仿佛只有天不下雨,才有好路走。  我十四岁那年,我们终于走上了一条铺着沙石的好路。离我家四里的
期刊
第一枚军功章上,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毛主席像下方,“人民功臣”4个字闪闪发亮,这是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军功章;第二枚奖章,五星红旗映衬着巍峨群山,刻着“解放西北纪念章”字样;第三枚奖章的外形是由银色和金色两颗五角星重叠而成的多角形,正中是红色的五角星和天安门,稻穗和长枪交叉,位于天安门下,意味着保卫祖国。虽然年代已经有些久远,但张富清的3枚奖章在灯光下依旧闪烁着光芒。  退役军人事务部要
期刊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
期刊
你是否成为过一束光?你有没有照亮过别人前行的路?  午后,我悠然漫步在公园内,阳光轻柔地抚摸着每一个人,使人身上暖洋洋的,心里也暖洋洋的。迎面走来一对母女,女孩身穿蓝白相间的病服,手里的玻璃瓶在太阳底下发出七色的光芒。她拍着手兴奋地说:“妈妈快看,阳光,我收集到阳光了!”这场景如此熟悉,让我一下子回想起了多年前……  那时我和眼前这个女孩年紀差不多,因为肺炎住院,每天咳个不停,各式各样的药都吃了就
期刊
文题呈现  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出乎我们预料的事情,有时甚至让我们措手不及。你是否有过“意外”的经历,或者,你亲眼看到“意外”发生在你的身边……请你以“意外”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  务考策略  文章贵曲忌直,平铺直叙的文章往往淡而无味,记叙文要想叙事曲折有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调整叙事顺序,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写法。运用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提前,也可以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
期刊
万物生长,皆需太阳。而黑暗的角落,就應由我们点亮。  ——题记  姥姥所在的村庄,现在想来是明媚的、充满阳光的。但在儿时的我眼中,却有一个不甚和谐的存在。  她是一个忧郁的老人,每天都会从村口走过,每当她那蒙着忧愁的脸出现在村口欢笑的人群中时,那些唠着家常打趣的老人们的语声就会戛然而止,面露尴尬。  我虽好奇,但见大家沉默不语的样子和姥姥复杂的神色,也就没问,渐渐地习以为常了。若不是那场阴差阳错的
期刊
面对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他的思绪一刹那回到了小时候……  “咔咔咔”,钥匙开门的声音清晰响起。他迅速跳下床,将手机藏好,拿起身旁的书,一本正经地看起来,父亲走进屋,扫了他一眼。故作镇定的表情掩饰不住他内心的慌乱,一颗颗汗珠从两颊滑落,父亲转身拿起鸡毛掸子,说:“拿出来吧。”他不敢看父亲,也不打算交出来,只好硬着头皮不吱声。见状,父亲举起鸡毛掸子打算抡过去,他用手挡住并顺势奪了下来,父亲愣了一下,叹
期刊
文题亮相  小时候,我们被他人视作“宝贝”,称为“宝贝”,那一声声“宝贝”留给我们多少温暖的回忆!而今,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宝贝”——或许是一支钢笔,或许是一把吉他,或许是一首歌曲……有着我们特殊的记忆、特殊的情感、特殊的感悟。  请以“ ________宝贝”为题,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师者风范  哭泣的椅子,我的宝贝  深夜,读到美国作家玛丽·诺伍德的《哭泣
期刊
回小学看望老师,师生相见,正聊得起兴,突然闻到一阵清香。转头看向窗外,紫藤花正在盛开,回忆在淡淡的紫藤花香里弥漫开来……  第一次见到这株紫藤花,是小学入学,那时花期已过,只有浓密的绿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诉说着韶华不再的惆怅。冬天,紫藤上的绿叶也已决然离去,只剩下苍劲的枯藤独自迎着寒风,让人无端生出一种苍凉之感。  第二年春末夏初之时,紫藤长出了鲜嫩的叶子,更让人惊喜的是,绿叶丛中准时嵌上了星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