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磨汤口服液对96例早产儿胃肠运动影响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onm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对象:我院新生儿科自2006年1月~2006年12月1年间共收治早产儿96例(胎龄<37周),其中男42例,女54例,将其随即分成两组,四磨汤口服液A组47例,其中男21例,女26例,平均胎龄34.0周(30~36周),平均体重1815g(1250~2500g);对照组B组49例,其中男21例,女28例,平均胎龄34.5周(30~36.5周),平均体重1852g(1260~2600g)。两组在性别、胎龄、体重、阿氏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选择标准:两组均无影响生长发育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青紫性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等疾病,均不需要呼吸支持,生命体征稳定。
  方法:所有患儿均为在我院产科分娩1小时内转入,转入后均予一般治疗:①暖箱保暖、微泵输液、记出入量;②维持正常呼吸和血pH值;③预防感染、预防出血;④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部分静脉营养);⑤在出生12小时内开始给予喂养,先试喂5%糖水1~2次,确定没有消化道畸形后开始给予母乳,应用奶瓶或1次性注射器滴入,无吞咽功能者,予胃管注入,并估计奶量,第1次用1∶1稀释母乳,奶量2~5ml,每2小时1次,每天增加2~20ml/kg。A组在出生12小时后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口服,对进食能力差或吸吮困难的给予胃管注入。每次于进奶前15~20分钟喂食四磨汤口服液,约1~3ml/次。4~6小时重复1次,改善胃肠微循环,促进胃肠运动。B组为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给予插胃管洗胃,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相应的治疗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胎便开始排出和排尽时间、喂养耐受情况(呕吐、腹胀、每次奶前抽吸胃管查看胃残留量)、体重增加速度、每日奶量增加速度、生理性体重下降,住院天数、黄疸程度(采用经皮测黄疸仪测定)的差异。其病情、胎龄、体重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疗效判断:喂养不耐受:①呕吐,每天超过3次;②腹胀,24小时腹围增加1.5cm;③胃残留量奶前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④大便潜血阳性。每日奶量增加速度[开始时奶量到全量奶150~180ml/(kg·日)]喂养时平均奶量增加速度)、平均体重增加速度:达最低体重后的平均体重增长速率(体重称取法:于出生后1小时内及每日晨间护理后称取患儿空腹裸重)。
  出院指标:体重达2000g,能适应暖箱外环境,进奶、反应可。
  
  结 果
  两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
  从结果分析,四磨汤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B组 (P<0.01)。四磨汤口服液能促进早产儿胃排空,减少溢奶、呕吐、腹胀胃肠不耐受情况的发生。
  不良反应:通过对患儿用药的时间、温度、剂量的调整,除个别患儿轻微腹泻外,未发现全身及各脏器的不良反应。
  
  讨 论
  正常新生儿的胃肠动力产生于胃肠道肌层组织的协调,它受中枢神经、肠神经系统及胃肠调节肽的控制和调节。足月新生儿有相对成熟的胃肠动力,表现为有协调、完整的吸吮和吞咽动作,99%的足月儿在出生后48小时内能进奶和排出胎便。早产儿特别是小于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胃肠道平滑肌发育不完善,胃排空缓慢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较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胃潴留、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等。早产儿由于其结肠、盆底、肛门肌协调不成熟,故有的早产儿出生后1周还不排胎便。
  胎儿在宫内通过胎盘接受静脉营养,出生后能否适应宫外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从胃肠道获得营养。胎儿胃肠道的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孕前3个月,胎儿的胃肠道神经肌肉开始发育,孕20周时接近早产儿期,胎儿在孕26周前已完成部分分泌和吸收功能,孕28周时发育最快,大多数早产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肠鸣音,表示肠蠕动开始,可行胃肠道喂养。喂养可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胃肠道的成熟和发育,随着对早产儿胃肠激素、胃肠神经、胃肠动力研究发现早产儿越早开始喂养,越能促进胃肠功能。曾超美等在早产儿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研究中证实,早产儿胃肠分泌功能与足月儿相比尚不成熟,这与早产儿成熟度有关。同时还证实,尽管胎龄小于33周的早产儿吸吮及吞咽功能不协调,但其胃肠道机能已能适应胃肠道营养,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A组体重增加明显、住院天数缩短,主要是由于胃肠动力的增加,促进了经口母乳喂养,食物刺激及吸吮吞咽过程能调节胃肠道动力,促进食管及胃肠蠕动,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激素的分泌反过来改善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胃肠蠕动、胎便的排出促进了胆红素在粪便中的排泄,减轻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轻了黄疸程度(P<0.01)。另外母乳喂养时由于母乳中包含有多种激素及激素生理活性肽,如生长激素及其释放因子、胃肠激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可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和成熟。
  四磨汤方由木香、枳壳、乌药、槟榔组成。其中木香能使肠蠕动幅度和肌张力明显增强,对胃排空和肠推进均有促进作用,对乙酰胆碱和组织胺所致的肠肌痉挛有对抗作用。枳壳能增强小肠平滑肌紧张程度,使小肠蠕动加强,胃肠收缩节律增快。槟榔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使消化液分泌旺盛,并具有兴奋肠平滑肌作用。乌药在组方中起关键性作用,不仅能增强配方中其他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亦能兴奋胃肠平滑肌使其收缩活动加强。
