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在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浙江的同时也把浙江带到了国际化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中为加快推进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一再明确的强调指出:浙江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有利战略契机,推动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浙江故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浙江省政府把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实际行动切实饯行“一带一路”的倡议,多方借力,将文化“走出去”,做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感受中国文化传递出来的善意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并且做出了新的部署。
  一、积极主动  顺势而为
  面对“一带一路”顺利发展的形势和我国利好的经济前景。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高度重视,翼望借“一带一路”东风有所作为。为使“一带一路”辐射的国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更准确地认识当代中国。更好地与中国建立友谊,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共建“一带一路”需坚持文化先行。
  浙江省率先利用自己在经济、金融的坚实支撑优势抢占先机。紧紧围绕,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局及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向世界推介具有浙江省地域特色、蕴含浙江智慧、凸顯浙江精神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播中国当代的价值观的同时,促进文化的交流、交融和扩大与塑造文化浙江的影响力。实现“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目标需要法规政策的支持。为此,围绕目标和机制构建的要求,建章立制、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实施规划。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十余项针对性强有力的管理举措。制订出浙江省“十一五”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规划和扎实地推进文化建设的“八项工程”。制定了各种对内对外文化交流与管理规章。针对促进文化大省的发展、完善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了支持文化单位改革试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规章。为了对传播与交流合作的主体行为进行规范与保障,制定了“浙江省艺术行业的发展规划与文化产品的管理规章。在国家层面的商业演出、展览,图书的对外推广、文化产品的出口等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的支撑。多策并举和多方推动,以有力的步伐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潜移默化的加快推动文化更好的“走出去”。
  自2005年始,浙江省文化领域的九个部门联合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机制、整合力量,组建了“美丽浙江文化节”活动成为新时期国际间文化交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项目。近十余年,已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举办了百余场“美丽浙江文化节”的演出、展示与展览。通过对外的文化宣传、交流与合作,向西方世界全方位展示我们的文化形象。在塑造中华文化大国形象,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增进世界对浙江的了解,深化与海外的文化关系,树立浙江良好的国际形象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在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扩大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让中华文化的内容直接走进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加速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和融入世界主流文化的洪流提供价值引领和支撑。
  二、形式多样  异彩纷呈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和“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中国最早的戏剧样式——南戏诞生在浙江温州。长期流传盛行于浙东一带,包含文学、音乐、杂技、舞蹈、美术、武术及人物扮演等各种综合艺术的歌舞“百戏”活动中的参军戏经历了孕育、发展到成熟与转型的时期。具有鲜明浙江特色,历经沉浮、传承创新并兼收并蓄的越剧、歌舞、民乐、杂技艺术繁荣昌盛。享有五千多年历史,从五代时期至唐、宋、辽、清代璀璨夺目的丝绸文化。江南地域特色的服饰、中药、中医、美食及武术等形态丰富的文化内容为浙江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浙江文化部门联合自主地进行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打造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重大影响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美丽浙江文化节”有效地宣传了浙江和中国。
  文化节项目涵盖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配合传统的琴棋书画、民乐、戏曲、舞蹈类文艺访演,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江南民俗文化、浙江创意设计展、伞扇、现代舞、时装秀、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花园实景景观融于各种艺术活动之中。这些活动,人们能听得懂、看得明白。在日常也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性、直观性、普及性和亲和力的文化体验形式在短时间内就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在场观众感受到中国浙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震撼。每年确定在一些国家举办活动。旨在以文化艺术为载体,通过汇演、展览、交流、合作等形式开展国际间的沟通、交流、对话,向国际社会介绍浙江的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比如:2012年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市举办了时长两个月的“中国浙江文化节”活动,“丝绸文化展”、“浙江民俗风情展”、“女乐专场音乐会”、“动漫作品展播”与一些文学讲座活动;2013年德国多个城市举办的“浙江文化节”。其中有浙江省婺剧团舞龙队、时装表演的惊艳亮相,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以时尚又融合、创新的方式展现给德国的民众。
  “美丽浙江文化节”活动先后出访了俄罗斯、 爱尔兰,俄罗斯、泰国等几十个国家,向世界传播浙江文化以及中国的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仅2018年二月至三月的一个月时间,有十六批文艺团组及近四百名文艺工作者纷赴16个国家和30多个城市开展海外文化交流活动近百场,每次获得了各有关国家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有效的展现了浙江文化的新成就和提升浙江省的国际影响力。
  三、多方探索    创新精品
