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品德与生活》,后续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名称上的变化也能够看到主题的变化和在教学内容方面所做的调整。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08
  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儿童安全事故的频发,使教育界开始反思众多的不足之处,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一些保护自己的方式,避免在社会中遭受到安全威胁。本文将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结合现阶段的小学安全教育现状,明确现阶段应该采取的实际举措,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园欺凌行为在中小学校园里频频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校园欺凌的冲击,使其产生生存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安全保护是最根本的任务,学校对小学儿童的安全教育也同样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儿童的安全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根基。从学校角度出发,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校有序开展教学的先要条件,没有安全保障的校园是无法发展和继续教育的。因此,保证每位学生的在校安全,是学校和教师的重要责任。
  一、走进学生内心,因材开展安全教育
  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育并不健全的年龄,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辨识力也不准确,所以对于小学生自身而言安全意识非常薄弱,危险时刻围绕身边。所以,教师需要近距离去了解每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因为在小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时常伴随着问题在左右,只有学生自身掌握了处理突发事件和不安全事件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长起来。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增多,过程触目惊心,性质十分恶劣,一些女生间的校园欺凌,施暴者采取的手段残忍恶劣,侮辱性极强,多次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广泛关注。其实,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小学欺凌现象在我国就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一次又一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菁菁校园,为何会欺凌事件频发,是什么让青少年变得如此暴戾?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培养、良好道德教育的熏陶与分数的提高、升学一样不可或缺。学校教育应两手齐抓,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始,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团结友爱、社会公德、爱护弱小等教育。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改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快乐成长。
  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应当在校园内一些偏僻、不易察觉的地带建全监控网络,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避免伤害的发生。聘请专门的心理教师,及时给予青少年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宣传栏、法制教育栏目、案例探讨等形式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教给他们基本的防范知识,学会找教师帮忙,而不是以武力解决问题。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它的预防和应对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对于校园欺凌防治的相关立法,一定要明确各个政府部门、相关组织单位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责任,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教育部门和学校。例如:公安、城管、文化、司法、社区等不同单位都应明确其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二、通过安全演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安全意识没有特殊的概念,自身对安全的防卫意识也很薄弱,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及自控能力的相对较差都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很多安全隐患的威胁。比如同学间的追打嬉闹、走路的不安分以及过马路时的不规范行走等,这些都会为小学生带来人身的危险,发生事故的机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学校在基础课教学之外,还需要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在面对危险和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开展此课程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教育片的播放、情景的模拟以及自救的演练等来展开教学,增强学生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危险的伤害性,引起学生的重视以达到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通过多媒体的宣传活动,增加学生辨别危险的能力。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教学为学生展示一些危险事件。比如,在小明离开家之后,家里的煤气没有关,当视频播放在这儿的时候,所有学生一起高喊“危险”,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辨别危险的能力便自然形成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促使他们多一份安全意识。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是对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既是学校对学生的义务,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進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必须协调行动,形成合力,一起关注欺凌现象,共同探讨避免和解决的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家长与学校要保持联络,加强合作,一起出谋划策,制止和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作者单位:四川省安岳县天宝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2300)
其他文献
通过讨论和分析长距离动态 GPS用于送电线路测量的过程及精度 ,证明长距离动态 GPS用于送电线路测量是完全可行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益并节省费用。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也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人生规划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生目标的树立、目标执行力的提高则是走好人生规划的第一步。本文从广州市第五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目标树立不科学、没有持久目标执行力的问题,探讨提高目标执行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学会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掌握把目标
摘要: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孝治的朝代。由于汉初吸取秦王朝的暴政、酷刑的教训,汉初高祖大封同姓王使诸侯王势力权倾中央,加上汉代社会原来具有的浓厚的孝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统治者逐步推行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策略。他们通过自己身体力行引导民众行孝,在地方上设三老、授王杖以教化民众,对孝悌者进行赏赐和惩罚不孝者、建立学校主张学习《孝经》等措施来宣扬孝,从而使“孝”一步步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这一治国
摘要:当前,在学校的教学和课余训练中,跳远的助跑速度和踏板准确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综合分析,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起跳中的速度,助跑距离的相关参数作比较,并且对比数据进行分析。从跳远项目的特点出发,研究影响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助跑速度、助跑技术动作、心理因素、外界因素、意志品质等),提出了提高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基本训练手段和方法,为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教授学生相应的体育技能,而是在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强身健体的意义。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动作示范属于较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主要是指通过直接、形象的方式将动作要领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理解能力及感悟能力,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动作,达到提高初中教学效率的目的。为了分析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动作示范的作用,笔者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师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是教师水平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学习与提升自身素质是值得深思的话题.笔者谨以福州师大培训之思考与同仁共商榷教师终身学习的问题.
摘要:本文简要谈了简单句中主系表结构的应用。希望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英语教学;简单句;主系表结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04  近年来,高考英语写作部分的难度提高了不少,当然这与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是分不开的。然而,从事英语教育事业三十多年的笔者,在与学生一次次的接触中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05  〖教学设计〗  散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近几年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的一种文体。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和赏析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优秀的散文作家,常常是从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触发情感,而写下脍炙人口的美文。本文
期刊
介绍了基于面分类法的大比例尺地形对象 2维代码体系及在开发的 SCS for GIS2 0 0 0软件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典诗歌的教学在语文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典诗歌教学对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有不容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