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整合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教师应有意识地在班级日常德育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而除了通过班主任的日常德育工作这一方式,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因此,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帮助班主任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提升二者德育的实际效果。
  一、在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中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内容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也是践行道德与法制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在日常行为教育环节中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理念,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思想道德行为。
  (一)习惯养成教育
  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我的好习惯” 作为教材的起始单元,通过“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四课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整洁卫生、精神、惜时、细心的好习惯。这些与平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不谋而合,开学初的学生一日常规视频学习,一年级新生的上厕所、洗手等习惯训练,还有课间阅读,红领巾佩戴,着装及敬队礼检查等,都体现了日常行为规范在德育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诚信教育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部編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同伴”“我很诚实”这一课就告诉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校园生活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中,学生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没有说实话。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的一些类似的现象:学生因作业没有完成对老师谎称是忘带;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受到父母的批评而选择说谎;或因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违反纪律而说谎推卸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与道德与法治课上要求相一致,及时告诫他们小学生从小就不能说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二、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落实好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都有相似、重叠之处,而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大多通过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开展,因此,有机地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与主题班会的德育内容相结合,能更有效地发挥最大的德育功能。
  (一)爱国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爱国主义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的未来,需要现在良好的道德教育。立德树人,其中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班主任可以开展“认识国歌国旗”的主题班会,通过对国歌国旗的认识,了解新中国的建国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红领巾这样戴”“唱国歌我最响亮”系列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规范学生的红领巾佩戴,让学生自信洪亮的在升旗仪式上高唱国歌,彰显新时代少年的靓丽风采。
  (二)法治教育
  加强法治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举措,班主任可以开展“我身边的‘法治’”主题班会课,落实对学生的法治教育。让学生通过搜集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素材进行表演、评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例如:随意往地上扔杂物的,过马路、上下楼梯不右侧通行的,悄悄拿走同学文具的,打架斗殴,辱骂同学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守法的重要性,受到深刻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此外,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课邀请派出所民警开展一些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宣讲,使孩子们对国家的主要法律法规有更深入的认识,其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将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应用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德育内容是建立良好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渗透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建设管理机制,在德育方面就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能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又能达到班主任想要的实际效果,从而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树立小主人翁意识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这一模块的内容强调了班级生活中要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班级,要有主人翁意识,热爱班级,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学校展开的集体性班级活动形式有各类文体、艺术类比赛,如体育节、艺术节、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等,都是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因想为班级争取荣誉,从而被激发集体荣誉感。而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学生每周一次的班级值周,既为维护教室环境做出贡献,也在这一劳动中更加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班级的一份子,更是班级的主人,树立小主人翁意识,积极为班级服务。
  (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奉献精神,协助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委员会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帮手,如班长、纪律委员等委员各司其职,共同承担为班级服务的责任,推动着班级的进步。在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就强调了一个优秀的班级委员会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班级需要有好的班干部协助班主任,这就要求班干部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将班级建设得更美好。除此之外,班级的良好氛围还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遵守与维护,在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中,让学生民主制定班规,让学生懂得维护班规、遵守班规。在班规的制定过程中,学生民主监督,各抒己见;在维护班规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构建一个有秩序的班集体。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班主任构建优秀班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将其核心内容渗透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中,也对帮助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整合运用起来,能更好地加强两者德育的实际效果,取得更大成效。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能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对小学英语学困生进行评价,最终达到通过评价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试行(教师对学困生的激励评价、家长对学困生的督促评价、学困生对自己的反思评价)这三种评价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自主学习 评价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的增多、加深,开始渐渐地出现了学习有困难的现象,不知不觉地他们
期刊
后进生就是暂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后进生的帮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绝对要有持久性,经常性和细致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后进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呢?  一、认识上要不存在偏见  有的班主任对后进生常存在偏见,总认为他们”一无是处”,甚至”不可救药”。如果当他们发觉老师对自己存在偏见,总是用老眼光来看待自己时,就往往丧失自尊心和上进心,有的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一般来说,后进生由
期刊
有一个教育家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驱动之下,幼儿园服务平台为年轻父母、园所、老师搭建起便捷的交流桥梁,使得家园互动更加具有时效性。  《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延迟开学,对于教育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而作为班主任,既要全力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密切关注家长和学生现状,并且要科学组织学生开展“在线学习”。本人认为,在“在线学习”的背景下,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是尤为重要的。针对这个背景,传统的德育课堂是不可能实现了,所以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创新小学德育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在德育课堂引入网络等信息化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实际,试析做好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务必重视抓好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促进道德信念形成、抓好学生道德修养提升良好意志品质、抓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做有作为的人等三方面。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 德育工作  “教书”与“育人”是互相对接,融为人民教师实现“中国梦”,勇于担当的工作整体和辛勤耕耘的神圣“平台”。唐代的韩愈称为人师表者“传道、解惑、授业”,就是这个道理。當今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一生的一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不只是沟通师生思想、情感的纽带,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班主任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亲近、关爱学生;以表扬激励,正面引导,多方沟通的手段,促使学生健全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为人师表 语言 爱心 合作 沟通  现在个别农村小学条件还是比较差,学生人数在减少,为了达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一些教学点只得撤销或合并,
期刊
“忠哥,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忠哥,您看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对不对?”  “忠哥,我家孩子最近表现如何?”……  学生、家长、同事称之为“忠哥”的,正是贵港市高级中学1800班班主任、学校总务处副主任黄懿忠老师。黄懿忠,现年53岁,中共党员,28年教龄,27年的班主任经历,12届毕业班的历练。从教近三十年来,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凭着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成为了广
期刊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间联系。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思维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只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才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要
期刊
心理素质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张大均,2017)。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两个环境。家庭与学校的协同合作是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开展家校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家庭学校责任目的不清晰;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活动随意性强,计划性、连续性差;忽
期刊
新课标下的中学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是每一个任课老师应尽的职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又如何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呢?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笑容学困生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说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面对一个行为正处在塑造期的后进生,给他一个微笑,让他获得一些关爱,即使他不能升到高中,也能成为一个阳光正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