  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了富有地域风格特色的精品文化项目,也是反映当代艺术发展成就的特色文化。主要内容涉及演出类的有戏剧、舞蹈、曲艺、民乐、武术、杂技;人文交流和展览类的有非遗、美术、文博、文创、电影、文学、中医、丝绸文化的综艺演出与摄影等领域在不断提炼精品,持续打造“美丽浙江文化节”的重点交流项目。
  尤其是“美丽浙江文化节”活动通过丝绸展、华服时装秀中有精美、薄如云烟的旗袍,也有华丽又飘逸的现代华服,灵秀、唯美、尽情展现。昔日的丝绸不仅传出了汉唐的诗书礼仪。如今它依然让观众感受中国时装设计与制作的特色元素和当今世界水平的高端技艺,从而感知中国丝绸之乡的精致、优美的文化。引得爱美的女士们纷纷驻足留影。浙江杂技团带来的“锦绣江南”杂技综艺与《江南丝竹》民乐节目,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艺术盛宴。杂技作品《转毯》、魔术作品《幻》及《少林小子》等剧目以超群的惊人技艺引来观众阵阵惊叹。浙江工艺大师们巧夺天工制作出的瓷器、风筝、木雕精彩纷呈。美术大师们现场用团团泥巴做出的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吸引国外的小朋友看得入迷。浙江歌舞剧院打造出的经典剧目《十里红妆》以歌舞音乐表演的形式,尽显丝绸故乡的秀美风光和精致文化,把节目推向高潮。在浙江摄影展区的浙江的人文、历史、百姓现实生活的图片,尤其是茶文化的表演,端庄、唯美、大方优雅的姿态使很多观众不由得发出感叹:我太爱中国的美景啦!一定要亲游中国。浙江省还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挖掘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大力弘扬现代文化创新的新成果。规划与拓展了“一带一路”的有关项目。极具江南灵秀之气的越剧是杭州戏曲艺术的创新的典范,凸现江南风情大气、俊美、灵秀婉约,也是值得精心打造和包装的浙江优势文化资源。一批体现浙江特色的精品越剧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养分后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主动的投入世界文化发展和竞争的潮流中。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合,艺术性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的跌宕中获得新生机。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如:新编越剧《天长地久》在内容与形式、演出方式、戏剧观念等方面与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排演出的《寇流兰与杜丽娘》用话剧、音乐剧的方式更是展现多元文化并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是文化自信的将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的理解、对话、共识引向深入。   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如: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动漫游戏、影视音像、演艺娱乐等文化服务业初步呈现出发展的优势。通过举办文化节的演出、文化产品博览、展览、旅游推介、体育赛事、影视节等活动吸引海外客商来华交流合作。 “美丽浙江文化节”活动为经济贸易搭桥铺路,据2016年统计浙江的对外文化贸易的总额达近十八亿元。成为文体业对外贸易型展会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主体力量    齐头并进
  随着“美丽浙江文化节”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浙江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出现红火景象。近五年以来,浙江省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数量逐年增长。目前,浙江省已与世界上的一百多個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或者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后每年都将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举办丰富多样的“美丽浙江文化节”的活动。向友人展现了浙江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和现代时尚。但是,在十五年前,浙江的对外交流活动主要局限在华人社区和小范围的民间交流为主。近些年,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由政府直接为主导派出的艺术团,进行外事访问或者举办大中型综合文化交流活动形式外。浙江省的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政府去积极鼓励和引导,支持社会团体、民营企业、民间组织等非政府形式的文化艺术团的出访演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效力。介于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面的半官、半民的文化走出去形式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官办、半官半民、民间三股力量齐头并进。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项目是由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实施。浙江有许多国有的剧团,半数以上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得到了社会资金及民间力量的帮助。加大了让文化“走出去”的扶持力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浙江民间、社会团体很有活力。积极的参与走向世界的相关文化活动。比如丽水的青瓷、宝剑、石雕还有风筝、木雕。嘉兴的有农民画、灯彩、皮影戏、灶头画、掼牛等凸显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工艺大师在现场进行演示各种非遗艺术精品的制作工艺。许多外国的观众被精彩纷呈、巧夺天工的中国艺术品所吸引。浙江歌舞剧院和浙江曲艺杂技团共同合作展示的舞蹈和杂技,充分展现了浙江的美丽风貌和美好生活。
  就拿戏曲来说,浙江有二十四个戏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精心安排了一批批的传统戏曲、器乐表演走出去,走向西方大国,走入主流社会。可观的文化交流数据显示,在2011年至2014年,浙江省实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近四千起,约四万人次直接参与交流活动。浙江省还注重实施“引进来”的文化交流项目。2014年的一年里引进了交流项目九百起,近七千人次参加。尤其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浙江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在研究、展览、培训、交流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并且广泛地依托高校和企业及一切有有能力从事对外交往与对话的机构与社会组织合作以多元的形式,开阔的视野有序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人类历史表明,文化具有先天优势,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工程,起到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美丽浙江文化节”活动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在历经十几年的跨国文化交流中传承弘扬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国际友人对浙江的关注和兴趣,尤其是提升杭州的形象与文化影响力,并将进一步的激发浙江人民热爱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关于我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调研报告上篇、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J] 今日浙江2008.