  我们受此影响,针对早产儿食管、胃、肠道的解剖生理及神经调控的特点,如食管下括约肌及胃壁肌肉发育不成熟、胃容量小、消化道自主神经调节机制不成熟等胃肠动力弱,功能不完善的特点,选取市场价格相对低廉、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汉森四磨汤口服液应用于早产儿,促进胃肠蠕动,刺激了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促进了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成熟,提高了胃肠喂养的耐受性,使早产儿开奶早,体重增长快,奶量增加,更快地建立母乳喂养,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且本研究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适合不宜开展胃肠道外静脉营养的基层医院。
其他文献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受损为其主要特征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性疾病。由于HIL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并在其内复制,导致CD4细胞的破坏,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崩溃,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主要侵及胸部、消化、神经系统,其影像学表现如下。    胸部影像学表现  (1)卡氏肺囊虫肺炎:其X线CT表现可分为如下4种。①两肺弥漫磨玻璃密度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功效。方法:随机选择67例冠心病患者予以心可舒片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率、血压的变化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结果:经心可舒片治疗后,对心绞痛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3.6%,对中度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5.0%;心电图显效5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后ST和NST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关键词 肩痛穴 拔伸足蹬法 肩关节脱位    自2005年1月1~2007年3月,笔者以针刺肩痛穴配合拔伸足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5~58岁,病程0.5小时~3天;新鲜脱位19例,习惯性脱位3例,前脱位16例,后脱位6例。  治疗方法:令患者仰卧,术者甲用一次性无菌毫针刺患肩对侧肩痛穴(交叉取穴),要定位准确
期刊
我科从2000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双冲击疗法加中药治疗复发性肾病46例,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46例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7~46岁,平均12.4岁。诊断均符合1985年9月第二届全国肾脏学术修订的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其中肾病综合征I型24例,Ⅱ型8例,慢性肾炎肾病型14例。就诊前病程最短的6个月,病程最长的达5
期刊
近10多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在这些剖宫产的病例中再次剖宫产者占90%以上,结果显示出一种倾向:“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而这种部宫产的原则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时经阴道试产是安全有效的,这种试产应该被列为常规。    资料与方法  1996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病人的资料及产时记录,按季度列表,内容包括:分娩总数,再次剖宫产术和指征、阴道
期刊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多,且反复发作,治愈较困难,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2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支气管哮喘病例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2~56岁。据《实用内科学》的标准,将哮喘急性发作按病情严重程度分4度[1]:其中轻度8例,中度15例,重度7例,危重2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糖尿病3例,心力衰竭2例,肺部感染11例。  西医
期刊
患者,女,5岁,因“外阴热、痒、痛4天,排尿时疼痛加重半天”就诊。妇检:外阴部见皮肤抓痕,整个外阴及肛周充血,小阴唇内侧有白色块状物,擦掉后露出红色黏膜充血。取分泌物涂片见假菌丝,追问病史,父母无脚气及假菌丝性阴道炎病史。诊断:幼儿急性外阴、阴道炎。用2%小苏打水冲洗外阴后,用达克宁霜涂外阴,微波治疗仪照射外阴部2次,2天后瘙痒及外阴部皮肤充血减轻。继续治疗5天后才发现患儿多饮多尿。查尿常规:尿糖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抗生素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2.5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药保留灌肠 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
期刊
患者,男20岁,因发热、腹痛,便血2个月余,于2004年2月2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伴乏力、发热,随之出现腹痛、腹泻,每天解黄色稀水样便3~4次,无黏液、脓血,当时给抗感冒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纳差,解暗红色样便,量少无黏液,1次/天,仍有发热,体温高时达39.7℃。腹痛,为钝痛,并发现右下腹包块,于2004年1月14日到凤庆县医院就诊,当时考虑“阑尾炎
期刊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育龄妇女7例,平均年龄33(25~43)岁,均在我站施行输卵管结扎术。手术方法均为输卵管折叠结扎切断法(普氏改良法)。术后出现下腹痛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年。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腰痛、性交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其中2例予以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方法:盆腔静脉造影术,7例造影剂廓清时间为25~45秒,卵巢静脉直径1.4~1.6cm,且静脉增粗变形成瘤样扩张,回流速度变慢。B超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