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英语课堂渗透“趣味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有兴趣,兴趣的培养就是教师能用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法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作者根据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兴趣教学 教学策略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下面笔者就农村英语教学谈点看法,以期引起同仁的关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农村学校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呈下滑趋势。大多学生在小学对英语还很感兴趣,喜欢用英语单词说些物品,也进行一些简单的口语交流,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可是升入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下降,甚至有些学生放弃学习英语。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下降,其中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差异显著。兴趣的丧失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农村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
  对初一到初三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初一有92%的学生喜欢学英语;初二有78%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而到了初三仅有32%左右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失去进取的信心,形成想学好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错了问题或发错音之后,其他同学都嘲笑他,久而久之就对英语不感兴趣了。
  2.城乡存在差距。
  城区的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家长全力配合学校老师工作,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只要是学习需要的用品,能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的,家长会毫不吝啬的给予支持。相反农村孩子学习条件不够优越,他们的父母天天忙于农活,真正关心孩子学习的寥寥无几。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时间不足,口语练习的时间很少,从而英语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外教”的教学更是让学生望尘莫及,望而兴叹。
  二、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匈牙利的语言学家卡莫·洛姆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 兴趣=结果。”良好的动机、浓厚的兴趣无疑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1.培养学生信心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自信心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前提。农村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首先要有自信心,教师在上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多鼓励,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多关注他们,这样才不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讲,英语是一个新事物,童心未泯的学生对这门新的语言充满了好奇,而正是这种好奇心,使得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课堂导入设计要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随即互动起来,也就随即进入状态。在上课刚开始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具,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录音等,让学生耳目一新,对学习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导入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开始新的一课。比如,在初一英语课文“Winter Fun”的教学中,教师可先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发问,然后引导学生联想winter\snow\snowman\snow fight等一系列语言情境,从而激发兴趣。
  3.使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很重要,学生的学习要靠身边的环境,没有好的环境学生怎能学好英语?课上教师要极力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这样才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兴趣。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学校功能室的对话时,用录像机先拍下学生在功能室活动的情景,再出现英语标志牌,这样,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学习兴趣来源于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来源于学习上的成功,来源于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源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只要我们从学生的特点和他们思维的深处发现兴趣的源头,使学生觉得外语学习既有意义又有兴趣,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正如《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利所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就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善循.快乐学习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李维.学习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邵瑞珍,张人杰.中学百科全书教育学心理学卷[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整体性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英语写作中的缺失,并且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了整体性教学在英语写作中运用的几种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笔者在农村中学从教十年,从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至今,有所收获也有困扰.困扰的是综合性学习这一块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被淡化、漠视、忽略,大部分教师只是从中考应试的角
摘 要: 在课堂实践中因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培养二语思维的进程受到干扰,并产生了一些阻碍,在高中二语学习基础阶段,教师完全消除母语思维对学生的影响是几乎无法实现的,有时更要借助母语思维教学。因此,了解迁移理论并应用于实践可以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使用母语,发挥母语的正迁移影响,同时减弱负迁移的干扰。本文探讨迁移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英语母语思维教学有效性提供参
目的:分析探讨对静脉血栓性疾病使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64例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32例为接受华法林
期刊
现代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完善性的重要工作,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关键。为了提高农学专业学生时间能力,促进我国农学
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诗文中的意境,精美的诗文需要动情的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地实景实物进行观赏,而只能以文辞为
分层教学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分层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提升不同自身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收获,同时分层教学法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接受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