  [2]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胡晓明[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
  [3]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沈晓雷等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一带一路”视域下越剧“小百花”的文化自信与担当陈娅玲[J] 戏剧文学2018.7
  [5]浙江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  骆蔓  中国文化报  2013.1.21
  本文是2018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 (编号:Z18YD010)
  陈娅玲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传统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是以主演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但当它走进了现代剧场,导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核心,其对舞台呈现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一方面,戏曲导演是协调唱腔设计、作曲、表演、舞美、灯光、服装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也决定了导演要以音乐唱腔为重点,同时兼顾意象化的审美呈现,深谙唱念做打等程式语言。导演不仅决定着故事的讲述方式,更决定着剧目的舞台美学,因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戏曲导演?”也成
期刊
管风琴作为最古老的键盘乐器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其一直作为宗教音乐的代表乐器被人们所了解。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双排键与电子管风琴这类结合了电子技术的乐器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走进了各个教堂中,上海中心城区的教堂众多,有一大部分教堂在使用电子管风琴。本文以当今上海中心城区教堂内的电子管风琴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视角,以部分教堂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对电子管风琴在上海教堂内的使用现状
期刊
古谱解译的成果只有轉化为音响,才能更易于为大众所感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已经有过一些古谱解译类的音乐会,但它们多是限于学术层面,多只在院校或研究所中视奏或内部交流,普通乐迷则很少参与,音乐会的策办者与大众之间互不感兴趣。去年展演的陈应时教授的敦煌古谱解译音乐会在社会引起关注,我曾经写过一篇评论,对这场音乐会的创演者主动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之探进行了由衷点赞。音乐会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后又得到国家艺术
期刊
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是国家文化艺术的节日,它不仅是对全国艺术发展的高规格检阅,也是中国舞台艺术最具影响的盛会。5月中下旬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不仅包含舞台艺术及美术、书法、摄影展,举办文华奖和群星奖的展演,还有演艺及文创博览会及惠民演出。这其中音乐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艺术元素,在舞台上,不仅有中国交响乐团《浦东交响》、香港寰宇交响乐团《弦乐四季夜》那样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也有民族器乐剧《玄奘
期刊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鲁艺精神的实践下,2019年3月28日至5月5日,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为期三十七天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培训在沈阳音乐学院和延安大学展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就鲁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理论研究进行学习交流,该项目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季惠斌、魏艳、计
期刊
2019年5月22日下午15时,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由北京当代乐团举行了《紫薇》专场音乐会,这也是2019北京现代音乐节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中国室内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北京当代乐团成立于2018年秋天,是中国首支职业现代室内乐团,其宗旨是在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下,聚焦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现代室内乐经典作品,大力推动中国室内乐音乐的创作、演奏与传播,立志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新风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期刊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是音乐美学领域的经典命题,在音乐表现情感的语境下,其形式、途径、内容、精神内涵等,均是这一命题中的重要课题。在探讨音乐——尤其是纯器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时,音色能够直观、突出地表现音乐作品中所具有的风格和所隐含的情绪,其中,打击乐的音色又是所有乐器种类中最特别的。以西洋打击乐为例,它区别于键盘乐、弦乐及管乐等,本身并不表现旋律(可以有音高)及与旋律相关的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材料,而以
期刊
歌曲创作在中国自有其传统,但多是以单线条的独唱或齐唱歌曲为主,樊祖荫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发现有少量的多声民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逐渐引入了西方的合唱艺术,这一诞生在教堂之中并支撑西方音乐发展的音乐体裁,一直以来都是创作者眷顾的对象。自学堂乐歌引入合唱形式以来,它在中国的各个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黄河大合唱》《幸福河大合唱》《祖国颂》等。而它在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或与“彩虹”、“八秒”等新型合唱团
期刊
201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诞辰70周年,在这个属于全中国人民为之庆祝的时日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率先以14首声乐原创新作品向祖国母亲致敬!该场音乐会亦是上海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年底,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周湘林教授向全系教师进行创作动员,动员会得到了全系教师的积极响应,从教授到讲师,从中年到青年,甚至连并非从事创作方向而属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教授也参
期刊
姜克美是胡琴演奏家,她以统驭胡琴类乐器的卓越才能为民族乐坛带来一片好音。  姜克美演奏的胡琴类乐器中,板胡,是她事业的起点,是她做为当代杰出演奏家的本色。  1978年至1988年,姜克美先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板胡专业,毕业考入著名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为一名板胡独奏演员。长松之下当有清风,姜克美: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历三十余年的舞台涵养,卓然独立而成大家。  一  姜克美
期刊